分享

官窑和民窑 古今收藏最注重的门槛制度

 飞狐天下书馆 2016-07-03
官窑和民窑 古今收藏最注重的门槛制度 

在各大拍卖会上的宋明两代瓷器,基本上都是当时被人买下的藏品。时过境迁,当年走街串巷、盲收盲售的“大筐”们如今也成为了收藏界的前辈,而下乡收购旧物古董的小商贩们更是早早练就一双慧眼,不容错过哪怕是一块珍品瓷器的残片。

对于普通的瓷器收藏爱好者而言:“真的买不起,假的没必要买”。现在“五大名窑”的瓷器市面上根本找不到。如果想想研究宋代到明代的古董瓷器,没有几个亿的资金支持,买到真品的可能性接近于零。而即使“清三代”的官窑瓷器也较为罕见。因为大部分官窑都被博物馆和大藏家珍藏,一般不容易出手,普通藏友很少有机会见到。

清三代官窑瓷器的如青花、粉彩、珐琅彩的价格,一般都在几百万以上,过千万属于正常,其中精品都有可能过亿。

耿宝昌先生的著作《明清瓷器鉴定》认为:“康熙时期的瓷器,造型多样,品种丰富,新品种层出不穷,多达百种以上,为前所未有。”至乾隆时期,由于皇帝本人对新奇产品的热爱,景德镇御窑厂在此时也开发出了众多设计新颖、技术高超的瓷器造型,比如中段镂空的交泰瓶,通体镂花的转心瓶,奇特的乾隆三孔葫芦瓶以及双联、三联瓶等,这些器物的造型反映出清三代景德镇御窑厂的陶瓷造型一方面在不断地继承明代官窑器的传统,另一方面也开始将设计眼光扩展到模仿唐宋时期陶瓷造型,以及学习同时代的西方造型体系中来,创造力大大加强。

官窑瓷器一向是工艺水平的极致表现,加之康、雍、乾三朝帝王对瓷器的酷爱,花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制作,更是助长了制瓷工艺的发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御制瓷器做工精致,选料考究,绘工细腻,布局生动,可遇而不可求。当难得的御制瓷器出现于市场上的时便会引来世界各地藏家追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