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检测项目汇总

 余舍我的图书馆 2016-07-03


来源:齐鲁医学检验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l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种类型。ALL是儿童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成人发病率较低,占成人急性白血病的15%~25%。


实验室常用检测项目如下:


血常规


WBC增高,多在(10~50)×109/L,可见大量原、幼淋巴细胞,细胞核可见切迹、凹陷、折叠、分叶等畸形,并伴有大量篮状细胞(ALL的特征性表现),粒细胞减少,WBC超过100×109/L者,称为高白细胞性白血病。少数患者WBC低于1×109/L,称为非白血性白血病。Hb和RBC中、重度减少,呈正常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可见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形态大致正常。Plt多减少,常在50×109/L以下。


骨髓象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原幼淋巴细胞明显增生(核染色质细致或粗糙),大于30%可确定诊断。巨核细胞增生显著减少或缺如,粒系、红系细胞增生明显抑制。


细胞化学染色


POX呈阳性反应,NAP活性增高,20%~80%细胞PAS呈强阳性反应。


染色体和基因诊断


ALL患者的染色体畸变对分型诊断、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可检测到的融合基因有TEL/AML1、E2A/PBX1、m-BCR/ABL、AF4/MLL等。大约90%病例有克隆性核型异常,其中66%为特异性染色体重排。早期B前体-ALL为L1、L2型,可见t(4:11)染色体易位导致ALL/AF4融合基因,提示这种易位可能是先天性ALL的重要特征,且易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预后差;约25%的前B--ALL有特异性t(1;19)染色体易位,分子标志为E2A/PBX1融合基因,化疗效果差;75%~79%的B-ALL有t(8;14)(q24;q32)易位,为L3型,易引起CNSL,预后很差。30%的T细胞系ALL患者核型异常,多为假二倍体。


免疫学分型


ALL分为T细胞系急淋和B细胞系急淋。急性T细胞系白血病又分为急性早期T前体细胞白血病和急性T细胞白血病。急性B细胞系急淋又分为:急性早期B前体细胞白血病、普通型急淋、急性前B细胞白血病;急性B细胞白血病。


血、尿溶菌酶


血、尿LZM常降低。


血、尿尿酸


多增高,化疗期间UA浓度明显增加。


血清电解质


多数病例血K+Na+Cl-Ca2+降低。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yxj_jy@yxj.org.cn  来稿邮件主题为:

【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小编微信:dq0101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