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沪综指是中国股市的情绪杠杆

 zsfruyi 2016-07-03

  沪综指是中国股市的情绪杠杆

金岩石 

股票市场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人们以股权交易为载体,彼此在贪欲和恐惧的驱动下进行着无休止的博弈。每个市场都会有一个特定的指数,由于历史或文化的原因,她不仅仅是一个分析工具,而且是股市的情绪杠杆。这个作为市场风向标的指数,在美国是道琼斯,在中国就是沪综指。业内人士常常用指数表现来说明股市的长期回报有多么高,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因为指数的构成股票是经常调整的,只有极少数股票有真正长期的连续性。以道琼斯为例,当年入选的公司现在只有GE 电器一家还是这30家代表性公司之一了。还有人以为指数编制有很深奥的学问,美国人也曾希望用更科学的编制方法推出新的指数(如标普500等)来替代道琼斯,时至今日却还是道琼斯指数引领市场,而道琼斯指数的编制方法至今依然是最简单的算术平均数。 

当人们在口口相传时习惯性地省略了某个指数的前缀或主语时,该指数的市场风向标地位就约定俗成了。以该指数为基础形成的趋势性市场预期,人们称之为“锚定”。一旦市场情绪被“锚定”为一个量化指标,比如“沪指三千不是梦”成为今年股市的心理“锚定”之时,这个数字就有了魔咒般的神奇力量,会让投资人不约而同地在3000点附近停下来,重新评估投资的风险和收益。于是,股市的“二八”定律或“帕累托法则”生效了,引领股市上扬的20%龙头股开始应对基本面的评估。工商银行的总市值一度挑战排名全球第一的花旗银行,有文云:国际玩笑开大了!基本面数据为:工行和花旗在二月底的市值分别为人民币1.6万亿和2万亿;市净率分别为3.5倍和2.2倍;市盈率分别为33倍和13倍,花旗银行的净利润为工商银行的76倍。分析师们当然能够找出若干理由来解释工行估值的合理性,但解释毕竟是解释,情绪高涨时可以不问原由,不听解释,达到“锚定”的指数区间时就必然有问有答,见仁见智。估值争议较大的龙头股一开始回落,市场调整的主基调便开始形成。        

市场情绪以指数为杠杆,是因为股票的价格形成还有另外一个“二八”定律,就是两成看价值,八成看情绪。价格变动和基本面的线形关系几乎并不存在,以中国人寿为例,这个“保险第一股”在市场情绪空前高涨之际高调上市,股价高开高走达到49.5时,市盈率超过200倍,而业界全球老大美国友邦保险的市盈率只有15倍。一个多月后,中国人寿的股价跌掉30%。在这段时间内,人寿股价如云霄飞车,公司业务却波澜不惊,彼此行同陌路。公司基本面对其股价的制约往往是在熊市之中才会有定海神针般的作用,而在牛市之中,投资价值越高的股票,市场情绪对其股价的影响就越大。 

沪综指在中国股市的风向标地位是历史形成的,这和道琼斯在美国股市的地位一样。虽然基金经理操盘的参照系(Benchmark)已经越来越多地选择了沪深300指数,即将开盘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也将首开沪深300的指数期货交易,但沪综指作为中国股市情绪杠杆的市场地位依然如故,所以还会时时产生魔咒般的神秘数字来左右短期市场的投资心理,甚至主导中国股市的心理波动周期。 

本文首发于上海证券报B1版“金博士专栏”

 2007-3-10于北京

本文出处金岩石博客: http://jinyanshi.blog.sohu.com/

分享到:
  最后修改于 2007-03-12 13:55    阅读(11082)评论(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