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折是怎么愈合的?

 中单元东户 2016-07-04

骨折愈合过程是一个复杂而连续的过程,从组织学和细胞学的变化,通常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但三者之间又不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织逐渐演进。

1、血肿炎症机化期

骨折导致骨髓腔、骨膜下和周围组织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断端及其周围形成血肿。伤后6?8小时,由于内、外凝血系统的激活,骨折断端的血肿凝结成血块。而且严重的损伤和血管断裂使骨折端缺血,可致其部分软组织和骨组织坏死 ,在骨折处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缺血和坏死的细胞所释放的产物,引起局部毛细血管增生扩张、血浆渗出、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侵入血肿的骨坏死区,逐渐清除血凝块、坏死软组织和死骨,而使血肿机化形成肉芽组织。肉芽组织内成纤维细胞合成和分泌大量胶原纤维,转化为纤维结缔组织,使骨折两端连接起来,称为纤维连结。这一过程约在骨折后2周完成。同时,骨折端附近骨外膜的成骨细胞伤后不 久即活跃增生,一周后即开始形成与骨干平行的骨样组织,并逐渐延伸增厚。

2.原始骨痂形成期

骨内、外膜增生,新生血管长入,成骨细胞大量增生, 合成并分泌骨基质,使骨折端附近内、 外形成的骨样组织逐渐骨化,形成新骨, 即膜内成骨。由骨内、外膜紧贴骨皮质 内、外形成的新骨,分别称为内骨痂和外骨痂。填充于骨折断端间和髓腔内的纤维组织逐渐转化为软骨组织,并随着成骨细胞侵入软骨基质, 软骨细胞发生变性而凋亡,软骨基质经钙化而成骨,即软骨内成骨,形成环状骨痂和髓腔内骨痂,即为连接骨痂。连接骨痂与内、外骨痂相连,形成桥梁骨痂,标志着原始骨痂形成。这些骨痂不断钙化加强,当其达到足以抵抗肌收缩及剪力和旋转力时,则骨折达到临床愈合,一般约需4?8周。此时X线片上可见骨折处有梭形骨痂阴影,但骨折线仍隐约可见。

3.骨板形成塑形期

原始骨痂中新生骨小梁逐渐增粗,排列逐渐规则和致密。骨折端的坏死骨经破骨和成骨细胞的侵入,完成死骨清除和新骨形成的爬行替代过程。原始骨 痂被板层骨所替代,使骨折部位形成坚强的骨性连接,这一过程约需8?12周。随着肢体活动和负重,成熟骨板经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相互作用,在应力轴线上成骨细胞相对活跃,有更多的新骨使之形成坚强的板层骨;而在应力轴线以外破骨细胞相对活跃,使多余的骨痂逐渐被吸收而清除。髓腔重新沟通,骨折处恢复正常骨结构,在组织学和放射学上不留痕迹。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骨科何玉宝博士指出,根据骨折的愈合规律,2周左右骨折部位会形成纤维连接,因此,骨折后2周内都可以手术治疗,超过2周,手术难度加大。此时,尽量拍片子看不到骨折端有连接,实际上,已经有了纤维连接,骨折已经获得相对稳定,就是X片子上看不到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