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昭宗赐钱鏐以金书铁券

 老刘tdrhg 2016-07-04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唐昭宗赐钱鏐以金书铁券

 

     ◇ 江南桓进 ◇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唐昭宗赐钱鏐铁券的历史背景

 

    前面《晚唐时期的两次杭越之战》讲过,董昌在越州,苛捐杂税,盘剥百姓,昭宗乾宁二年(895)二月,又自立为“大越罗平国”皇帝,改元“顺天”,这就给浙西节度使钱鏐兼并浙东带来了大好机会。当时军阀开战,并不需要朝廷许可,但是,钱鏐还是做足政治功夫,先派人劝告,董昌不听,再兵谏,兵谏无效,再申奏朝廷。起初朝廷因为董昌贡奉之勤,为天下最,不同意钱鏐消灭董昌,诏释其罪放归故里。钱鏐又再三上表,言董昌当伐,后来朝廷终于同意,昭宗乾宁二年(895)六月,委任钱鏐为浙东招讨使。这样,消灭董昌的战争不仅名正言顺,而且事后朝廷还必须有加官进爵的行动。

    董昌灭亡,乾宁三年(896)十月,浙江东道节度使头衔也归钱鏐所有。乾宁四年(897)八月,唐昭宗又派中使焦楚煌到杭州,赐钱鏐以金书铁券,钱鏐令罗隐起草《谢赐铁券表》。

    罗隐《谢赐铁券表》全文,《十国春秋》有载,官样文章,没有多少实质内容。据1981年杭州师院所编《古代杭州研究》,《谢赐铁券表》乃罗隐亲笔真迹,1936年浙江文献展览会陈列过。上有明初刘基的长跋。明朝时,钱氏铁券多次上呈皇帝,清代阮元《两浙金石记》说“明时每进(铁)券时,以(表)附以进”。

唐昭宗赐钱鏐以金书铁券

钱氏铁券的形制

 

    我在1982年发表于《杭州师院学报》的《与五代吴越史有关的几个问题》中,曾经说过与铁券有关的问题。近日在浙江卫视《新蓝网》上看到钱氏铁券最近的照片,不禁大喜。(见图)

    《古代杭州研究》有一文章说,这瓦形铁券重132两,厚0。4厘米,长52厘米,宽29。8厘米,上嵌金字共333字。《吴越首府杭州》中有同一作者90年代文章,另具一说云,重132两,厚2。4厘米,横52厘米,纵29。8厘米,25行,每行14字,共350字。《新蓝网》文章则又说:“宽五十二厘米,纵三十厘米。”——诸说有差异,故细列于此。

    我们大致上可以看出,钱氏铁券相当大,长有半米多,重有十多斤,文字三百多,金文端楷,雕嵌甚精。唐朝是书法鼎盛时代,所以这铁券在书法史上,也应该有它的地位。

 

钱氏铁券的历史信息

 

    《吴越备史》、《西湖游览志余》、《十国春秋》等书所记铁券全文与实物略有差异(见本文注解),而铁券实物也很早就字有损毁,所以钱氏铁券文字流传的版本较多。我找了好几种版本,斟酌标点,细加核对。铁券全文曰

    “维乾宁四年,岁次丁巳,八月甲辰朔四日丁未,皇帝若曰:

    咨尔镇海、镇东等军节度,浙江东、西等道观察、处置、营田、招讨等使,兼两浙盐铁、制置、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中书令,使持节润、越等州诸军事,兼润、越等州刺史,上柱国,彭城郡王,食邑五千户,食实封壹百户钱鏐:

    朕闻铭邓隲之勋,言垂汉典;载孔悝之德,事美鲁经。则知褒德策勋,古今一致。顷者董昌僭伪,为昏镜水;狂谋恶贯,□(注1)染齐人。而尔披攘凶渠,荡定江表;忠以卫(注2)社稷,惠以福生灵。其机也氛祲清,其化也疲羸泰。拯於粤(注3)于涂炭之上,师无私焉;保余杭于金汤之固,政有经矣。志奖王室,绩冠侯藩,溢(注4)于旂常(注5),流在丹素。虽钟繇刊五熟之釜,窦宪勒燕然之山,未足显(注6)功,抑有异数。是用锡其金版,申以誓词:

    长河有似带之期,泰华有如拳之日。惟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使卿长(注7)袭宠荣,克保富贵。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承我信誓,往惟钦哉!宜付史馆,颁示天下。”

    钱氏铁券告诉我们不少历史信息

    (1)钱鏐的头衔有“镇海、镇东等军节度,浙江东、西等道观察、处置、营田、招讨等使,兼两浙盐铁制置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中书令,使持节润、越等州诸军事,兼润、越等州刺史”,说明唐末的藩镇,在他们的地盘,具有几乎一切权力,政治、军事、经济、司法等等,无所不归。而且,还挂有中央政府的大官虚衔。

    (2)897年朝廷仍然给钱鏐“兼润、越等州刺史”头衔,是因为润州(今镇江)乃浙西首府,越州(今绍兴)是浙东首府,钱鏐兼有两镇,自然得兼两个首府的刺史。但是,杭州兵只在888年春—891年春短暂占领过润州,后润州为孙儒霸占,892年孙儒死,润州就一直在钱氏劲敌杨行密的实际控制之下。所以,钱鏐893年为浙西节度使,名义上也是润州刺史,但节度使府只能权且放在杭州凤凰山。一直到光化元年(898)二月,朝廷因钱鏐之请才正式“移镇海军于杭州为治所”,由此杭州正式成为浙江西道的首府。次年,杭州又升为“大都督府”。

    杭州是钱氏王国的都城,同时又是浙江西道的首府。“道”相当后来的“省”,钱氏兼有两浙,相当于小王国地有两省。所以,在钱氏王国的历史上,杭州既是一国的都城,同时又是浙西的首府,称“西府”,越州是浙东首府,称“东府”。

    浙西即古吴,浙东即古越,钱氏王国兼有两浙即地有吴越。因此,杭州在历史上超越苏州、润州,成为浙西的首府,同时超越苏州、越州,成为吴越两浙的都城,是从钱氏王国开始的。

    (3)“拯於粤于涂炭之上,师无私焉;保余杭于金汤之固,政有经矣”一句,告诉我们,浙江地名古越印记很深,“於粤”、“余杭”就是明证。

    (4)“锡其金版,申以誓词:长河有似带之期,泰华有如拳之日”云云,可以看出当时的皇帝有多可怜,为了笼络藩镇,像小年轻求偶,发誓“海枯石烂不变心”,哈哈。

    (5)“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云云,告诉我们秦始皇以来,所谓司法,就是那么可笑的玩意。

 

晚唐皇帝赐多人铁券,钱氏铁券千年独存

 

    世人误传唐昭宗还赐给陈敬瑄、田令孜铁券。其实,陈敬瑄铁券乃唐僖宗所赐,僖宗、昭宗都没有赐给田令孜铁券。唐昭宗赐过铁券的,除钱鏐之外,另二人是王行瑜和韩建

    晚唐皇帝在风雨飘摇中,靠说尽好话,求藩镇不要背叛,所以曾经赐藩镇多人以铁券。一千多年以后,只有唐昭宗赐给钱鏐的一块尚存,这宝贝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被列为一级国宝。

    钱氏铁券千年里,历经沧桑,仿佛一部“铁券传奇”:(1)公元978年吴越国王钱俶(钱鏐之孙)纳土归宋,钱氏宗室全部北迁宋京,一说铁券也随之入汴京皇帝后宫。另外一说,990年才被杭州地方官从钱氏家庙取出送宋京。——笔者经过查证,正确的应该是后说。据《宋史》卷480,“淳化初,杭州以钱氏家庙所藏唐、梁以来累朝所赐玉册竹册各三副、铁券一来上,上悉以赐惟濬(钱俶之子)。(2)南宋时钱氏一支回归浙江,铁券珍藏在天台(五代两宋所谓天台即台州)。元兵南下,券失。公元1331年,渔夫在黄岩泽库打鱼时捞起,钱氏后裔换回,重归天台钱氏第中。此事元人《辍耕录》有载。(3)明朝初年,朱元璋曾取钱氏铁券到南京,仿制明代铁券。(4)1762年乾隆南下,钱氏曾经献宝邀宠。(5)公元1861年,太平军入天台,钱氏后人将券沉于井中,铁券得免一劫。(6)公元1901年铁券失窃,几经周折得以赎回,珍藏长乐钱氏宗祠。(7)公元l951年钱家将铁券交嵊县政府,转省文管会,后交省博物馆。1959年上交北京,现浙江博物馆已有复制品展出。

    千年钱氏铁券,历经磨难而独存,的确也是个奇迹。

————————----
注:

    (1)此字《吴越备史》、《十国春秋》为“渐”,实物上字形是:左三点水,右上“云”下“木”,义与“渐”通。《西湖游览志余》卷1,作“流”。还有的文字版本作“渫”,似不通。

    又“狂谋恶贯”,《十国春秋》作“狂谋恶迹”。“而尔披攘凶渠,荡定江表”,《十国春秋》作“尔能披攘凶渠,盪(同荡)定江表”。

    又,邓隲的“隲”,音zhì,有版本作“骘”。还有版本作“陟”,误。

    (2)《西湖游览志余》卷1,《十国春秋》卷77作“卫”。有的版本作“慰”。

    (3)实物为“於粤”,有的文字版本为“瓯越”,意思相近。《西湖游览志余》卷1,作“吴粤”。《十国春秋》卷77认为“粤”应作“越”。

    (4)《西湖游览志余》卷1,作“著”。

    (5)《吴越首府杭州》作“上”,似不正确。

    (5)《西湖游览志余》卷1,作“论”。

    (6)《十国春秋》作“显”,有的版本为“顾”。

    (7)实物为“长”,有的文字版本为“永”,应是“长”。

————————————————

2011/4/23再来补充一些内容:

    唐昭宗赐钱鏐以金书铁券晚唐皇帝在风雨飘摇中,曾经赐藩镇多人以铁券。但是,一千多年以后,只有唐昭宗赐给钱鏐的一块尚存。左图是唐昭宗赐给钱鏐铁券的另外一种照片。图片来源于《台州日报》。此图比《新蓝网》的更逼真,尤其是金字。 

   

    唐昭宗赐给钱鏐的,是现在还存在的唐朝唯一的铁券,但并不是古代唯一的铁券。下图是明朝皇帝颁给臣下的一个铁券的照片,据说也是参考了钱鏐铁券的式样制作的。

    所以,有人说唐昭宗赐给钱鏐的铁券是现在唯一尚存的古代铁券,是不正确的。

唐昭宗赐钱鏐以金书铁券

    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后,天顺二年(1458年)封李文“高阳伯”,颁赐金书铁券。据《西海都市报》2010/3/29报道,李文铁券宽37.5厘米,高21.2厘米,厚0.25厘米,重1.3公斤,文曰:“……国家于武臣之有劳绩者,必封爵以贵之,此报功劝能之圣典也。尔右军都督府右都督李文,负资忠义,秉志纯良,将略素闲,战功克著。兹朕复位之初,受以边防之寄,因胡虏之侵犯,遂克敌以成功。顾兹茂勋宜隆恩典,特封尔为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高阳伯,食禄一千石。仍与尔誓,除谋逆不宥外,其余若犯死罪,免尔本身一次,以酬尔勋。于戏!爵禄有加,用尽报功之义;忠勤不替,方资事上之诚……”

    另据《青海日报》2010/3/29报道,上世纪80年代后期,李文后人将金书铁券捐献给了青海省档案局。1996年9月,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四枚《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纪念邮票,李文金书铁券被收录其中。

   ———————————————————————————————————————————————————————————————————————————————————

   

【 原创作品, 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自《西溪随笔》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