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知丨其实,你不懂学位服~

 三青三青 2016-07-04


又到一年毕业季,学生们穿着学位服,带着学位帽,呼朋引伴的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拍下或正式或搞怪的毕业照,而穿着学位服,向天空抛出学位帽的pose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


但是,为什么学位服是长长的大袍子呢?为什么学位帽是四角形的?如果说衣服和帽子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披在学位服外面的三角形垂布又有什么用处呢?


这就要从现代大学的起源说起。


公元12世纪左右,欧洲出现第一批大学,如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在早期的大学中,神学和法学是非常重要的专业,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学生都是神职人员或者未来的神职人员。当时的教会对社会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教师和学生基本都穿着牧师的长袍。


1321年,科英布拉大学明确要求,所有获得学位的人都应该穿素色长袍。渐渐的,英格兰的一些大学也制定了有关长袍的要求。由此,长袍成为了学位服的基本款式。而从实用的角度来看,长袍的保暖效果也很好,只是如今毕业季通常在初夏,保暖这个功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至于学位帽,它的另一个名字是“灰泥板”,也就是泥水匠托灰泥的板子。


相传,戴帽子的习俗来源于罗马时代。如果奴隶被赋予自由,就获得了戴帽子的权利。


现在的学位帽一般认为来源于牧师的四角帽。早期四角帽上那簇毛绒绒的装饰品,慢慢的演变成了如今学位帽上的流苏。但学位帽为什么是四个角呢?一些人认为,那是由于书是四角的;另一些人认为,那代表着牛津大学古老的四角广场。元芳,你怎么看?


说完了学位服和学位帽,那么,学位服后面那块三角形的垂布又是怎么来的呢?如果把这块布展开来看,你就会发现,它其实是个大大的兜帽。它和长袍的作用是一样的——保暖。


在早期的大学,上课的地点一般是大讲堂或者大教堂,这些地方的特点就是空旷且通风良好。夏天的时候当然很惬意,但到了冬天就比较凄惨了。中世纪的时候当然没有暖气或者空调。教师和学生们被冻的哆哆嗦嗦的时候,自然希望穿的更暖和一些。而兜帽可以把头和脖子统统包起来,有效的减少热量的损失。


不过,随着学位服在世界各地的广泛传播,兜帽的保暖功能逐渐弱化,最后只作为一种可以标识所学专业的装饰物被保留了下来。


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也好奇,世界各地的学位服都是一样的吗?答案是no!


欧洲大学的学位服是各式各样的。


相比较而言,美国由于在19世纪就专门制定了学位服的标准,因此美国大学的学位服就比较统一了。


而在我国,学位服最早出现于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兴建的教会大学中。共和国成立之后,学位制度长期没有得到重视,学位服的问题自然没有被考虑。直到199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才通过了中国学位服的样式并推广使用。这样算起来,我们能够穿着统一的学位服搞怪臭美的历史也不过十几年而已。


来源:科学大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