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淼:《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博物学

 孟溪ProbeT连山 2016-07-05

为读者发现好书,为好书寻找读者


《唐诗的博物学解读》是胡淼先生继《诗经的科学解读》后的又一力作。作者花费十数年时间精心研究,以现代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丰富的学识,配以图画解析,对唐诗中涉及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天文、地理、气象和水文等自然景物以及人文现象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考证,纠正了历代注释和理解上的谬误和差错,赋于这些千年古诗以全新的现代面貌,对读者解读唐诗有很大的帮助。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据说这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他家住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崤华山之东。十五岁那年独自到长安应试,到二十岁中进士。这段时间除了寒窗苦读,就是思念亲人。夏历九月九日,空气澄明,风和日丽,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九九谐久久,空气清新,又秋菊飘香,茱萸映红,亲友相邀宴游登高,相传还要佩插茱萸,以避灾祸。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写出了自己的真心实感,思念家乡与思念亲人使他倍受煎熬。这时他好像看到他的兄弟们一起登高远望,大家互相帮着往头上插茱萸,手里还拿着一束要给大哥插,即使人不到,也要给他留一份,这是中国民间的习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说他思念亲人,亲人也同样在思念他,在他是独自一人在外思念家中的众兄弟,家中的众兄弟则感到大家都在只缺他一人,彼此思念的心情是一样的。

 

  释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节令名,夏历九月初九日。又名重阳、重九。古人以九为阳数,九九相重,故为重阳。又九九谐音久久,天气清朗宜人,视为佳节。如曹丕(187~226)《九月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久长,故以享宴高会。”忆:思念。山东:华山之东,王维家乡永济在华山之东北,不是指今山东省。


山茱萸


吴茱萸

图 两种茱萸(据《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远方的兄弟登高向他致意,手里还拿着给他备份的茱萸。茱萸:植物名。有山茱萸、吴茱萸等数种。多数学者把本诗茱萸解释为吴茱萸。吴茱萸(《本经》)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图57),又名吴萸、辣子、臭辣子、气辣子等,为芸香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枝叶粗壮,羽状复叶。花序聚伞状或圆锥状,花小,黄白色,果为小型蒴果,供药用。含吴茱萸烯、罗勒烯、吴茱萸内酯、吴茱萸内酯醇等挥发油。有强烈香气,有人说是臭气。山茱萸(《本经》)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图57,彩图48、彩图49),为山茱萸科灌木或小乔木,枝条细长,叶对生或互生,卵圆形。春天先花后叶,花黄色,聚生小枝顶端,极香。果长圆形,长12~15毫米,径7~8毫米,绿色,熟时鲜红有光泽,有细柄悬挂枝上,鲜艳动人,果实供中医药用。人们大概主要根据葛洪(281~341)《西京杂记》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和吴均(469~520)《续齐谐记》“费长房谓景恒曰:九月九日,汝家有灾。急令家人作绛囊盛茱萸系臂,登高,饮菊花酒”的说法,把本诗之茱萸解释为吴茱萸。吴茱萸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以南地区,山西没有分布;本诗说茱萸是“插”在头上或身上的,吴茱萸的枝很粗壮,在头上不能插,而且重阳节时叶片大部枯落,它的果穗也已枯老;果穗柄粗短,不好“插”。而山茱萸的果实此时已经成熟,鲜红色光润如玉,如红宝石般一簇一簇地悬挂在修长的枝条上,非常美观,在这落木萧疏的季节,尤其显得宝贵。折一段枝条无论插在发际或其他部位,都很优雅。笔者认为本诗所说的茱萸是山茱萸,葛洪和吴均都生活在江南,既有吴茱萸,也有山茱萸。葛洪所说“佩”的茱萸,可能是吴茱萸,也可能是山茱萸。至于吴均记述盛于绛囊系于臂上的茱萸,大概是吴茱萸。


  ——本文选自胡淼著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唐诗的博物学解读》,详细精彩内容请读原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