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凭创意换住宿”,他用一间民宿改变了整个小镇

 笑大 2016-07-05



除了住宿,民宿还能怎么玩?


曾被《天下杂志》评为最美名宿的“天空的院子”,给出了惊人答案。

 

他们用“创意换住宿”吸引年轻人来小镇贡献智慧,实现当地产业与文创的嫁接,并通过民宿的平台进行推广销售。民宿的客人可以与原住民互动,融入当地生活并参与当地建设。最终为一个无人问津的小镇,带来每年超十万的客流。

 

其实,民宿链接各种商业可能的平台化打造,以及做为配套的社区氛围营造,不仅是一项商业与公益的双赢,也是民宿未来的趋势所在。


“天空的院子”位于台湾南投县竹山小镇,距离台中市区约一个小时的车程,原来是个相对偏僻、游客接近于零的地方。



 

创始人何培钧是个摄影爱好者,大二时候因拍照邂逅这个小镇,在山间发现这间张家古厝,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大三时候便决定不再继续升学考研究所,而是选择贷款去修缮这所老房子做民宿。


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起初天空的院子生意并不好,甚至因为还不上银行贷款而接到银行的查封通知。一次偶然的机会,热爱自然的作曲家马修连恩的音乐团队来到这里,他们被何培钧的创业故事打动,当晚便决定创作同名专辑《天空的院子》。



 

后来这个专辑获得金曲奖,天空的院子一炮走红。与此同时,原先几乎没人会来观光的竹山,一跃成为各大旅游节目大力推介的景点,吸引了无数都市人和青年换宿者前来。

 

但何培钧逐渐发现一个新的问题。虽然民宿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观光游客,但是整个小镇并没有因此得到彻底改变。甚至因为日益增多的游客,造成噪音垃圾、车辆乱停等负面影响,不仅没有提升当地的经济,反而影响了居民的生活。


何培钧开始思考如何才能用商业化的方法去改变这个小镇,让它保持持续的发展动力?



 

民宿当平台,吸引年轻人“智力换住宿”

 

他最初的做法是是民宿的耗材当地采购,将当地生产、当地制造的思维纳入到民宿的经营中。比如,他们把小镇的竹炭变成民宿的肥皂,请来竹山的百年打铁老店制作民宿的钥匙,床头灯采用当地的竹编工艺,床单和被单是当地80多岁的老奶奶开的老店缝制的。

 

为了改变小镇“有产业、无年轻人”的困局,2011年,何培钧成立了“小镇文创股份有限公司”,试图让有创意、喜爱以打工换宿游的年轻人,将更多创新的思维与实验带入小镇。

 

具体做法是:租下两间透天厝提供给年轻人,只要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能帮助小镇就有资格换宿。



 

这个玩法受到许多年轻人的热捧。曾有印度人跳印度舞、学美术的学生来小镇做环境美化、专业摄影师拍摄照片提供行销、大学生做出“竹山爱聊老人的分布图”等。

 

还有来交换住宿的游客提出,可以用竹编做二维码,为每一间老店写故事,扫码即可阅读到这些老店的传统文化。时至今日,当地的竹编二维码,已经成为小镇的特有景色。现场体验制作,扫码了解小镇文化,也成了游客最喜欢的项目。

 



结果,一年内世界各地超过600名青年来到小镇。如今在网路上搜寻“竹山小镇”,从地图、竹编到纪录片,几乎全是这些外来年轻的创意想法。 

 

这种借力“外脑”的更大价值还在于,将当地产业制造与文创充分糅合,产生更大的溢价。现在民宿会用到的棉被、桌椅板凳、仔子、肥皂等等物品,都积极地在镇上寻找相应的产业,并大量使用。如此以来,民宿成为一个展示平台,当客人住店时,看到喜爱的物品,就能让他向当地店家购买。

 

社区营造:让游客充分融入到小镇生活

 

随着游客的增多,小镇上的居民也开始活跃起来,何培钧开始筹划,如何让游客和居民互动起来,让游客真正感受到小镇的原始淳朴生活?




台湾最流行的两项社会运动是跑步和骑单车,于是,何培钧便在每周三周六晚上组织游客和居民一起跑步,沿着水稻田、凤梨田,边看夕阳边听风声。

 

起初,这项运动只有四个游客参加,但坚持一段时间后,每次的参与者已经增加到两三百名。更重要的是,参与过程中,游客和居民开始真正融入到一起。

 

同时,何培钧还成立竹草学堂,请游客和居民一起来关心自己故乡。每月举办梦想大会,让当地人上台发言30分钟,分享他的梦想,底下听众给他反馈、建议,帮他圆梦。甚至镇政府都来分享政策理念,与居民们交流意见。



 

这种互动和参与,让游客参与的不仅仅是小镇的景点和小吃,更是参与小镇的新创造历程,他们甚至成为小镇的一份子。

 

传统保护:民宿不提供卡拉OK

 

在满足游客休闲需求的同时,何培钧更加注重对于小镇传统的保护。比如在民宿内不提供卡拉OK等服务,虽然这些规则曾经差点让民宿“流产”。

 

而事实上,宁静正是整个古厝的特质。保留了这些特质,古厝才是古厝。如果只是修补却失去了文化的特质,那古厝也不过是一个空壳子。



 

如今天空的院子逐渐融入了乡土乡情,晚上的唱老歌喝老茶,早上客家布包裹的传统便当。深入挖掘文化所营造出的氛围,置身其中仿佛回到千年之前,远离喧嚣,既让小镇生活得以延续,从商业上讲,也使小镇保持了持续的吸引力。

 

在天空的院子所营造氛围的带领下,目前已有许多竹山青年受感召回乡创业,有台大的高材生继承父亲的茶园;制作竹艺品的家宏创设竹马夜跑,让镇民跑出健康;做竹餐具和手工饼干的年轻人也回来了。


他们生产的产品,透过商业机制,由天空的院子买来供客人使用,带动了竹山的经济发展,也为天空的院子增加了客户体验。


作者:安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