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附音频】莫把三伏贴当万能贴,想贴就来一贴~

 为什么73 2016-07-05

最牛的中医在这里www.51shangyi.com



想获取更多中医干货,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入夏以来,叫卖三伏贴的吆喝声就从来没有中断过,老百姓抱着“冬病夏治”的养生观念,自认为三伏贴是万能的,任何疾病都适用,于是疯狂抢购,殊不知三伏贴非万能贴~




就三伏贴这个话题,为了帮助大家答疑解惑,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上医网特别邀请到唐佐阳中医师来和大家聊聊三伏,三伏贴、三伏灸、三伏伏疗。


【主讲老师简介】


唐佐阳,男,毕业于上海市中医药大学医疗系。学术担当:担任上海中医药学会中医全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针灸学会埋线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学术师承:出身中医世家,自幼受其祖父湖南常德名中医唐乐平的影响学习中医典籍,大学毕业后跟随孟河医派第三代传人、针灸及内科名家尤益人主任10年,系统地学习了中医内科和针灸学的理论和技术,得尤老真传。其独立行医后又自创“补脾泻胃埋线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糖尿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取得良好的效果。后拜入上海市中医内科名家药郭天玲教授门下。

学术成绩:目前完成院级课题一项,作为第一项目主负责人主持开展的《补脾泻胃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观察》获得上海市黄浦区科委的十二五重点攻关立项;作为第二项目负责人参与实施的《上海市第三批中医临床优势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内分泌专科建设》已经通过了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的中期评审;参与了一项国家级重点专科协作组内分泌专科-单纯性肥胖的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的编写。共同主持编写《尤益人针灸临床经验集》并担任副主编,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二篇。

技术擅长:主张内外同治治疗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肥胖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疾病,主张首先西医明确诊断,中医辨病辨证论治,通过内外并治针药并用全面综合地治疗内分泌代谢类疾病。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29:08 唐佐阳:三伏贴不是万能贴! 来自上医网


音频、笔记内容来自上医网【微课堂】唐佐阳中医师:三伏贴不是万能贴!语音分享仅为授课内容,笔记分享除了授课,还有提问环节,所以,小伙伴们,听完语音记着往下阅读哈~


(开场白~)三伏天做伏疗俨然已然成为一种时尚,就像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成为一种新民俗;休闲娱乐来一贴,保健养生来一贴,亲朋好友来一贴。

 

你以为是喜之郎果冻吗?人人都能吃?人人都能贴?(小编狂笑不止。。)

 

下面我将冬病夏治伏疗的五五六六沟沟坎坎说的清清楚楚,让大家可以贴的明明白白。


一、为什么要做伏疗?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所以圣人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是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顺从了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


1、阳气为什么重要?

 

老师的老师的老师-上海解放前就赫赫有名的徐小圃老先生就说过:阳气在生理状态下是全身动力,在病理状态下又是抗病主力”--论述贴合理解,很有道理。

 

阳虚则瘦弱,阳虚则疲劳乏力,阳虚则阴盛,湿为阴邪,寒亦为阴邪,上海地区近日正处梅雨季节,湿邪极重。总之,阳气虚则离生病不远矣;地板、墙壁、内心都很潮湿,阳气虚离生病不远了,所以阳气是非常重要的。

 

2、当代人为什么这么多病??

 

古人云: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啬:小气。


当代人生病就是太贪了,就是有意无意地伤害了阳气;基督教说人有原罪,现代人想要的太多了,在想要这些物质需求的过程中就伤害了自己的阳气。此外,还包括一些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

 

1、脱得太快:“春捂秋冻”,春转夏的季节交替还是要多穿些衣服;另外晚上睡觉喜欢把肚子外露睡觉,肚脐为命门之所在,寒气入体,外邪入倾,阳气不实,老人说晚上睡觉要把肚子盖起来自然有理。

 

2、吹的太凉:“空调病”日益严重,“暑跃感寒”,从热的环境一下子进入冷的环境,腠理打开,寒气入侵,便得了空调病。

 

3、喝得太冷:游完泳喝冰水,瞬间让机体舒适,但是长久的是脾胃受寒。寒气从内部向外,最直接的是拉肚子腹泻,而后还会引起咳嗽等等。尤其是家中有宝宝的家长们,三伏应该喝温水。

 



4、吃得太冰:凉菜虽好,还需适可而止;冷菜、冰沙、冰霜,这些虽然好吃但是这些食物太过于寒冷,女性会引起宫寒、腹部肥胖、痛经,严重的还会引起不孕、妇科疾病。

 

既然知道阳气如此重要,那么除了生活方式的调护外,我们应该如何顾护阳气呢?

 

Bingo  答对了:做伏疗!!!

 

大家都读过书,当年唐医师读书的时候最不喜欢做的第一件事:背定义,没办法不得不背啊,那么我们来看看伏疗是什么?(好可爱~)

 

伏疗是中医药疗法中的一种特色治未病的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

“春夏养阳”发展而来,是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三伏天”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以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目的的一种时间治疗学方法。

 

插个题外话,中医还有二个著名的时间治疗学,大家不知知道与否?结束后解密~

 

二、接着我们来说说伏疗的分类

 

其实定义里面已经说了。

 

1、药物疗法




(1)三伏贴,源自《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这种穴位敷贴早期是要求发泡的,在岭南地区至今仍存在,叫天灸。唐医师的方子是改良之后的三伏处方,根据各人体质进行辩证用药,当场制粉敷贴。

 

说的远一点:中医的核心理论是辨证论治,现在的三伏贴热潮,一股风地都去贴贴贴,所有人都用一张方子(《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也不辩证,也不看禁忌症,这是要掘我们中医的墓啊!这是我坚决反对的。

 

(2)三伏灸,用艾草进行艾灸,古时候都是直接灸。现在也可以直接灸,但是现在能接受的人少了,就是发泡灸、化脓灸啦。


唐朝名医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日本俗谚“勿与不灸足三里之人行旅”也叫疤痕灸,现代人爱美啦,很少灸了,还能在一些70、80岁的老先生老太太身上看到。上海有一位严氏化脓灸就是非化脓不可。


唐医师承蒙师传(尤益人教授,他是陆瘦燕陆氏针灸正宗传人),我们在夏天隔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过去老先生没过世的时候,每到夏天三伏里,我们针灸治疗室里那是烟雾袅绕,遮天蔽日,伸手不见五指,烟味绕梁三日不绝,一个伏天下来,身上的衣服也是三日不绝啊,辛苦我太太了,一直替我洗衣服。大家可以想象当年的盛况。

 

2、非药物疗法


(1)一般温针灸又叫温针。三伏温针的出处历来没有一个定论,我的老师的老师陆瘦燕和他的父亲李培卿老先生是伏针的积极倡导者,由于他们的倡导我们现在才能享受到这种神奇针法的便利。


陆家的温针作用是取其温暖,使病人不觉其烫,而借以帮助针力之不足,在留针时间给以适当的温通作用,不象灸法的须借艾火之力,欲其振阳温经而起陷下,发挥祛散阴寒的效能。


一般只须灸一壮就够了,不必多灸;老先生说一般医家往往要求烧得热,灸得多,也有的医家主张必灸至内部感热为止。独不思在一个经络壅滞,荣卫失调,其本身知觉已失常态的顽痹病者身上,待灸至内部感热,往往外面的皮肤已经灼伤,轻者针处红赤,重则溃烂,非唯达不到治病目的,反而增加病人后患,所谓得不偿朱,殊有失温针温通经脉之意。

 

(2)埋线疗法。除了针灸,唐医师还喜欢在伏天用埋线治疗代谢性疾病和呼吸道疾病。这是我个人的经验,“长效针灸”思维影响,我做埋线10年,积累了11300多例病例,总结地时候发现:在夏天做埋线减肥的效果最好,在夏天做咳嗽、哮喘、咽炎的效果最好,因此我也会适当地建议我的这两种类型的病人在夏天做埋线,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三、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三伏贴的禁忌、适用及误区。

 

1、三伏贴的禁忌症

 

1)严重过敏性体质,尤其是皮肤过敏症患者,皮肤有创伤破溃感染,皮肤水肿者;

2)糖尿病血糖未控制或者有糖尿病皮肤病变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中风不可以,中风后遗症可以的)、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心肺功能不足,孕妇,重病日久者;

3)疤痕体质者;

4)正在外感发热者、有实热(口干、大便硬,脉搏雄厚有利,舌尖脓疮,皮肤有脓疮)、有痰火、有咯血(支气管扩展患者易有的症状)以及阴虚火旺者(截取肝肾之阴);

5)传染性疾病(甲肝、乙肝等);

6)4岁以下幼儿慎用,其他大部分小朋友可以做;( 对于4岁以下的小朋友可以艾灸、按摩、推拿。因为4岁以下的小朋友皮肤娇嫩,可能对药物的皮肤刺激无法耐受,还有小朋友容易误食,嘻嘻~)

7)位置也要注意,颜面五官大血管心脏附近不要选。

 

2、谈谈三伏贴的适应症

 

中医适应病症:


1)气虚、阳虚体质的人,尤其是肺脾肾三脏的人。他们的主要表现就是面色苍白、怕冷、四肢冰凉、自汗、腹泻、大便不成形,舌头胖、有齿痕,脉搏沉迟、缓。疾病症状遇寒就加重,如在冬季或气温降低的时候,疾病所表现出的症状剧烈、持续时间长。60-70%的哮喘患者都属阳虚体质,入冬后,无论是咳嗽、喘的幅度都明显加大。

2)素体痰湿重的人。(推荐个食疗方子给大家,冬瓜陈皮汤:整个冬瓜肉去掉,皮、瓤、籽一起煮,加陈皮可以利湿;还有薏仁汤等)

3)素体淤血阻滞的。


总结:三伏贴可祛除伏痰、扶助阳气、活血化瘀增强体质,使冬季发病症状减轻,或不再发病。

 

西医传统适应病症:


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2)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4)近年开始探索将其用于骨关节炎颈椎病,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量少、盆腔炎,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腹泻、结肠炎等。


总结:关键是辩证有气虚、阳虚、痰湿、血瘀四证可以做伏疗。

 

所以说不是贴一次就万事大吉、身强体壮、百病不侵了,那是仙丹不是敷贴!

 

3、三伏贴不是万能贴!不是贴一年!

 

一般传统认为三伏贴需要三年坚持,如果有必要还需要配合三九贴以加强疗效。我们做过相关的统计研究发现,三年以上连续做伏疗的儿童与只做一年的相比,慢性咳嗽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哮喘的缓解期明显增多,和次数呈正相关。不必拘泥于三年,唐医生很多病人坚持了四五年,至少要坚持三年的时间,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还有就是平时的生活饮食也需要配合。比如伏天不贪凉,贴药禁食生冷和辛辣之品,虾蟹、羊肉、鹅肉以及其他发物,吃清淡饮食;饮食调养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不宜过食肥甘厚味;绿豆、莲子、薏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瘦肉、鳝鱼、鸭肉等较适宜。(瓜果不宜多吃,太甜了,粘腻容易咳嗽)

 

再者就是保证睡眠:夏日根据养生的特点可以稍晚睡早起,睡子午觉。




何为子午觉?即子时大睡,午时小憩。11点前就睡,子时进入深睡眠,这个时候西医研究发现是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免疫调整最佳时间,所以孩子们睡一觉很多病就好了,子时大睡配合三伏贴则事半功倍。12-1点小睡半小时,避太阳最热的时候。

 

4、三伏贴不是万能贴!贴的位置、方法、时间、反应调整都有讲究!

 

不是随便就可以贴贴。首先贴敷的部位需要消毒,选穴要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唐医师建议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1小时。为了促进吸收,唐医师这里都是先拔罐,再刺一针,然后再贴。老先生叫一罐一针一贴,吸收更好。

 

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贴敷的最佳时间为去药后局部潮红,有热痛感(不能太强),几天后脱一层薄屑或有细小水泡。很多药物成分白芥子等会起水泡。


有些自制三伏贴成分中发泡刺激过大,或者基底贴有橡胶成分极易过敏,如果曾经有过橡胶过敏,建议不要使用。

 


这是发泡过度严重的灸,得不偿失,灸泡好的时间非常长,要适可而止。



 

谢谢大家,本次微课堂就给大家分享这里,接下来我们进入提问环节。(授课结束~)


【提问环节】

 

1、使用三伏贴出现起泡、破皮是正常反应吗?要怎么处理吗?

 

答:虽然贴敷疗法最早也叫发泡疗法,因为当时认为皮肤起泡后治疗效果更好,但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现在则以不起泡而达到治疗效果为目的。而且穴位贴敷部位水泡的出现与否,主要与患者的体质差异及贴敷治疗的时间长短有关,不可盲目追求起泡。


正常皮肤反应及其处理:


局部皮肤潮红、灼热、轻度刺痛,或出现小水泡,极少数可以出现大水泡。患者敷药处皮肤多数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沉着。


贴敷部位如果出现小的水疱,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或者给予湿润烧伤膏外涂以减轻不适感。大的水疱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泡应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因为一般敷贴、艾灸引起的水泡是无菌性的,但破溃后不消毒会引起细菌性感染,所以破溃的水泡要进行消毒。


异常皮肤反应及处理:


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严重红肿、大水疱、溃烂、疼痛,皮肤过敏,低热。
应到专业医院寻求治疗。

 

2、小朋友适合三伏贴吗?


答:小朋友能用三伏贴提高抵抗力吗?前面讲座里也提到啦,小朋友其实是可以用的,那么四岁以下的小朋友建议暂时不要用。我们四岁以上的完全是可以的,那么四岁以下的小朋友要增强体质我前面说过可以在一些穴位上捏脊、按摩、推拿、艾灸。

 

3、市场上购买的三伏贴怎样才适合自己?


答:医学是一门很专业的学科,需要长时间的经验和临场经验才能正确的判断,自己短时间内学习是还不够的。外面三伏贴的药物成分是如何的,可以先找王琦教授的九种体质的体质学判断,然后找适合自己的,找到三伏贴的有效成分选找适合自己的。但是阴虚的不要哦。

 

4、三伏天做埋线、拔罐、艾灸等是否也是好的?有什么禁忌症吗?


答:那还有学员问就说三伏天再做埋线、拔罐、艾灸是否比较好,有什么禁忌需要注意的吗?我们认为这叫伏疗,在伏天做一下外治法或者药物非药物比较好,中医内科其实也有冬季膏方。中医认为在伏天做这些有比较好的效果,通过治未病的理念,改善体质,预防改善冬天的疾病。其实还有三九贴,三九天做敷贴也有异曲同工之效,大家可以看些科普文章了解些情况。

 

三伏贴和三伏疗法的禁忌症基本一致,前面提到的有实热、阴虚火旺、痰火啊可以做拔罐的,拔罐没有明显的禁忌症,拔罐有很好的退热化痰的作用;埋线也是,没有热量摄入,温阳没有艾灸、敷贴明显,埋线是比较中性的,所以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埋线解决。


最后,要跟大家揭秘一下课程中插入的一个题外话的谜底。中医还有二个著名的时间治疗学?谜底: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


小编寄语:唐老师中医世家出身,针灸得尤老真传,独立行医后又自创“补脾泻胃埋线法”,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肥胖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疾病,主张首先西医明确诊断,中医辨病辨证论治,通过内外并治针药并用全面综合地治疗内分泌代谢类疾病。关于三伏贴,如果您有疑问要咨询唐老师亦或是您要预约唐老师的三伏系列(三伏线/三伏套餐),请加上医网阿宝(微信号:shangyiwangnini),阿宝拉您进唐老师的微信交流群,进群后,您就可以随时随地跟唐老师沟通、交流。



【唐佐阳门诊信息】

时间:每周六晚上
地点:同仁堂东方路店:浦东新区东方路573弄7号(近张杨路),世纪大道地铁站1号口出直走200米;
门诊预约:微信里搜索:上医网就医助手,通过门诊预约功能进行个人自助预约,预约遇到任何问题请致电400-775-1733(早9:00-晚21:00),会有相关人员服务于您。


唐佐阳老师近期微课堂、讲座早播报:


【公益讲座】唐佐阳中医师:告别抗生素,中医治疗咽炎有妙招!( 含现场义诊哈~)


作者:唐佐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