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既要谦虚自律,也要展现才华

 虹72 2016-07-06


既要谦虚自律,也要展现才华



       传统观念的人们总是喜欢把“含而不露”看做一种美德,他们认为,一个人的优点、成绩和才能只能由别人来发现。至于自己,尽管你已做出许多成绩,有渊博的知识和惊人的才华,也只能说自己“才疏学浅”。如果有谁锋芒太露,就容易招来非议。人们喜欢恭顺谦让者,勇于表现自己才华的人也总不如“谦谦君子”那样受到欢迎。

  然而,在今天激烈竞争的年代,一味地做“谦谦君子”,却有可能成为一大缺点。竞争就是要“竞”要“争”,就是要敢于和别人去一比高下。那么,我们有些傲气又未尝不可呢?一个强者是需要一些傲气的,当然,这里的傲气,并不是说凌驾于他人之上的霸气,而是一种基于自身资本的一种气质,对自己肯定的一种姿态。
      傲气是一种自豪的体现,是人对自己直接的认识,是自信的象征。自信,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任何一个获得事业成功的人倘若缺乏自信与傲气,便缺乏创造性的本来动力。
     傲气总是有资本的。没有资本的傲气就是轻狂、狂妄。俗话说的“骄兵必败”,是因为没有正确地估量自己以及对手的形势、情况,而失去了傲气的资本。有资本的傲气是一种自信性的傲气。傲气的最大敌人是虚荣,虚荣是企图借助外在的喝彩来建立内在的高度自信,而傲气却是基于强烈的自信心之上的。真正的和符合心理科学的傲气,不仅是接受来自心理及社会的各种压力、推动力及挑战力的刺激,而且可时时对准自己所追求及进攻的创造目标,激发极大的综合创造力。尽管有时也有失败,但失败仅仅是一个调焦的过程,从而更加激发创造力,向更深层次奋进,达到成功。
      在我们的传统意识里,傲气往往被视为贬义,其实,没有傲气就没有激发创造的催化剂,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光荣的傲气,自信而又奋斗不懈,会激发人朝着目标奋进。
      没有足以自傲之物的人才会贬损“傲气”这种品质。任何具有自信的、有成功者气质的人,都应该好好地正视自己的这种气质,因为拥有这种气质的人,勇于表现自己,善于争取更多的机会,会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奋进。
      今天的时代,是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需要的是干脆利落、敢断敢行的作风。人们忍受不了那种吞吞吐吐、羞羞答答的“谦逊”,不要听那种婆婆妈妈、“弯弯绕”式的“自谦之辞”。故作姿态的“谦虚”,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和节奏。在现代社会,精明的企业家招聘员工,聪明的领导者挑选下属,并不是首先看你怎样言辞周到、谦恭有礼,而是首先看你有多少真才实学。你应当实事求是地宣传自己:“我有什么长处,有哪些才能,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直来直去,使别人了解你。这样,反而容易使你得到机会。
      社会变革的加快,加速了知识更新的步伐。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才能和精力都受时间的制约。错过了时机,知识就会贬值,精力就会衰退。如果一个人不能在自己的黄金时期抓住机会,大胆地、主动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总是所谓的谦虚、低调,“藏而不露”,那就会贻误时机。在知识骤增的今天,不管你怎样“学富五车”,也只能在短期内保持优势,能不能在这短期内获得施展的舞台,将成为决定你成败的关键。现代社会是人才济济的社会,可供社会选择的人才很多。你既然扭扭捏捏、羞羞答答,表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么,有谁还愿意放着别的能人不用,而花时间来考察和了解你呢?而且,既然存在着竞争,对于机会,别人就不会同你谦让,而会同你竞争。一旦你失去被选择的机会,别人就会捷足先登,而你只好自叹弗如了。
       勇于表现自己的,并不是人们常说的“出风头”。主动进取,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是对自己的尊重以及对社会的负责。有些真知灼见,你不宣传,别人就不知晓。有些对社会进步具有促进作用的创新见解,你不宣传,也就无法得到推广。这不仅是个人的损失,也是社会的损失。人们只知道贝尔发明了电话机,殊不知在贝尔以前,早有人发明了这类装置,不过当时人们不理解这种发明的社会意义,不予理睬,而那位发明人也就就此撒手了。贝尔发明电话机后,遭遇也并不比那个人更好,但他却顽强地向人们宣传自己的发明成果,像“马戏团”那样到许多城市去表演。在实在行不通的情况下,又办了个“贝尔电话公司”,最后才把电话推广了开来。倘若没有贝尔的“自吹自擂”,电话机怎能进入人们的家门?可见,勇于表现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坏。恰恰相反,这正是优秀人才不可缺少的一种品德。
    自我吹嘘者拿不出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只是靠谎言和欺骗等虚假的东西来表现自我价值。这种自我吹嘘,只有一时的诱惑力,一旦真相暴露,就将被人们所唾弃。而勇于自我表现者,是靠真才实学,靠实实在在的行动,靠看得见的成果来表现自己的价值的。
来源:佳诚《做人做事做生意大全集》

感悟:人生是一张单程车票,你绝对不可能凭这张票回到生命的起点,在同样的一生中,为什么有的人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有的人却一辈子默默无闻、一事无成?究其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前者能够通晓遵循做人做事做生意的哲学;而后者则不懂得把握这些哲学,或者说是把握的比较欠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做人做事做生意是一种境界,也是一门学问,洞悉其中的精髓,才能良好地立足,才能赢得人生最丰厚的回报。做人做事做生意是三个各不相同而又密切联系的概念,它贯穿于宝贵的人生发展之中。聪明人善于以做人带动做事、以做事扩大成果、以做生意把握成功。坦坦荡荡做人、踏实精明做事、实实在在做生意,这就是做人、做事、做生意的铁定规律,是立身处世的法宝,是纵横商场常胜不败的奥秘。文/单眼老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