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用技术课程着力追求的五个目标

 lztiandi 2016-07-06

(1)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

  这是技术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通过通用技术课程学习应当实现的基本能力。过去,我们可能更多的看重技术的使用能力,也即对技术操作技能的掌握以及熟练程度比较重视,但这仅仅是技术课程目标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由技术的使用能力拓展到理解能力、改进能力、决策能力及管理能力。这是技术课程发展的必然。

  (2)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

  我们常常说某人“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意思是一些人头脑中有想法,但表达不出来或表达不清楚。技术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如设计中设计理念、设计思路的交流,把设计思路用图形等技术特有的语言表现出来,形成设计的方案等。

  (3)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

  在分科课程的框架下,尽管各学科的呈现是系统化的,但学科之间的鸿沟是清晰可见,有时甚至是不可逾越的。如何将分科的知识综合、将信息意义的知识转变为应用、将无形的知识转变为有形的知识等,技术课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知识的整合能力、应用能力及物化能力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中介,同时也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化。

  (4)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创造想象是人类知识增长和财富积累的重要机制。创造性的想象不仅使人的智能得到锻炼和发展,而且能给人以良好的情感和身心的愉悦。创造性想象与批判性思维有着紧密联系。敢于和善于对人类已有成果进行反思、进行批判的人才会有更丰富的创造性想象,才会产生更为强烈的创造性想象的内在驱动力。如果围绕问题展开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那么问题的解决就等于插上了两扇翅膀,就容易产生问题解决的思路,到达能力发展的意境。这方面的能力不仅对技术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一个人的能力塑造,对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5)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

  技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性不是技术外在的特征,而是其内在的特性。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产生着不同的技术文化,不同世界观、不同价值观催生着不同的技术文化。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使学生去解构技术中的文化特性,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在技术上的体现,能从一定的价值观出发去选择适合自己或本民族的技术文化,并尽可能将文化要素列入技术设计的考虑因素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