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课程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 文/段 青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校应依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施通用技术课程,应建立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稳定、合格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师队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通用技术课程合格教师队伍的建设,实行技术课程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以促进技术课程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稳定通用技术课程教师队伍,保证通用技术课程的有效实施和不断发展。” 通用技术是高中新课程中新诞生的一门课程。相对于劳动技术课,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上,即有继承更有脱胎换骨的超越;在对教师的要求方面,则有更高的任职条件和特殊要求。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没有一支精良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师队伍,就无法保证这门课程的正常、持续开设。建立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职固定教师相结合的,稳定、合格的通用技术课程师资队伍歉骷陡咧醒?韪每纬趟匦虢饩龅牡谝灰瘛?br>通用技术课程对教师有哪些特殊要求,什么样的教师才是高质量的通用技术课教师?怎样培养高质量的通用技术课教师?他们的发展方向怎样?这些都是学校和教师所应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个专业既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熟练的工作,又是一种根植于知识的专业行为” 。构成教师专业的标准是需要有完善的专门知识体系作为教师从业的依据,理论与经验的基础知识是教师专业的中心。在一般意义上,人们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三个方面的成熟和完善。 通用技术课程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指与本课程相关的技术设计、技术文化、技术试验、技术产品制作等方面的原理性知识和技术操作技能,教学知识和课程知识;专业能力是指教师为学生提供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能力,也就是课堂组织、演示讲解、习作指导等教学能力;专业品质主要指在通用技术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行为,是教师对教育、对学生、对自身发展的基本态度。 通用技术课程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其特殊性在哪里?下面列举了教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陈老师:通用技术课程对教师的要求的特殊性表现在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上,只要具有本课程所涉及到的技术,就可成为通用技术课程教师。 朱老师:通用技术课程教师应具备与其他学科教师相同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所不同的是在专业知识方面除了具备教学知识和课程知识以外,学科知识特指与本课程相关的技术素养、技术与设计的知识和能力等。 刘老师:通用技术课程对教师有的要求与劳动技术课对教师的要求基本相同,都是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学校现有的劳动技术课教师都是能够胜任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的。 李老师:通用技术课程对教师没有多少特别的要求,他只要具有一般要求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至于专业知识,只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学习一些,就可以胜任教学了,所以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职是可行的。 黄老师:一个具有较强的技术敏感力、丰富的技术想象力和技术迁移能力,以及有技术创新意识的教师,才称之为合格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师。所以,相对于其他教师而言,通用技术课程教师的门槛更高。 洪老师: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关于技术与文化学习要求,首先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良好的技术专业知识,还应在学科层面具有一定的文理交融的综合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技术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没有人文的技术,也是残缺的技术。 …… 目前,大多数学校没有通用技术课程专职教师,怎样解决教师来源问题? 在一次专题讨论会上,有的校长提出了如下途径: 1、学校原有劳技课教师、富裕的物理、生物等课教师,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通过后上岗。 2、吸纳工科院校毕业的本科生,经过教育教学培训并考核通过后上岗。 3、聘请校外有一定教学经历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等。 …… 学习要点: (1)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三个方面。 (2)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大体包括“教什么”和“如何教”两类,技术与设计的知识属于“教什么”的范畴,而教育理论、学科教学法、教育的实践知识等的知识属于“如何教”的范畴。 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指他们提供本课程教学服务的能力,他们不一定是著名产品设计师、建筑设计师或现代农业技术专家,但他们必须具备基本的技术设计基础,以及他们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实践经验,这正体现了作为教师的不可替代性。 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品质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技术教育的热爱、对技术教学的科学态度、对学生的关心、技术创新的意识以及不断学习的态度等,它比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更为抽象。 阅读材料: 10-1-1 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 教师素质是“教师拥有和带往教学情境的知识、能力和信念的集合,是在教师具有优良的先存特性的基础上,经过正确而严格的教师教育所获得的”。综合有关优秀教师素质结构的研究表明,一个优秀或成功的教师应该具备多方面的专业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 专业知识包括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三大方面。 专业技能包括教学技巧和教育教学能力两方面。良好的教学能力应包括:1.教学设计能力;2.教学实施能力,即多种具体能力的综合,如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技巧的能力和教学机智等;3.学业检查评价的能力。近年来,则更加强调教师应该具备教育研究能力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专业情意则包括以下几方面: 专业理想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是构成教师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 专业性向是指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应具有的人格特征,或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 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将显著地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工作的效果。(http://www.xhedu.:《教师专业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10-1-2 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职业生涯的头几年是他们一生从事教学专业工作的关键期。教师职业对教师具有特殊的专业要求。一个人要胜任教师职业不仅需要接受职前师范教育,掌握必要的知识和良好的技能,还要具备从事教学工作的其他各种专长。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往往使得刚进入教师队伍的新教师普遍无法很好地适应,由于他们对教学环境不熟悉,以及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脱节,经常感到茫然困惑。因而,新教师在头几年教学中往往靠自己盲目摸索,或是简单模仿,沦为他人的教育观念、方法和经验的奴隶。他们对教学工作常常显得力不从心,甚至由此引起紧张和焦虑。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教师职业生涯的头几年是影响他们专业倾向的关键期,决定着他们是否乐于终身从教。据不完全统计,在英国,大约有30—50%的教师会在从教5年内离开教师队伍,新教师的流失率为老教师的5倍之多。据分析,他们之所以会弃教改行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头几年的工作中感到难以适应和胜任专业要求。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教师职业生涯的头几年是决定其一生专业素质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教学工作经历对于新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决定新教师是否会在教学领域中继续工作下去,而且决定他们将会成为什么样的教师。也就是说,新教师头几年的教学经历往往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的专业发展,这包括他们发展程度、水平和方向。可以说,教师职业独特的教学专长往往是在此阶段奠定基础的。对于这个可以被看作是承前启后的阶段,理应予以高度的重视。(选编自http://www.xhedu.:《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英国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概述》)
10-1-3 教师需要有从事教育这个职业的一些专门的教师专业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知识和能力。这个专门的知识和能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讨论。但是有这么几点应该是必需的。第一教师要了解学生。教师不是和产品打交道,不是和物体打交道,他是和人打交道。人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内在发展需求的这么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而且这个生命是在不断变化的,是在不断地和社会、和他人互动过程中发展的。你怎么面对这样一个在互动当中不断变化的个体,这是—门大学问。第二个就是教师要有一种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把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这是一般的大学生不具备的。就是你不仅要知道它是什么和为什么,还要想办法让学生知道它是什么和为什么。教知识只是我们的手段,通过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发展智慧,通过概念理论的教授使学生掌握方法,这是当教师的—个职能,特别是现代教师的职能。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将来这种简单传授知识的功能,逐渐会被现在的媒体所替代。媒体的发展会比教师的简单传授知识更生动、更形象、更有效。如果一个教师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这么一个功能上的话,他会失业的。而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这样一种本领,不是媒体所能替代的。这是我的信念。 教师还要有—个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学生是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当中,怎么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学会在与人交往当中培养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师怎么组织一堂课,怎么组织—个活动,也是当教师的—个基本的要求。以上说的是教师专业水平的第—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任何职业的职业道德有不同的地方。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之外,在人格方面有特殊的要求。为什么?商店服务员的服务水准不高,最多构成的影响就是顾客不买。可是教师不一样,你的行为,你的人格,会对学生的人格、行为、信仰发生影响。所以一个教师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而且会对学生人格产生深刻的影响。(摘自《关于教师专业化的几点思考》,袁振国,《教育参考》200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