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仁不让于师'的三层含义

 Purefact 2016-07-06
  《论语·卫灵公》载:“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朱熹注曰:“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今人多据此将这句话理解为:面对仁德,即便是老师,也不可与他谦让。

1
  维护好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固然重要,但在孔子看来,对仁德正义的维护显然更为重要。不管是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还是亲戚之间、好友之间,一切的这些人情关系都不能成为弘扬仁义道德、维护真理正义的拦路虎。孟子有言:“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上到高居庙堂的天子诸侯,下到身在江湖的平民百姓,仁义关乎人的生存发展,也理应成为高于人情、时刻为人所恪守的底线。
2
  同时,“当仁,不让于师”还含有另一层意思:“以仁为己任”,不可限于独善其身。明知别人的所作所为有违仁德正义,而不从旁提醒、加以阻止,也是“不仁”、“不义”。仁义当先、正义在前,遇不平之事而不作为,不敢去做那个据理力争的争徒、争友、争子,眼观他人一步步陷于不仁不义的境地,又岂是君子所为?
3
  此外,不管是朱熹旧解“以仁为己任”、“勇往而必为”,还是钱穆先生的新解“遇众所当行之事,在己尤当率先不复让”,都道出了“当仁不让”的第三层含义:主动承担起宣扬仁德正义的责任。正如钱穆先生所言:“仁行善举,众皆当任,人各相让,则谁欤任此。”遇行仁之事,应当率先向前、有责任意识,不必谦让,勇做出头椽子,仁义才能得以宣扬与申张。

  由此看来,古人尚知“当仁,不让于师”,而今的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有当仁不让的气魄、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自觉,站在道德、正义、真理的一边,不徇私情,守好底线,方能从大局着眼、为大家着想,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办实事。(赵宇恒)


为您推荐,值得收藏

更多相关新闻

乔家大院的传奇: 24字'六不准'家规,成就200年晋商翘楚

共产党员为什么要交纳党费?

一个落马市委书记的忏悔!

给纪委的举报信常见的6种'问题',告诉你如何避免

中央第九轮巡视反馈 20家单位 '问题清单'一览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