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实施基本功(五):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

 教育繁星 2016-07-06

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聚合的一个物理空间,而且是独特的社会组织,蕴藏着复杂多变的结构、情境与互动,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机整体,具有鲜活的生命取向。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每一堂课都是由师生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是不可重复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高超的课堂组织管理基本功。科学合理的课堂组织管理能高效地传递教学信息,使教学过程有条不紊,教学任务高效完成,形成良性循环,不仅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增长,智力得到启迪和开发,道德、情感得到升华,而且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能得到提升。因此,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要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情景展现】

镜头 1 :一节学习《钱学森》的语文课上,王老师安排了一个辩论会,辩题是“学成后的钱学森是否应回到当时比较落后的祖国”。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辩论,理解课文,阐述观点,教师设置了一辩、二辩、三辩。当进入自由辩论阶段,不一会,就陷入了左一句、右一句的混乱状态,进而发展为无序的“吵架”。偶然间,王老师发现了一位冷静思考、认真倾听的学生,于是王老师走到他跟前,请他表达个人观点,他随即镇定而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此时教师及时地总结道:“只有静心地倾听,深入地思考,才能抓住对方话语中的破绽,有针对性地攻击,也才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这样的辩手才是优秀的。”学生听后,立刻进入了有序的辩论,他们的思路开阔了许多 , 使辩论有效地进行,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镜头 2 :一次数学课上,教师正在黑板前板书课题,突然一名学生大声喊道:“谁用粉笔头拍我了,有本事站起来 ! ”我急忙抬头一看,原来一名学生手里正攥着一小截粉笔头,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扭身对着全班同学喊叫着。课堂哄然一下就乱了,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然后又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教师,只见教师沉思片刻,突然笑了起来,对着这名同学说道:“其实他没拍你,而是想拍我,可能是嫉妒我粉笔字写得太漂亮了吧,谢谢你替我挡住了嫉妒的子弹。如果你受伤后还能举手报告给老师,而不是大喊大叫,我就会谢谢你了。”学生们哄堂大笑,这名同学也乐了,不好意思地坐了下来。然后教师扭过身去,继续板书……这节课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了,而且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也非常积极主动,教学效果很好。

【案例评析】

这两节课,对笔者印象很深,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不论教师做了多么充分的准备,课堂上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意外的事情。镜头 1 中的王老师本意是想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辩论中来,亲身去感知和体验,在实践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内化,没想到会使课堂一度出现失控。然而,这位教师马上意识到这种失控的状态已经偏离了正常的教学轨道,于是,教师对自己和学生的行为及时采取了有效的组织,使教学活动按照有序高效的轨道平稳地进行,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课堂组织管理基本功。镜头 2 中这位教师处理这件事不仅使惹事的学生受到了教育,明白了教师的良苦用心,避免了矛盾的激化,而且也让全班同学被教师幽默的语言调动了学习情趣,提高了注意力,激活了课堂气氛。如果这时候停下课来处理这件事,即使找出那个惹事的学生,能一时半刻的平息这件事吗 ? 处理不好还可能进一步激化两人的矛盾,而且最关键的是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就不可能完成了。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动不动就大发脾气,大声斥责、批评,虽然是针对个别学生,但自己的上课情绪、学生学习积极性都会变得很低沉和消极,影响自己授课和学生听课效果。

【理论提升】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交往形式。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主客观条件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组织管理的目的在于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保障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活动的组织按其功能可分为三类:一是管理性组织,二是指导性组织,三是诱发性组织。管理性组织主要是教师对课堂纪律的组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指导性组织是教师对学习方法的指导,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兴趣。诱发性组织是教师对学习动机的强化,目的在于激发学习欲望。教学活动的管理按其方式也可分为三类:一是注意力管理,二是教学方法管理,三是信息传递管理。注意力管理是教师运用有效的控制手段,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教育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保持他的注意。教学方法管理是教师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习的新鲜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信息传递管理是教师根据学习反馈,改变表达方式,实现教师信息“编码”与学生接受信息“译码”方式的协调,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对学习风气不浓、纪律差的班级,应采取控制性的管理,通过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引导班级形成课堂规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风气良好的班集体,则可采用指导性的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的教学组织管理应具备以下特征。

1、学生主体地位突出

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不是教师教得怎样,而是学生学得怎样。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充分、自由、全面地发展。

2、教学情境多样化

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活动。教学活动的组织需要改善单纯接受式的教学模式,建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3、信息反馈渠道畅通

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需要教师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通过提问、交流、作业等形式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表达思想的愿望,从而调整教学活动。

4、教学效率高

教学效率是教学活动的付出与学习收获的比值。教学效率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要实现教学活动的优质高效,必须改变重“教”轻“学”、重“形式”轻“效率”、重“知识”轻“方法和素养”的现象,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的机会,提供思考、探究的时空,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实践操作】

1、营造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

教学总是在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的背景下进行的,课堂人际关系是教学活动发生的前提,也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融洽、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并能调适或消除心理健康问题;冷漠、紧张的课堂人际关系则不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久而久之甚至可能造成人格障碍。课堂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沟通和交流是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通过沟通与交流能够使师生形成共同关注,形成整体感和认同感,能够促进课堂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使课堂中的矛盾与冲突表现出来,具有可预见性,教师可以把精力转到建设性的方向上。

2、提升教学组织管理技能

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课堂纪律管得严,让学生不敢“轻举妄动”,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过分强调纪律只会造成沉闷、呆板的课堂气氛,学生会因过度的压抑感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需要教师调节和控制好学生的兴奋中心。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因此,教师在课首应尽可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教学情境,对学生形成新的刺激,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思维。在课尾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悟到学习的价值,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设置有价值的问题。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广泛运用。一个好的问题,不但是教学活动的契机,而且能通过问题的解决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乐趣和享受。恰当而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应体现“实、新、巧、精”四个特点。所谓“实”就是提出的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能紧扣即将展开或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触及学生的兴奋点,起到切中肯綮、点击关键、活跃学生思维的积极效果。所谓“新”就是提问的角度新,能够开阔学生的思路,促使学生多渠道、多角度考虑问题。实践表明,同一个问题,由于问的角度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因此,教师提问应力求新颖,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并且能层层深入提出新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所谓“巧”就是问题设计巧妙,设置在学生有疑欲问之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为学习活动带来刺激和娱乐,诱导学生自觉去思索、去探寻,使问题的提出、思考、解答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使课堂变得兴趣盎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所谓“精”就是问题简明扼要,触及核心,能够升华思想,提高认识。

教学实施基本功(五):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3 )营造自由活动的“空间”,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学生都有表现自己获得教师、同学重视的需要。如果学生在课堂上长时间得不到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就有可能采取恶作剧的形式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倾向,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和表现自我的机会。其办法:一是鼓励学生自由尝试。安静不是课堂秩序的标志,在课堂上,应允许出现学生积极探索和尝试带来的“喧闹”和“混乱”,放飞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动手实验、一题多解,获得创新的灵感,使课堂在学生展示才艺、迸发智慧火花的过程中“动”起来,让教学更加精彩、更富生气。二是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堂好课,不在于它是否有条不紊或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真正让学生动脑、动手和动口。教师必须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教师和同伴互动学习。三是启发学生沟通、交流。师生之间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教师要正视学生思想、情感和个性的存在,给予尊重、理解和爱护,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笑容去感染学生,营造欢乐、合作、温馨和健康的课堂氛围。

3、妥善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发生来自自身、学生和外界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会导致一节课教学的失败。因此,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做到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快速做出反应,当机立断,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地组织管理课堂教学。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一是以静寓动, 二是幽默带过,三是因势利导,四是宽容包涵,具体操作策略在第四章第五节详细介绍。

【思考与拓展】

1、通过本节学习你掌握了哪些课堂教学的组织调控技能?

2、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如何做到学生自我约束与外部纪律约束的恰当结合?

3、结合实际,谈谈预防和干预学生问题行为的有效策略。

4、有人主张建立班级管理的“ ABS 系统”, ABS 是车中的自动防锁死系统,它可以防止刹车太急而出现险情,一刹一放,保持直线行驶,避免意外。班主任要保持班级工作正常开展,对学生管理就应该做到一收一放,收放自如,既不能把学生“锁”死,也不能“锁”死自己。你对这个主张有什么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