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计在于晨。传统养生家们认为,寅时(3~5时)是精气开始生发的时刻,人体阳气趋于体表。此时起床锻炼,有益于吐故纳新,益气养神,补精强身。 晋人祖逖与刘琨“鸡鸣而起”,不主张恋床贪睡,由此而留下“闻鸡起舞”的美谈。我国当代著名京剧艺术家侯喜瑞,1982年(当时他已91岁)撰文介绍自己长寿经验说:“我的起居很简单,就是有规律。无论春夏秋冬,还是风天、雨天、雪天,我都每天4点起床。”在日本,高寿老人多在凌晨4~6时起床。据说这和鸟类的觉醒时间一致,而鸟类又是生物界中的“长寿家族”。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常年坚持夏季5点半起床,冬季6点起床,一直活到89岁。 当然,起床时间不必强求统一,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加以规定,要基本符合长期生活中业已形成的习惯;同时,还要根据季节时令变化并结合中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进行安排。一般春夏须早,取鸡鸣后;秋冬稍迟,取日出时。具体讲,春天宜5点半起床,夏天则可5点,秋天可5点半至6点,冬天则6点半合适。 晨间不可捂被,睡醒后先向左侧,再向右侧,最后仰卧伸三次懒腰,大打哈欠3~5次,使关节舒展活动,呼吸深度增加,脑血氧供应增强。然后坐起,稍着衣装,便可以作一些保健活动。现介绍其中简单易行者每人可从中选择一种或数种。 (1)擦面 双手搓热,平放鼻部两侧,中指置于鼻翼外,手掌贴面。以中指带动其他四指,沿鼻翼两侧,由下而上,擦至额部,再两掌分道,向外,沿颞侧向下。反复做20次,可舒展面部经脉,使气血流通,焕发光彩,振作精神。 (2)梳发 以两手手指按于前额,向后梳理头发,贴于头皮,轻柔用力,直达枕部发际。重复3—5分钟,至头皮有热感为度,以清脑明目。 (3)咽津 传统养生学称为服食玉泉,玉泉即口中唾液。具体方法是闭口咬牙,口内如含物,以舌尖舔上腭,待唾液满口后,鼓漱口中唾液36下,再作一口或几口咽入腹,以意念送至脐下丹田。唾液属气、血、精、津中的津液,其包含血浆中的各类成份。坚持咽津,能润养脏腑,帮助消化,杀灭菌毒(包括艾滋病毒),延缓人体机能衰老。 (4)叩齿 口轻闭,上下牙齿互相轻叩出声,先叩臼齿,后叩门齿,再叩犬齿,各叩36次,能健齿固牙。据《备急干金要方》记载,魏晋道人蒯京活至178岁,身体仍然硬朗,其养生要诀就在于每日坚持作咽津、叩齿。民谚有云:“清晨叩齿三十六,到老牙齿不会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