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哲 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中国贤哲拈出"阴阳"二字,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既《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便是讲"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 阴阳,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面 阴为寒,为暗,为聚,为实体化 阳为热,为光,为化,为气化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的位置是不断变化,周而复始的。 所有的事物都要符合阴阳的规律和结构。 “从人的角度相对而言,阳、阳态、显态,指肉眼可见。 阴阳平衡规律是重要的宇宙规律之一,阴性能量和阳性能量维持着宇宙的运行。” 就比如城市建设,地表可见部分为阳,如高楼大厦,地下看不见的部分为阴,如地基、排水。二者原本一体、密不可分,一旦阴阳失衡,祸患自生。 中国古人对此知之甚详,并且应用于城市建设。北京团城的排水系统就是其代表之一。 在团城地面上,除建筑物占地外,其余的地面都铺有地砖。专家撬开这些地砖后惊奇地发现,这里绝大部分铺的是倒梯形,砖与砖之间的缝隙也没有抹灰浆,两块梯形砖衔接处下方,呈一个标准的三角形大缝隙,砖下面的衬砌材料,又松又软,非常利于雨水下渗。 团城地势北高南低,雨水从北往南流,铺在城北和城南的倒梯形砖在尺寸和质地上也不相同:城北的砖较厚,上表面还有一层两三厘米厚的致密层;城南的砖稍薄,没有致密层,砖体还遍布气孔,吸水性更强。这些青砖烧制年代最早为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590年之久,年代较晚的为清道光年间,距今180年。 团城共有9个入水井口,呈椭圆环走向排列,每个井口均与地下涵洞相通,整个涵洞走向呈“C”字形。每当大雨或暴雨来临时,雨水就顺着井口流入涵洞储存起来,形成一条暗河。使植物在多水时不致积水烂根,在天旱时不致缺水干枯。 这样的排水口在团城共有九个 北京大多数古建筑,如故宫、天坛、正阳门、钟鼓楼,包括与团城相去不远的北海琼岛上都有不同样式的泄水口。而在团城高于地面4.6米,周长只有276米的城墙外却找不到一个泄水口,地面也没有排水明沟。但无论雨下多么太,团城上地皮湿过都不会产生径流,地下精巧的涵洞储水设计,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团城青砖灰瓦的深处,藏着的是古人精巧绝伦的水利设计,其先进程度,让现代人汗颜。暴雨频发的季节来临,武汉再度出现城市“看海模式”。 大暴雨“袭击”武汉,武汉连发暴雨红色预警,城区多处渍水严重。武汉市气象台7月6日6时7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因天气原因,武汉地铁2号线、4号线多个出入口突然进水,部分站点采取临时封闭措施。武汉地铁四号线为保证乘客安全,地铁4号线关闭了中南路站和梅苑小区站。 防涝的关键还在于预防和治理。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不少扮演疏水角色的河渠湖泊被填平、缩减,上面建起道路和高楼,下渗能力大大下降,暴雨来袭,大量积水只能靠有限的下水管道排出,就难免会造成内涝。与此同时,地下市政管线的施工规范不能得到保障,尽管近年很多城市加强了施工规范建设,但过去修建的管线有不少老化、规划不合理等问题,这给城市防范内涝带来不小压力。 2016年7月6日 20: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