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囊括中考前三甲 前十名德胜独占七席!2016年德胜中考传捷报

 826271992 2016-07-06
喜报
2016年中考成绩揭晓,广东顺德德胜学校再创佳绩,各项成绩亮点频现,独步顺德,笑傲佛山。
亮点一:囊括区前三甲
顺德区中考前三甲均出自德胜学校,其中700分以上考生2人。共有7人进入顺德区前十名。特优学生持续独步顺德、领跑佛山。
亮点二:尖子生威震佛山
共有7人进入顺德区总分前10名;45人进入顺德区总分前50名;75人进入顺德区总分前100名;229人进入顺德区总分500名。出现垄断性尖子生集群,在顺德乃至佛山区域取得绝对领先优势,威震佛山。
亮点三:高分层亮点频现
总分650分以上高分学生332人,总分600分以上703人,占整体学生比例85%,高分层学生阵容雄踞居佛山市、顺德区第一。
亮点四:单科占绝对优势
语数英等学科满分人数34人;超九成学生共748人取得体育单科满分。全年级总分平均分高达636分,得分率高达90%,整体成绩卓越,在市、区占绝对领先优势。
解读:
德胜:综合改革“第一届”学子熠熠生辉
德胜学校2016年参加中考的827名学子,正是德胜学校2013年实施综合改革的第一届学生。2013年1月21日,从行政体制到管理模式,从德育教育到课堂教学,德胜学校开始推行了建校以来最大力度、影响范围最广的全方位改革,由应试型课堂转为素质型课堂,打造了德胜特色的双板块课程体系。
这个课程的特色在于,既让学生如质完成国家国定的必修课程,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兴趣特长发展的需要。每天上午到下午三点前,保持每天7个课时开展第一板块基本课程教学任务。三点以后开展第二板块教学,开拓上百门的“辅助课程”、“拓展课程”及“专业探究课程”。学生可以制定属于自己的全天“课程表”。
当年社会上对学校改革误读的声音很多,甚至造成许多尖子生的流失。今天,综合改革第一届学子们,在实现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又交出了鲜红的成绩榜单,即是对德胜改革成果最好的证明。
中考状元:德胜学校初三(2)班黄哲
少年应有为 他日建真功
顺德区中考状元:德胜学校初三(2)班黄哲
尽管提前被名校录取了,黄哲同学还是尽全力参加中考,最后一举摘下了顺德区状元桂冠。中考前,黄哲就拿到了广东省实验中学南山班的入场券。南山班面向全省招收2个班共60名优秀初中毕业生,单独编班,重点培养。
黄哲小学毕业于伦教荔村小学,刚进入德胜学校之前成绩并不是非常出众,“排名靠后,后到我自己都忘记名次了。”黄哲坦言,自己是进入德胜学校以后,初一下学期的时候才突飞猛进。进步最明显的学科是语文,“因为我遇到了孙振宁老师。”孙振宁老师是德胜学校引进的语文名师,古文功底非常深厚。
黄哲与班主任罗国华老师
在孙老师的影响下,黄哲开始大量阅读优秀读物,提高人文素养,还尝试用古体诗创作。
就在初三最后的几次模拟考,黄哲的语文分数都保持在115分以上,而基于他的理科成绩稳定,他一直稳居全年级全三名。
在德胜学校独创的第二板块课程时间里,黄哲参加了数学竞赛队。“数学竞赛队不是教你刷题,而是老师告诉你数学思想,帮助你积累归纳解题的模型。”黄哲认为,建立“模型”就是找到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能够提高解题速度,也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这些方法有可能涉及到数学的几个内容,也可能是跨学科的。”
黄哲在毕业典礼上获颁“十佳毕业生奖”
他认为,德胜的数学竞赛队锻炼了他的思维方式,连续两年的竞赛队也令他积累丰富。“南山班的考试比较注重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考试非常难,一是考的科目多,题目难,二是录取人数少,上线难。黄哲认为,自己能够突破这两“难”,脱颖而出,主要靠平时注重对“模型”的积累。
这个文理兼修的学霸,平常除了学习以外,超级爱玩,热爱打球,偶尔也会玩游戏。临近初三毕业,感念母校情深,他兴致大发,作诗《醉花阴》作别同窗——三载同窗情义重,只为志趣同。少年应有为,博学笃志,他日建真功。
中考榜眼:德胜学校初三(16)班李彦童
热心公益的阳光少女
顺德区中考榜眼:德胜学校初三(16)班李彦童
虽然已经知道自己的中考成绩在700分以上,但李彦童还是很淡定:“我们预计的也是这个分数。”
早在小学五年级,李彦童就来过德胜学校参观,当时她觉得这里又大又漂亮,希望以后能在这里读书。后来她通过四校联考,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德胜学校。“一来到德胜,我感觉德胜的教学体系非常新颖,很适合我。”
在第二板块课程提升综合素质
李彦童与班主任王新志老师
3年前,德胜学校启动教学改革,李彦童正是“被改革”的第一届学生,在下午3:00-5:00的时间段开设第二板块课程。在近百门的校本课程里,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课程,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李彦童认为自己的英语和物理有提高的空间,就报读了英语竞赛和物理竞赛的两门辅助性课程(CCA)。
虽然冠上了“竞赛”两个字,但是课程里面并没有残酷的竞争和大量的试题,李彦童反而觉得“很好玩”。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会在CCA的课堂上组织英语演讲和电影配音等活动。“我喜欢吃东西,所以我的演讲题目是‘舌尖上的世界’,用英语介绍世界各地的美食。”在电影配音活动里,李彦童一人分饰三角,很好地用英语诠释了感情。
在李彦童看来,这些活动虽然和学习、成绩没有直接的联系,但补充了学科知识,也是一个很棒的锻炼平台。“不仅练习了英语口语,还锻炼了公众表达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让教育走向生活”
李彦童在做义工
“小朋友的世界不能只有读书,还应该接触社会。”李彦童的妈妈方女士非常认同德胜学校培养“学者、领袖和优秀公民”的理念。
从初一开始,李彦童就跟着爸爸妈妈加入了义工组织。在顺德的大街小巷、三水、四会、郁南等地,都留下了李彦童的爱心足迹:探访敬老院、为留守孩子建书屋、带贫困学生游顺德……“在做义工过程中,我学会了帮助、关爱弱势群体,懂得了尊重他人,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李彦童与其父母
李彦童是个作文高手,曾获得全国“语文报”杯特等奖、佛山市即席作文大赛一等奖。在义工活动中,李彦童经常承担报道任务,参与摄影和采写。她总结,除了文字功底好之外,她还非常注重提炼生活的体验作为素材。中考作文她以《我真想再次与西塘古镇邂逅》为题,写自己的所思所感。
中考探花:德胜学校初三(12)班林以涛
热衷于探索数学奥秘的乐趣
顺德区中考探花:德胜学校初三(12)班林以涛
家住大良的林以涛在小学升中考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德胜学校,声名在外的学校得到了以涛父亲的格外认可。刚进来德胜时,在西山小学排名靠前的林以涛,在德胜学校全年级排名第30名,他感觉是上了初二以后,他才逐渐在高手如云的众多学霸中优势凸显。
林以涛与班主任钟华文老师
林以涛的优势在于理科,尤其喜欢数学,他常常非常享受数学解题的过程,探索数学奥妙的世界令他感觉很快乐。7月6日,当他从家里回到德胜学校见到班主任钟华文老师,第一件事情就是跟老师讨论函数等高中数学的知识。据称,他自学的数学已经达到了高中的程度。
初二多了一门物理让他的总体成绩拉高了不少。而这次中考总分为699分,差一分即入700分的“成绩封锁层”,物理、化学接近仅差两分接近一百分满分,他自己也认为这并非发挥出最好的水准。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明教育新闻中心采写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