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逆来顺受”居然可以养生!

 嘟嘟爸爸nrko4c 2016-07-07



“逆来顺受”这个词儿,在今天的生活节奏中提出来,恐怕不会有多少人“感兴趣”,为什么?张扬个性的年代,大家都喜欢任性,绝对不喜欢受委屈,更别说逆来顺受了。但是,朋友们,不能理解逆来顺受的真实价值,你就真得out了。


现在人几乎家家有车,有的家庭甚至人人有车,刚开始买车的时候,新鲜劲儿没过,到哪里都喜欢开车,现在呢?能不开就不开,为什么?堵车加堵心,对吧?再加上停车困难,很多时候,开车办事远不如公交来得有效率,所以现在很多朋友选择低碳出行。但是大部分比较执着的小伙伴们依然坚挺在驾车的大军当中,顽强地拼搏着。


在这里我想让坚持开车的朋友们思考一个问题:


就是你在开车的过程中,是不是每天都会遇到这样的状况,不管是大路还是小路,如果你突然减速,不管什么原因,后面一定有人鸣笛,表现出来的都是催促,几乎没有人表示理解和淡定。什么原因呢?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现在人没有包容心了,不讲修养了,有己无人了。没错儿,最终表现出来的就是这个结果,可是真正的原因还是现在人的身体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出在哪?过度重视了现代医学的价值,但是忽略了对于自身的管理。


前几年我的一个朋友出国旅游了一段时间,回来给我认真地说了一个问题,说以后开车不按喇叭了。从那以后,他还真就不怎么鸣笛了。为什么?他出趟国,回来素质提高了吗?有这方面的原因吧,见贤思齐的感受我想他是有的。这一点交通意识,很多国家都比我们中国做得好,这个也不用否认。过了一段时间我问他,开车不鸣笛的收获是什么?他说:“一开始不鸣笛,确实觉得是要调高一下自己的修养,可是一段时间下来,居然发现还有意外的收获!”我问他是不是觉得自己脾气好了许多,“是啊,是啊。以前遇到问题就想发火,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大火气,没想到这几个月以来,通过控制开车不鸣笛,慢慢地居然沉住气了,不像以前那么燥了,身体也觉得好了很多。”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里有这么一段话,“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这一段文字的最后一句,涵盖了中医思维的伟大之处。


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在于最关键的一句话“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大家对于这句话可能真得不好理解,天地的恩养还好说,“中傍人事”养五脏,还真不好理解。现在为人处世,不伤五脏就不错了,哪里还能谈到养呢?这里就是中医思维的高妙之处了。中国文化最讲究经世致用的,所以处世为人那是必须要研究的。


老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逆来顺受的魅力在哪里呢?与人交往,难免就会有不如意的地方,就会有喜怒悲忧恐的情志变化。这些看起来都是会对自己身体不利的问题,如果你懂得换个角度,用上了中医“清静”的逻辑,就显得不一样了。这五种情志的变化,可以作为检测自己身体的办法,如果引领得法,一样可以养生,怎么做呢?


当别人让你生气时,可以观察肝气在这样的状态下,得到了怎样的生发;欢喜时,看心气是怎么样舒缓的;悲伤时,观察自己肺的宣通是否得力:忧虑时,看自己的脾是否能承担更多的委屈;恐惧时,检验自己的肾有没有足够的储备去应对考验。


这五方面情志的体验考量,咱们今天不下结论,大家认真记住它,在生活和工作中去体会,去总结,到时候我想听大家的感受,如何?


侵权必究,转载本文须注明:

来源:儒风大家(微信ID:rufengdaji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