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林州 春秋战国城邑中牟考

 博物洽闻 2016-07-07

   关于春秋战国时有名的城邑中牟,现代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即大致认为春秋战国时的中牟不是汉时新设的处于黄河南的中牟,而是按唐人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提出的(鹤壁市西与林州交界的)牟山之侧。也有部分学者说中牟在漳河以北。

  我市在考古学方面具有数十年经验的专家张增午先生近期提出了“中牟林州说”的观点,他在两万多字的文章中,以多种文献史料为依据得出“汉至唐时先后设县为隆虑、林虑之邑,秦时为邯郸郡临虑邑,在战国时便是赵之大邑——中牟城所在地”。对于张增午同志的治学笔者是十分钦佩的,特别是他数十年在林州考古事业中的巨大贡献。但当问到笔者对春秋战国中牟地望的看法时,笔者还是倾向“牟山之侧”一说。

  原因如下:

  1、 中牟的建立时间历来被史家认为是齐桓公筑五鹿(现河北大名城东)、牧丘(今聊城)、盖(今山东沂源县东南)、邺(今临漳西南)、中牟(牟山之侧)时的建筑。目的是“示权于中国也。”大约建于公元前658年(亦说659年)。其后,齐桓公去世,赵胜率东阳之师追侵晋而还的齐军,擒晏氂。晋文公称霸,前632年,晋文公夺卫邺城。其后晋赵盾于公元前620年在原阳召诸侯会盟,前613年晋赵盾以卫、郑两国归服,遂会宋、鲁、陈、卫、郑、许、曹结为同盟。前610年,晋赵盾以宋杀昭公命人率晋、卫、陈、郑之师伐之。夏,晋会卫、陈诸侯。前608、607年亦有赵盾率师救陈、救焦等行动。下宫之难后,前573年,赵武为晋正卿,即出师,赵简子于前500年伐卫,以后,赵襄子亦以中原为目标,所以,赵国的基本国策,是以攻卫占中原为目的的。以致前431年,卫昭公依附于赵。前425年,赵襄子卒,献侯定都中牟。其到韩赵魏三国边境的中牟建都,其用心不言自明。由于在前期较量中魏文侯的出色表现,赵国显然不敌魏国,所于赵敬候元年(前386年)迁都于邯郸。接着,魏国与齐国联手于前380年攻赵,攻至中牟。但未攻下,夺赵河东之地。此后,往往是赵攻打卫国,魏即救卫攻赵,前369年,赵攻下邺城,派梁车为邺令。前362年,魏相公孙痤率大军威逼邯郸,前361年,魏赵交换城池,魏给赵繁阳(内黄西北)和浮水一带,赵国将中牟给魏国。前354年到前353年,魏攻占邺城,又下邯郸,到前351年,魏国败于齐军归还邯郸。直至前341年,孙膑于马陵道射杀庞涓,魏国势力大衰,此时已是赵肃侯十年了。此时魏赵两国基本上势均力敌了。赵肃侯十七年(前333年)赵肃侯攻打魏之黄城没攻下来,于是修了赵南长城。在肃侯,特别是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赵国已是潼关以东最强的国家了。

  2、三晋三家都是非同小可的枭雄。三国分晋前,魏斯(文侯)即于前439年乘机抢占邺地,将其改为魏。在三晋,魏家都城是安邑,魏文侯的战略眼光很了不起,他把邺作为别都,分为其子公子元的食邑,并于前361年将国都从山西安邑移到河南大梁(开封)并图向中原发展,这意图当然是要夺取卫国的土地了,这就和赵国的国策针锋相对了。公元前341年,齐国孙膑射杀庞涓后,魏国已开始走下坡路了。

  3、前361年,赵、魏两国交换城池,实际上是互换陪都,是双方协商调整土地的行为(当然换了后双方有过武力互易)。这就说明由原来的兄弟之邦,鉴于各自国家的利害互相争斗,实质上削弱了双方的实力,相当于鹬蚌相争,只有让强秦得利。当各自明白了这一道理,也就奠定了调整领地的基础。这种调整应当是自愿的、合理的。那就是魏国把可以直接进攻邯郸的屏障——以前的别都邺地给赵国;同样,赵国则将韩赵魏三国交界处极具进攻优势的前都城中牟给魏国。

  邺地的地望我们都清楚,但中牟的地望就有些扑朔迷离了。我们知道,如果中牟在漳河以北,则这样的调整就显得赵国是傻子了,怎么能将靠近自己国都的领土让给比自己强大的邻国呢?而邺地又在漳河以南,这一方案应该排除。如果中牟即林虑城,则林虑与邺城东西相对,对邯郸的威胁不小于邺地。假设其行宫在黄华的话,那等于将行宫拱手相送于魏国。再者,赵惠文王十八年秦拔石城(在林虑西南九十里),就应该不是赵国的,而是魏国的了,因为,连林虑城都给了魏国,怎么还会保住其南九十里的石城呢?所以笔者的看法,中牟在牟山之侧的可能性大。这样,在林虑城的赵国的陵墓也不在调整范围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