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地缘看中国》(战国末期秦国扩张态势)札记(21)

 联合参谋学院 2013-10-30

第七十三章  秦破郢都与楚国核心区的丧失

 

73.1秦国换地之后紧接着进攻

庄硚这支远征军因为如此,无法再从楚国得到支持的庄硚,一如后来的赵佗一样,选择了自立为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滇国”第一任君王。事实上,即使秦国不进攻黔中,切断庄硚远征军与楚地的联系,庄硚也不大可能有什么作为。这首先是因为,要想将一块新的地理单元整合好,并为之所用,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比如秦国从入主四川盆地,到以之为基地攻击楚国,就花了36年时间(前316年——280年)。这还是在蜀的有着良好农业基础,并有着相对成熟的组织结构的情况下(组织结构越成熟,征服之后的整合工作越容易进行)。而面对在华夏文明眼中,近乎荒蛮的云贵高原,楚国需要更多的时间。而即使普渡河——金沙江航线也没有得到开发。30多年后嬴政,让那位主导了都江堰工程的蜀守李冰,从岷江——金沙江交汇处的宜宾,修筑了通往滇池的官路。只不过这条南方“蜀道”,在宽度上只及帝国通用标准的十分之一(秦驰道的标准为50尺寸宽),因此也被称之为“五尺道”。

 

从楚国的角度看,如果与秦国死拼到底,两败俱伤的话,即使自己能够勉强将地缘平衡线压回至武关一线,那几个坐上观虎斗的国家也会是最终获益者。与其这样,倒不如退守汉江通道和随枣走廊。一则可以收缩自己的防守面,不至于腹北受敌;二则可以让秦国感觉到楚国已不对他构成威胁,再次将入主中原作为主要的战略目标。

但问题是在这次交换完成之后,秦国马上发起了总攻。而这次攻楚的主力,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安君“白起”。而白起所开辟的攻楚战场,就是在楚国已经优势全失的汉水一线。而这一年,另一个大国齐国,正由田单的火牛阵为突破口,开始了复国之路。但实际上,齐国的地缘潜力已经被彻底消弱了。这次的反击,恰恰可以避免一个巨无霸型的“燕国”出现,成为秦国新的竞争对手。
  楚国扼守汉江通道的大门——邓邑,首先被白起攻破。

 

73.2为什么汉水通道一直是由南阳盆地进入江汉平原的主要通道

1、从水系的归属上来看,南阳盆地中的河流都是归属于汉江水系,众河归一的这个交汇处,就是在如今襄阳市这个位置上。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攻击象楚国这样一个,具体水上优势的国家,那么在你渗透入南阳盆地后,势必要以其为基地,开始建立你的水上力量,然后水陆并进,由汉水而下,直入江汉平原腹地。而如果你想走随枣走廊这条路线,就不能利用你的上水优势了。

2、更为重要的是,江汉平原的地缘中心,是在汉水以西(楚国的郢都,在现在的荆州市)。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格局,很大程度是因为江汉平原的东侧,最早的时候大部分为云梦泽所覆盖,地理结构的稳定性,和开拓的空间都不及西部大。直到云梦泽逐渐消失,江、汉两水相交的这个点,也就是现在的武汉市,才真正成为了江汉平原的地缘中心(正在随枣走廊的南面)。

73.3攻破郢都

楚国汉江通道的入口被打开,也就没有什么悬念了。而攻击邓邑得手的秦军,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顺汉水而下,直取江汉平原的楚都——郢。楚军唯一可以再与秦军决战的地点,就是在汉江通道之中了。在这里,楚国设置了另一个重要的城邑——鄢(现在的宜城一带),但也很快失守了。白起从起兵之日到攻破郢都,前后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前279——278年)。郢都的失守给楚国带来的后果,不仅意味着整个江汉平原的沦陷,也意味着湘江作为南楚地区的核心区——湖庭湖平原,也很快会被秦国攻入。当你已经陈兵于长江之北时,也就意味着所谓的长江天险,为双方所共有了。即使是在江东地区,实际上也是无法单纯的据长江以自守的(所以有“守江必守淮”之说)。
  

起在攻入郢都后,除在东渡汉水,攻取汉水以东,大别山以西的江汉平原;以及南渡长江,收服洞庭湖平原外,还有一个就是一直阻挡秦国以巴蜀为基地东征的,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白起在破郢之后,顺势西进,攻破了楚国扼守三峡东大门的“夷陵”。最终,在东、西两线的夹击下,巫郡和黔中郡都成为了秦军的战利品。而获胜之后的秦国也开始了整合工作。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被合二为一成为了秦国的“黔中郡”,而南阳盆地,则以宛邑为中心,划为了“南阳郡”。

在秦楚之间的这轮博弈中,楚国的损失是巨大的,西楚和南楚的核心区都归属了秦国。如果从地理形态上来看,相当于北起伏牛山脉,桐柏山脉;南至大别山脉、罗宵山脉的这条分水岭,成为了秦楚之间新的地缘分割线。

 

73.4楚国迁都与反攻

楚国将都城迁入了寿春(安徽淮南市西南)。定在这个点上,一是因为寿春之侧的淮河,是楚国国地的南北轴。而寿春这个点,与东西两端的楚国边境(桐柏山、东海)也都距离相当,符合地理中心的要求。虽然说国都的选择并不一定要是地理中心。但对于大半国土无险可依,而国土面积仍然够大的楚国来说,一定要让自己的地缘中心,在各个方向都有足够的缓冲之地。

 

在江、汉、湘、沅之地尽收秦国之手后的第二年(前276年),楚国集合了他们在东楚地区的军事力量(国家大的好处),溯江而上对秦国发起了反攻。在洞庭湖平原夺回了15座城邑(湘江以东),并以之为边郡。只不过这个突出部,主要作用是作为防止秦国迅速顺江而下,重新切割楚国的缓冲地。要想重新恢复秦楚两国的地缘平衡,已经没有可能了。楚国在后来的历史中,所做的另一个反弹之举,就是把鲁国给灭了(前256年)。作为一个加强版的“吴国”,沿泗水而上,向泰沂山脉渗透,成为了楚国新的战略重点。只是灭掉这个只剩一口气的国家,并不会给楚国打上一针强心剂,等待他们的是同样的命运。

 

第七十四章 秦之战略飞地——陶邑,秦赵地缘关系(公元前270年左右)

74.1诸国形势——赵国抗秦主力

其实在攻击楚国时,秦国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在中原开始布局了。除了继续向东挤压韩、魏两国的空间以外,秦国甚至在荷、济之交处,获得了一块以陶邑为中心的飞地。(齐国吞并了宋国,合纵攻齐的形势)
  现在的秦国希望以陶邑为核心,向四周强力扩张,通过蚕食魏、齐等国在中原、河济平原的土地,让秦国成为中原霸主。另一方面则从秦国核心区,以及南阳盆地向东渗透,最终与秦国在陶邑的飞地连成一片,成为新的天下共主。
  

然而面对东进意图明显而又实力超群的秦国,山东诸国已经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要尽力阻止秦国向东渗透。在这种情况下,韩魏两国在第一线抗秦时,往往能够得到其他诸侯的支援。而在这些潜在的战略盟友中,赵国是韩魏两国最有力的支持者,也是秦国在战国第三阶段最大的对手。
  

赵国成为秦国的主要对手,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

一是从地缘关系上来看,同属三晋的魏、韩、赵三国本来就存在的紧密的地缘关系,并且国土都与秦国相接;

二是从实力上来看,与战国中前期的地缘实力相对比,地缘实力有了质的飞跃的,只有赵国。

齐国元气大伤,实际控制区已经较鼎盛时期大为收缩了;

楚国,虽然从齐、宋两国身上得到了莒地、彭城,甚至在之前还吞并了越国。但这些土地从质量上来看,根本无法弥补西部核心区尽失于秦的损失。

战国初期的最强者魏国,虽然在中原腹地的东侧,站稳了脚跟,甚至得到了宋国故土的大多数。但河东、河西之地尽失,使得由一个超级大国变身成为了二流国家。

韩国,他们在战国时期最大斩获,就是吞并了郑国,在中原腹的的西侧站稳了脚跟。不过即使他们还能够保住在洛阳盆地、上党高地,以及“南阳”之地的控制区,韩国的体量和质量也是七国中最差的一等。更何况在秦国的强力打压下,韩国在洛阳盆地已经没有控制权了。
  除了上述四国,能够比战国中前期日子好过的,就是远离中原战场,在北方拓荒的燕、赵两国了。

燕国的成就,主要是穿越燕山山脉,向西、北方向拓地千里,得到了五个边郡。而在中央之国的核心区内,燕国差一点吞并山东半岛,到基本再退回到燕南长城一线,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赵国所增长的地缘实力就要大上许多了。首先由于在分家之时,赵国将太原盆地以北的山西高原,作为主要拓展方向。并且在河北平原,与选择的位置,也在韩、魏之北。因此在秦国强大的攻势之下,有韩、魏两国以为缓冲的赵国,主要控制区并没有遭受多少损失。而到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不但在大同盆地以北,拓展了代、雁门、云中,三个边郡(足以与燕国的“塞上五郡”相比)。还吞并了中山国这个二流强国。这些成就,都使得赵国的地缘实力获得了质的飞跃。而在这次合纵攻齐的行动中,赵国除了将齐国从河北平原挤压出去,还渗透进了河济平原,将自己的控制区向东南方向扩张了不少。

 

74.2秦国形势

如果从地缘结构来看,秦国也很有必要对赵国动手了。我们知道,中国的地形可以分为三个阶梯,而中央之国的核心区,是覆盖于二、三阶梯之上的。这二、三阶梯的分界线,就是太行山、秦巴山脉东端、武陵山区

南线来看,秦国不仅已经吞并了位列第二阶梯的四川盆地、秦巴谷地、武陵山区,还成功的控制了第三阶梯中的南阳盆地、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

中线,陇西高原——关中盆地——崤函通道——洛阳盆地,相当于是中 国第二阶梯地形的东西轴线。经过数百年的努力,秦国已经可以控制这条中轴线了,即使是洛阳盆地中,还存在着东西二周两个名存在实亡的王室代表。但已经不影响秦国由这个方向,自由的进出中原了。
  现在的问题是,尽管秦国通过对魏国的战争,已经渗透进了山西高原,并取得了临汾、运城盆地的主控权。但在这条北线上面,秦人还有两个硬骨头:

一部分就是被赵国控制的,太原、忻定、大同三盆地,以及北部的河套平原;

另一部分,则是韩国重点经营的上党高地

 

 

74.3秦对赵攻势

当时的秦国,已经在包括临汾、运城两盆地的河东之地,取得了绝对优势(魏、韩两国仅在东侧还有些许据点),而在太原盆地以北盘据的赵国,就成为秦国的下一个打击目标了。正因为如此,乘着赵国还在谋划如何从齐国身上割更多肉时,那位赵国的天敌——白起,连续对赵国发动了三次攻击(前282——280年)。在这几次攻击中,赵国在吕梁山区和太原盆地南部的“蔺”(柳林孟门镇)、“离石”(吕梁市)、“兹氏”(汾阳县)、“祁”(祁县)等城邑相继陷落。——这些城邑的丧失,意味在秦国不仅由西至东,打通了由陕北高原进入吕梁山区,进而渗透入太原盆地的通道;也意味着秦国已经实际渗透入了赵国在山西高原的核心区——太原盆地。尽管赵国的旧都“晋阳”,因为在太原盆地的北部,暂时还没有直接受到秦军的侵扰,但最起码在太原盆地,能够两线出击的秦人,已经和赵国形成了地缘平衡,而这足以让身在邯郸城的赵国王室寝食难安。

 

无论是当初在黄土高原上占尽优势的魏国,还是现在如日中天的秦国,如果想顺畅的进出华北平原,都必须从韩国所控制的上党高地、轵关陉(王屋山与中条山之间的缺口),以及洛阳盆地经过。如果你只是想有通过权的话,韩国人是很愿意提供帮助,甚至成为战时同盟,去狐假虎威一回;而如果你想干脆把韩国灭了,一劳就逸的解决问题,韩国的说客们又会让他们身后的诸侯们知道,如果作为第一道防线的韩国撑不住的话,那么无论是处在强盛期的魏国,还是现在如狼似虎的秦国,都会让他们马上尝到“唇亡齿寒”的味道。正是凭借这种左右逢源的该当,韩国才能够坚持到了最后。韩国这种圆滑的处世态度,倒也很符合秦国现在的战略需要。

 

74.4陶邑的中心开花失败

以陶邑为支撑点,加上韩国的配合,秦国的军事优势得以在中原地区充分发挥,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这其中就包括公元前273年,对赵、魏联军所进行的“华阳之战”(在韩都“新郑”北)。但现在的问题是,尽管秦国在东方的军事行动,似乎战无不胜,但缺乏足够的地缘支撑,经常在胜利后,还是必须退出被攻占的城邑。也就是说,秦国很难将战术胜利,转化为战略成果。
  因此,秦人做出了一个战略性的决定,即放弃本土相连的白起在吕梁山区和太原盆地所扩张的赵国城邑,去交换赵、魏联盟在河北平原的同等数量的土地。——秦人决心继续他们“越地而攻”的,中心开花战术。
  然而赵国收了秦国交回的土地,却没有交换过去土地,正如在完璧归赵的典故中前283年,蔺相如在让赵王带着和氏璧潜逃回赵国后,对秦王所说的那番话一样,秦强赵弱,赵国在得到了秦国所交付的十五座城邑后,怎么敢不把和氏璧秦上呢(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按照常规的攻击方案,作为报复方的秦国,所能够选择的攻击路线,和十几年前白起攻赵的路线并不会有什么区别。

一是由陕北高原向东渡过黄河,向东攻吕梁山区腹地的蔺地、离石,以控制东入太原盆地的通道;二是由河东之地向北,攻击兹氏、祁等城邑,重新让越国退守到太原盆地北部。事实上自失地之后,为了收复失地,保住赵国在山西高原的半壁江山,赵国已经做了十年的准备。而重新控制住黄河渡口,以及全部的太原盆地,更让赵国的防守形势大为好转。秦人要想再一次突破赵国的防线,难度将大大增强。也正是因为权衡了正面攻赵的难度,所以秦国重新制定了一条攻击线路。就此,一场打破秦军不可战胜神话的秦赵“阏与之战”爆发了

 

第七十五章 秦赵“阏与之战及其影响——从中原开花转为渐进吞噬

 

发生在秦赵之间的 “阏与之战”(前270年)战略意义却非常重大,因为他就此改变了秦国东进的整体战略。虽然阏与之战与长平之战的名气不能相比,但战役的主战场,却都是发生在上党这块高地上。只不过前者以赵国的胜利而告终;后者以秦国的惨胜而结束。
  由于赵国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并且已经将防线恢复至地理分割线上,如果秦国能够想办法切断太原盆地与河北平原之间的交通线,那么他们就可以对从西、南、东三个方向,同时对以晋阳为核心的,赵国所控制的太原盆地形成包夹之势。

 

无论秦国是准备从战略的高度,抱着打持久战的心态,来切断晋阳与邯郸之间的交通线;还是抱着战术的目的,希望藉此一战反攻倒算成功,秦人都必须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上党高地”之上了。这块整体呈椭圆形的高地,腹地主要由漳、沁、丹三水所覆盖。而这三条河流所形成的水系,所冲程出了地理条件相对较好的,呈品字型排列的三个盆地(谷地),分别是长治盆地、晋城盆地、沁水谷地。其中尤其以体量最大,并且直接控制太行山通道入口的长治、晋城两盆地最为重要。
  正是因为战略重点的不同,韩国逐渐通过交换等手段,控制了这三个河谷盆地,成为了上党高地的主人。事实上自从魏国连续丧失了河西、河东之地的控制权之后,韩国就被逼推到了抗秦的第一线。随之而来的改变就是,尽量向秦国示好,并且让秦国无障碍的通过自己的国境,去施展他们越地攻击的战略。
   然而韩国虽然控制了上党高地的核心区,但赵国始终能够保有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连接晋阳——邯郸的东西交通线“滏口陉”,而切断这条交通线,就是秦国最先要做的事情。

这条看似最合适的战略通道,已经由于韩国倒向秦国而被切断了。因此赵国用连通滏口陉道路,就要完全仰仗另一条交通线了,而这条交通线,则与漳水两源中的北支——清漳水密不可分。因为清漳水在北部其实还可以分为两源,即可以由北源进入谷地,也可以经由北源向南经由南源进入谷地。而这两个山口之处自然也就成为了重要的战略据点,为了控制它们,赵人在此建立了“阏与”(现和顺县境内)、“轑阳”(现左权县)两个城邑。如果秦国控制了阏与这个点,他们如果继续向北去切断进取与晋阳城之间的联系,太原盆地就彻底的陷入战略包围之中了。
  

正当武安城下的秦军已经确定赵军不会再驰援阏与,甚至也不会来武安决战之时,赵奢所带领的赵国军队却突然开拔,出滏口向西北方向穿越太行山腹地,直插阏与。对于赵奢来说,他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但对于赵国来说,这次战术上的胜利却为后来赵国的失败埋下的伏笔。

阏与之战应该算得上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因为这场战争,终结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并促使秦国在战略上作出了重大调整——放弃陶邑中心开花方式,步步为营。

从战略上看,“远交”可以保证秦国正面的对手,很难在从他们的后方得到支援了。而从另一方面看,要想打击韩、魏这两具“近攻”对象,秦国首先要做的就是,之前尚未肃清的,韩、魏两国在河东之地所残存的据点。——因此在阏与之战失败,并制定出远交近攻的战略后(同一年,即前270年),略作休整的秦国很多就将韩、魏两国在河东之地的据点悉数肃清。而下一步,横亘在河东之地与河北平原之间的“上党高地”,就成为秦国必须拿下的天王山了。——至此,战国史上最著名,也最残酷的“长平之战”拉开了序幕。

 

第七十六章 长平之战

76.1长平之战——晋城盆地上党地区的攻占

无论是出于征服三晋,还是统一整个中央之国的需要,拿下了上党高地,整个三晋在华北平原的控制区,都在秦国的俯视之下了。到那个时候掌握了地缘优势的秦国来说,怎么出牌就不用太顾忌三晋的反应了。

从地理条件和位置来看,位置偏北的长治盆地无疑是秦国最需要夺取的战略要地。而韩国所置的上党郡,以及后世的上党郡治也都是在这个盆地中(北部的襄垣,或者南部的长子)。更为重要的是,占据了长治盆地,也就等于对邯郸城构成了直接威胁。即使是秦军不去攻击邯郸,而依旧由崤函通道或轵关陉攻击韩、魏两国,赵国在自己侧翼完全暴露在秦军面前时,也不敢再倾力相救了。
  尽管直取长治盆地的想法盐分诱人,但秦人却存在很大的难度。首先长治盆地处在上党高地的核心区,与秦人所控制的临汾盆地之间,存在东西纵深将近300里的山地,就算对手不试图将其切断,秦军也要拉锯战。另一方面,如果秦军直接攻击长治盆地的话,那么他们势必会得到赵国从太原盆地或者河北平原两个方向的支援。
  既然直取长治盆地的方案,在战术上存在很大风险。那么对上党高地势在必得的秦人,就必须考虑先行攻取上党高地腹地的另两个河谷盆地,即以阳城为中心沁水谷地,和以晋城为中心的“晋城盆地”,然后再图谋长治盆地及整个上党高地了。

 

南阳”之地指的是太行山南,黄河以北的那片平原。韩国在河北平原的土地,都是在“南阳”这个概念之中。当然,在分家时,这块当年晋国的南土,魏国也分了不少。不过韩国的所得到的据点都比较有战略意义,除了能够控制轵关陉以外,更能够控制住入上党高地的“太行陉”。而韩国在南阳之地的地缘核心,就是在沁、丹两水交汇处的“野王”(现在的沁阳)。随着“野王”邑最终陷于秦军之手,韩国的上党郡算是彻底被秦军切割出来,成为一块飞地了。

秦军攻击上党高地的军事行动,很快取得了实质进展。由河东之地向东攻击的秦军,攻取了沁水岸边的“端氏”邑,获得了东入晋城盆地,南取沁水谷地腹的(濩泽)的支撑点;而向北突破太行陉的秦军,也突出了晋城盆地的腹地,将韩国的高都邑(现晋城一带)所控制的区域,变成了自己前进的跳板。也就是说,秦军在这一波进攻中,控制了沁水谷地的腹地(端氏以南),以及晋城盆地的南部地区。

 

76.2长平之战

如果上党高地,特别是它的核心区“长治盆地”归属了秦国,那么最受其害的就是赵国了。最终,被秦国切割东西国土,并直接威胁邯郸的危险,还是让赵国决定乘韩国的上党军民,仍在晋城盆地的北部组织抵抗时,接收韩国的上党郡。自此,韩国在晋城盆地北部的“泫氏”邑(高平),成为了赵国对抗秦国的第一线。而惨烈至极的秦赵“长平之战”,也就此圈定了主战场。

从历史的角度看,泽州和晋城二个名称,不过在战国及至秦汉时期,基本是以“高都”这个地缘标签出现在历史长河中的。

由于秦国占据了以高都为核心的晋城盆地南部,而赵国进驻了晋城盆地的北部,因此秦赵之间在上党高地的对决,不可避免的在晋城盆地展开了。

从地理分割的角度看,高平市所代表的晋城盆地北部地区,与泽州所代表的晋城盆地南部地区,是严格按照地理分割的标准来划分行政区域的。二者之间的行政分割点,就是在两个亚盆地地区的地理分割点上,这个分割点是一个丘陵,名叫“界牌岭”。

秦军进入高平地区,或者说长平战区的两条战术通道了。一条由端氏邑出发,向东经由高平关攻入高平地区;二是经由界牌岭两侧,向北发动对高平的攻击。以长平邑为中心的,泫氏至长平关的这段丹水河谷,最终成为了秦军围歼赵军的主战场。也正因为此,这场战役后来最称之为“长平之战”。

既然廉颇已经决定和秦国相持下去,那么作为一个审时度势的在长治、晋城两盆地之间的分水岭之上,再打造一条永久性的防线就十分有必要了

 

事实上真正让赵国改变战术的,还是赵国的国力问题。事实上在后勤补给都存在很大困难的情况下(一个是有粮路远,一个是路近缺粮),秦、赵两国都有与对方进行决定,一战而定胜负的欲望。

而这个时候的赵国,也已经被廉颇的保守战术,拖得失去了耐心。这个时候的赵括,只是正好迎合了赵国这种决战的欲望。

对于秦军来说,他们所包抄的重点就在于进入长平战区的两大隘口:长平关和故关。在被秦军截断后路之前,赵国长平战区的部队绝大多数是集结于长平关、泫氏邑、故关所围就的三角形区域中。而除了固守丹西秦垒的秦军,秦军的机动部队绝大部分都会集结在泫氏邑周边,以防赵军主力向身后攻击,重新打通他们的补给线。

 

赵军现在则陷入了死地。一方面由于百里石长城被秦国新动员的预备队所占据,切断了赵国援军与粮草补给的一切线路。另一方面,赵国在丹水河谷以及小东仓河河谷的四十万大军,也已经被一切两半,面临着的兵(战斗人员)无粮,有粮无兵的境地。当小东仓河的赵军辎重落入秦军之手后。赵军的主力就只能凭借最后的战斗力,拼死向秦军的防线发动攻击,以期突破百里石防线,退入长治盆地。
  

秦军最终所以能够做到围歼,一方面还是因为长平战区的地形原因。通过我们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秦国这个最后的包围圈中,赵军向南(高都地区)、向西(端氏地区)突围的意义都不大,这两个方向早在赵军进入长平战区之前就被秦军控制了,其纵深足以让赵军刚出龙潭又入虎穴。而向东由韩王山冲击小东仓河谷,打通故关通道,固然也是一种选择。问题是先行围歼了赵军辎重部队的秦军,已经填满了这个区域,特别是由“马鞍壑”包抄百里石长城的秦“河内援军”已经控制了包括故关在内的整条防线。赵军就算能够拼掉小东仓河的秦军,面对自己打造的这条“南陡北缓”的“长城”,也只能望城兴叹了。唯一相对的薄弱点就是长平关了。突破了这个点,赵军就可以直接进入长治盆地,向北到达赵国所控制的“长子邑”(今长子县西)。不过,赵军能够看到这个点的重要性,秦军自然也看到了,在此布以重兵也是必然的,而赵国纵有数十万大军,由于战斗面的纵深问题,每次能够用来冲击长平关的兵力也是有限的,未必会比据守于此的秦军多。
  赵军在坚守了四十六天,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赵军投降了。而作为赵军的主帅---赵括,则在最后一次突围中亲自上阵,并被秦军射杀。自此,长平之战结束。

 

第七十七章 魏国最后的辉煌——五国合纵击秦

77.1长平之后的形势

1.在场旷日持久的“长平之战”后,秦国本身也已经大伤元气。再卷入一场大型攻坚战的话并没有取胜的把握,

2.秦国虽然占据了上党腹地的几大盆地,但在经过这场大战之后,上党腹地的农业潜力已大受影响(有劳动力和战斗力的人口在战争中基本都消耗掉了),秦国要想控制上党高地,一方面还需要由腹地继续提供补给,另一方面也需要一定时间休养生息了。

因此,秦与韩赵达成停战。而秦国所开出的条件就是,让韩国割让他们在河济平原之上的唯一据点“垣雍”邑(河南省原阳县西北),以作为秦国下一步向河济平原渗透的跳板而赵国需拿出六座城邑,以为他的上党驻军提供补给

韩国之所以在它的西端保有一个据点,无非是为了让地处中原的韩国本部,与河北平原的“南阳之地”结合的更紧密。现在韩国在黄河以北已无寸土了,这个突出部也失去了价值。所以秦国很顺利的拿到了“垣雍”,向陶邑这块飞地又跨出了一步。而赵国则拒绝。

 

77.2赵国继续与秦国对抗

主要有二:一是赵国也清楚,长平之战后的秦军其实也已经是强驽之末了,上党高地本身又暂时失去了补给能力,如果自己能支撑一段时间,秦军就可能会撤了;另一个原因就是赵国对于邯郸城的防御力还是很有信心的,在当年被魏国攻破之后,痛定思痛的赵国对于邯郸城内外防线已经经营了数十年,要想攻破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除去战术因素,支撑赵国打下去的还有两个战略因素,一是赵国的领土和人口虽然在六国之中只是居中,但动员能力却是最强的。这主要是因为赵国多年以来,将北方作为主要的扩张方向,并且在赵武灵王之后实行“胡服骑射”。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赵国,从地缘文化上来说已经是一个半耕半牧的混合体了。在军事架构上,更与游牧民族相一致,即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亦进行以骑射为主的军事训练,如果要进行全国动员的话,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当然,人力资源是有数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你的农业生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拖得时间太久,国力会大受影响。另一个战略因素就是以时间换空间,在外交上有所突破。谁都知道,赵国如果被灭的话,对于其他诸侯意味着什么。

 

然而,出于政治的考虑,秦国必须给赵国一个教训,看看邯郸城是否还有足够的战力来阻挡秦军。

 

77.3魏楚援赵与获得
  当赵国向魏国求援,并挑明唇亡齿寒的道理时,魏王(魏安厘王)决心派出援军以支援邯郸。而秦国的外交压力使得魏王的十万援军在到达漳水南岸后便停滞不前。而整个赵国都将面临无粮可食的境地了。在这种情况下,位于战国四公子的赵国平原君,向他的小舅子,同样位列四公子的魏国 “信陵君”救援,而后者也因此而上演了 “窃符救赵”的惊人之举。而楚国也同样看到了这点。当然,按照外交规则,楚国也一定是在赵国的求援之下,才作出这样的决定的,而为赵国执行这项外交任务的,就是平原君。只不过说服楚王的关键人物,是平原君的一个门客“毛遂”为楚国领命出击的正是同样位列战国四公子的“春申君”

有了魏、楚两国的援军,邯郸之围算是被解了,赵国也由此获得了喘息的机会。而这次战役所造成的军事及政治后果却远没有结束,特别是魏国就此迎来了一次重新成为政治之巅的机会,虽然这只是一场濒死前的“回光返照”而已。秦军在邯郸城下的失败并仅仅意味着一场战役的失败,事实上取胜之后的魏、楚联军一直追击秦军至河东,甚至一度将秦军逼过黄河。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战果,很大程度是因为围攻邯郸长达十七个月的秦军,所能够调动的兵力也有限了,作为前进基地的上党高地,已经十分空虚了。并且作为攻击方的秦军,并不认为上党高地会受到来自东方的攻击(只有他打别人的),因此也不可能象当日廉颇那样,精心构筑防线了。正因为如此,回撤的那部分秦军(除掉被歼投降的),并没有凭借上党之险稳住阵脚,而是一直退到河东才组织起了象样的抵抗。虽然秦军回撤回河西之后,很快就发起了反击,就夺回了河东。不过能够替魏国在弃守河东数十年后,“光复”一次故土,信陵君的这次救赵之举,也算是大获全胜了。

 

在解了邯郸之围并收复上党之后,援赵的魏军,连同晋城盆地那块缓冲之地(高都)都被交还给了魏国。只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信陵君个人选择了留驻邯郸,

此外,借着信陵君在前线的大胜,魏国顺势拔除了“陶邑”这颗钉子。至于说同为战胜国的楚国,他们当然也不会放弃这次重振国威的机会。在魏国拔除陶邑的同时,陶邑的东邻“鲁国”成为了最新的牺牲品。当年东西纵横于中央之国南部的楚国,大有在东部以江东、泗淮流域为基础重新部局的架势。
  

77.4秦国与诸国格局——魏信陵君联合五国伐秦

现在从战略格局上来看,似乎又回到了秦攻上党之前的格局。不过仔细分析,秦国较之前还是进了一大步:

首先消灭了最大敌人赵国40多万的有生力量,自此赵国再也无力独自抵抗秦国了;

其次秦国所在长平之战前,在河内所占据的那块基地(韩之南阳)还握在手中,因此秦国接下来仍旧以黄河两岸为主线,向三晋发起新一轮的攻击。除了向北攻击魏国在河内的城邑以外,黄河以南的韩国不只剩下河、济以南,紧邻洛阳盆地的那块郑国故地了。

 

在这种局势下,如果再这样干等下去,韩亡之后,两周的灭亡也就在转瞬之间了。因此处在秦国东进最前沿的西周(都城洛邑)首先坐不住了在当了那么多年的缩头乌龟后终于男人了一次,挑头联合各路诸候出伊阏攻击秦军。各怀心腹事的联军很快就溃败了,强出头的西周也就此亡国(前255年),六年以后,同样也希望在濒死前一博的东周(还只在谋划之中),也“享受”了同等待遇。而秦国在将象征天下权力的“九鼎”运回关中后,对于这个末落王族最后的致敬就是,遵循灭国不祀的古训,留给他们一小块封地以祭奠先人。
  占据了整个洛阳盆地的秦国,开始沿着黄河两岸向东切割,不仅将进一步压缩了韩国的空间,更直接进逼到魏都“大梁”之西。而魏国则无可避免的承受了最大的压力,以至于想把河内残余的据点都移交给赵国,以让赵国在河北平原与秦国直接交锋,以缓解魏国正面的压力。

赵国虽然邯郸城暂时没有再被围攻的危险了,但他们的西土核心“太原盆地”却在邯郸之围被解8年后(前247年),陷于秦人之手了。现在,面对拥有强大资源的秦国,唯一的办法就是诸侯们再次联手,变被动防守为主动攻击,看看能不能把秦人突入华北平原的突出部给挤压回去了,让崤函之险重新成为阻隔秦人东进的天险。

 

在秦国已经渗透到大梁西郊时,国终于有了国之将亡的感觉了。因为秦人这次是步步为营的将控制区延伸过来,而不是越地远征。如果让秦人站稳了脚跟,就算大梁城能够坚持个三、五年,被攻破也是迟早的事。所以魏国决心做一会盟主,挑头合纵,以抗强秦。派信陵君为主导。不过这次合纵联盟中,并没有集中全部的山东诸侯。同样被秦国直接打压的韩、赵两国的加入,自不在话下。而之前在解邯郸之围中,已经主动出击过的中,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至于说燕、齐两国,就有些问题了。自从秦国决心从变化形势多样的“合纵边横”游戏中脱身,执行目标明确的“远交近攻”战略后,地处中央之国最东部的国就一直是秦国战略盟友。至于说燕国,其欲在邯郸围被解之后伐赵南扩(前251年)。然而最终以失败而告终。除掉燕国和齐国,这两个并没有直接与秦国接壤的国家,现在信陵君可以统帅的还有卫国一个城市国家。故为五国联军。

最终的结果是,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与秦军决战,并大败秦军。因此这次攻击,并没有就此终止,而是将秦国压缩至函谷关才算结束。从信陵君窃符救赵(前257年),到这次五国合纵击秦(前247年),魏国算是迎来了一个政治高潮。魏国的这次小高潮,如果按照传统史学的观点,不如认为是“信陵君”个人的政治高峰。在信陵君死后十八年(前225年),魏国终于还是亡于秦国之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