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石如篆书解析(十四)

 脩心 2016-07-07


       2.平正
  左右结构的字形通常有两种视觉功效,一种是前文所分析的左右两部分的空间分割大小,主要从横向上来把握;另一种是纵向的,左右高低的情况。邓石如篆书平正处理属于少数,大多数是错落的。当然,所谓的平正并不是绝对齐整,笔画总是存在斜正长短的不同情况。可以细分为两类:
  一类是绝对齐整,如“语”“馈”“类”“法”等字,除了笔画的自然长短之外,左右两侧基本平齐,字形以稳重端庄见长。


  一类是内在错落,但总是有某一笔使得左右相对齐整,如“惟”“朔”“作”“疑”
“饬”“折”六字,“惟”字“隹”部的右下方留出白地,“朔”和“作”二字在正下方留空,
“疑”“饬”“折”三字各有局部细小的空白,使得平整的字形多出空灵之气,产生疏密对比。


  3.错落
  错落的字形相对占多数,存在多种不同变化的情况,不一而足。当然,如今是针对现有字形进行分类,以期看出某种规律。实际上,邓石如当时在创作中完全是按照某个字形的具体情况来扬长避短,因势生发,恰到好处,故而要学会设身处地加以理解,不可作削足适履之举。
  第一类是上方平齐,下方错落。又可以细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右偏旁收缩,右侧下部留空,如“点”“福”“弦”“低”“始”“播”“性”“于”等字,错落生姿,又有疏密对比。一是左侧下方留空,右伸左缩,如“地”“说”“请”“就”“颜”“泽”“饱”“棅”等字,相比较而言,除了“地”“说”“请”三字落差较大外,其余字相差不大。如前所述,邓氏篆书有某种规律,但又时时可以突破,针对每个字的不同特点来加以发挥。



  第二类是下方平齐,上方错落。又可以细分为两类:一是右高左低,如“物”“骄”等字,上方平齐而下方错落,字形仍然是静态感的,而下方平齐上方错落,字形更显现出动态感。一是左高右低,如“执”“鳏”等字。

  第三类是左高右低,上下皆不平齐,右侧部首明显偏小,如“如”“知”“衽”等字,因势生行,故作变态,最终自然浑朴,不觉累赘。


  第四类是右高左低,左侧偏旁明显小于右侧,与上一类情况正好相反,如“龙”“则”“丑”“跪”“磋”等字,而且在整个章法上注意笔画的穿插———某一个字的笔画插到另一个字的空间当中。这在《白氏草堂记》中尤其明显,形成有效的疏密对比。像“磋”字“石”部与“差”部出现平行笔画,产生对比变化,都是字形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细微调节。


  第五类是左右错落,上下皆不平齐。又分为两种:一是左高右低,如“邓”字便是;一是右高左低,如“照”“松”等字。后世吴昌硕《石鼓文》字形多见左右错落。过去一直强调从金文出,缘于个人独创,实质上是有渊源的。原版《石鼓文》中有些字形便存在左右参差的情况,虽然字数不多,但不无启示。其次应该考虑到邓石如的影响,也许只是灵光一现,但吴昌硕将这一关键点抓住了,变成一种普遍性的规律加以运用,从而有了创造性的价值。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