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儿园孩子睡不着午觉,可能是聪明的表现!幼儿园实践需灵活

 狮尊 2016-07-08

要解释这个问题,先要了解孩子睡眠模式的发展:

(Staton, S.L., Smith, S.S., Thorpe, K.J., 2015)


这张图片直观的显示了0-5岁儿童睡眠模式的发展变化。第一个饼图显示的是婴儿刚出生时候的睡眠模式,每天无论白天或者晚上都睡很多次,每次时间较短,称为多阶段睡眠 (Polyphasic Sleep)。接着,婴儿的睡眠会在1岁-1岁半左右发展到第二个模式,双相睡眠(Biphasic Sleep),每天只睡中午和晚上2个觉。最后,在3岁孩子的人群中,会有50%发展出和成人一样的睡眠模式,即单相睡眠 (Monophasic Sleep),这个比例在5岁的孩子中高达92%。也就是说,从3岁开始,就已经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告别了规律的双相睡眠模式,不需要天天午睡了。


纵观有国际代表性的研究样本,在孩子年满4岁的时候,只有不足33%的孩子习惯每天睡午觉。有的研究采用实地观察方法,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是在强制性午睡的幼儿园,孩子没有其他选择,仍然同样比例的孩子睡不着,这些孩子很有可能已经发展到了单相睡眠阶段(饼图3)。


为什么孩子会逐渐不需要天天睡午觉?


孩子白天的睡眠时间,其实反映了孩子的大脑神经的成熟度 (neurocognitive maturity)。随着孩子大脑发育的成熟,他们就不需要再像小宝宝一样,通过一天多次的睡眠来缓解大脑疲劳、控制情绪了。因此,如果你的孩子已经习惯天天不睡午觉还精神矍铄、情绪愉快、食欲不受影响,那么很可能是他的大脑神经已经发育得比较成熟,进入到和成人一样的单相睡眠模式。


当然也有的孩子是因为一些神经发育问题导致有睡眠障碍、不睡午觉。这些孩子和正常发展的孩子不一样,经常会因为睡眠缺乏而注意力无法集中,或者情绪反复无常、易怒、不易安慰,这里暂不做详细讨论。


既然很多孩子不需要午睡,为什么幼儿园还安排集体午睡?


有针对3-6岁儿童群体睡眠的研究发现,有的孩子在午睡后表现出更好的记忆力(memory recall)。还有很多针对健康成人群体的研究表明,午睡可以提高成人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愉悦度。这些研究虽然不适用于孩子,但有可能是幼儿园最初设定强制性午睡政策的原因。当然了,方便管理,让老师有一定休息时间也是一方面原因。


幼儿园应不应该要求所有孩子在统一时间午睡?


不应该!


首先,上面说到的午睡对于记忆力(memory recall)的提高,仅限于有午睡习惯的孩子(only observed among children who habitually napped)。也就是说,对于还在双相睡眠阶段的孩子,老师应该给他们创造午睡条件,但是如果孩子已经开始向单相睡眠模式发展了,午睡对孩子记忆力的促进就没有显著相关了。


对于这些孩子,强制午睡不仅无益,可能还有害。


对于这些睡不着的孩子,强制性的午睡时间就等于长时间的限制性活动。这样长时间的静止是不科学的,不仅不能让孩子得到休息,反而有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有压力。For non-nappers, scheduling of mandatory sleep time translates to extended periods of restricted activity. Although short periods of quiet activity may serve to provide rest, extended periods of inactivity may not be restful but may instead be experienced as stressful.


另外,一些研究还发现了一个午间睡眠和晚间睡眠时间的负向关联,即3-6岁儿童午睡时间越多,夜间睡眠时间越少。有科学家认为,从睡眠的自我调节机制角度出发,过多的午睡会减少儿童晚间的睡眠需求和睡眠冲动(homeostatic sleep drive),从而降低晚上的睡眠质量,影响大脑认知功能的发挥。


因此,虽然幼儿园教育者可能认为“统一午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是为了孩子好。然而到底我们规定孩子按时午睡是因为大家都这样做,还是因为这样做真的对孩子的发展有益?


史明洁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叫《幼儿午睡,不该一声令下》。她在文章中也指出,虽然中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在组织午睡的时候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体差异,但是缺乏对于教师如何解决幼儿午睡中的个体差异问题的具体指导方法。


那么幼儿园应该如何做,来进行科学的睡眠实践?


Staton, Smith, 和 Thorpe (2015)发文综述了幼儿园科学午睡实践和相关研究,我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就想把它分享给所有关心科学幼教的朋友们。作者认为,由于孩子在发展上会出现午睡时间减少直至消失的过程,幼儿园和日托中心应该同时满足2部分孩子的需求:


一、为尚处于双相睡眠模式,习惯午睡的孩子提供适宜的午睡环境。大量研究表明,儿童的睡眠质量受3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1. 睡眠环境(房间温度、亮度、噪音);

  2. 行为环境(大脑兴奋水平,睡眠流程,流程的规律性/可预测性);

  3. 孩子每天的生活境遇(饮食、活动量)


对于具体应该怎么做,史明洁在《幼儿午睡 不该一声令下》中介绍了美国《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修订版)(ECERS-R),这个量表是目前被美国绝大多数幼儿园使用的权威量表,也已经有中文翻译版。


量表要求:“达到良好(5分,最高分7分)的环境要求包括:5.1帮助儿童放松(例如,提供可怀抱的玩具、轻柔的音乐,给儿童揉背)。幼儿园午睡环境若想达到优秀,需要做到7.1中所规定的:午睡/休息时间表灵活,可以满足个别儿童的需要(例如,游戏时玩累了的儿童可以有地方休息)。7.2 提前起床或不需要午睡的儿童得到照顾(例如,允许提前起床的儿童看书或安静地游戏,为不需要午睡的儿童另外提供空间和活动)。” 量表中的项目都很具体,可操作性强,强烈建议有兴趣的朋友买来评估自己所在的幼儿园,提高现有实践。


“由此可见,幼儿教育者或者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强迫不需要午睡的幼儿进行午睡是真正尊重儿童的表现吗?是为了便于管理的目的,还是以养成好习惯为借口忽略儿童的个体差异?(史明洁)”


二、鼓励所有孩子在床上进行休息,做入睡准备,但为处于单相睡眠模式或正在过渡的、已经不再习惯天天午睡的孩子,提供其他安静活动选择。


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的入睡时间在16-19分钟左右,因此,幼儿园应鼓励和允许孩子有至少20分钟在床上休息和准备入睡,这样做可以满足正在从双相睡眠向单相睡眠发展的、有些天睡有些天不睡的孩子不可预测的睡眠需求。对于过了这个时间仍没有午睡的孩子,和每天都睡不着午觉的孩子,幼儿园应提供其他适宜的本班情况的安静活动。


我参观过的做得好的幼儿园有安排孩子做午间瑜伽、或者允许孩子进行读书、拼插等安静活动,对于早起或者晚起的孩子,也都有灵活的安排。如果强制要求孩子躺在床上睡觉,不许动,统一时间入睡和起床,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也不符合儿童发展规律,具体原因上面已经说过了。


三、和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关注和满足个别儿童在生活环境影响下,午睡需求的变化


最后,文献指出,幼儿睡眠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受诸多因素,如家庭结构,社会经济水平,家庭环境,儿童近期健康状况和自身神经发展情况等影响(如下图),孩子在某些天尤其需要午睡,在某些天 (如下雨天没有外出活动)则可能睡不着。

虽然绝大多数研究关注上述因素和夜间睡眠质量的关系,但是如果孩子夜间睡眠受到干扰,第二天就可能更需要午睡来恢复精神和情绪。教育实践者应该理解孩子可能因为生活变化发生的睡眠需求变化,主动和家长沟通孩子近期在家中的睡眠情况,适当地、及时地回应个别孩子的睡眠需求变化。


最后,做到这样科学的教育实践真的很难吗?我认为不是,现在我认识很多国内的幼儿园老师都很优秀,家长对于先进教育理念也越来越接受,我对国内幼教有信心。所以最近亲戚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在美国发展,非要回国开幼儿园的时候,我说,幼教和儿童发展领域的学者已经够多了,不缺我一个,缺少的是真正愿意投入一线、带着老师知行合一地做好教育实践的人。国内的孩子值得更好的早期教育。你说呢?


参考文献:

Staton, S.L., Smith, S.S., Thorpe, K.J. (2015). 'Do I Really Need a Nap?': The Role of Sleep Science in Informing Sleep Practic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Settings. Translational Issu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1), 32-44.


史明洁(2016).《幼儿午睡 不该一声令下》,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retrieved from: http://www./Theory/jygl/201605/t20160515_659622.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