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际数量不足100万养老护理专业人员缺口怎么填?

 快乐英平 2016-07-08

       我国养老产业存在较大人才缺口,养老护理人员仍面临社会地位低、工作强度大;薪酬待遇低、流动性高;专业技能低、年龄偏大等现实困境。养老护理专业人才的缺失,对于正在迈入老龄化社会的我国仍是不小的挑战。

  人才缺口数量巨大

  中国正快速迈向老龄化社会。据民政部预计,到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16亿。预计到2050年,我国将有4.8亿人步入老年,占总人口数的35%左右,届时每天将有3万人加入老年人队伍。

  与日益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数量不足100万,其中,经过专业训练、持证上岗的护理人员不足10%。

  在日前召开的2016中国国际老龄产业高峰论坛上,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甄炳亮透露,按照国际公认的3名失能老人配备1名护理人员的标准计算,我国目前约需养老护理人员1000多万。目前养老护理人员不足百万的现状,严重阻碍了养老产业发展。

  媒体报道称,“十三五”期间,如果社会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至3%~5%,将会创造出750万~1000万个养老服务岗位。“从养老护理的需求来看,长期护理护士最少有100万缺口;从医疗需求来看,医生缺口也超过100万。”泰康之家CEO刘挺军对记者说。

  养老专业报考遇冷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院长杨根来在日前举办的医养服务人才论坛上表示,目前全国约有40余所院校开设了养老专业,但年招生量不足2000人,每年毕业人数更是不足1500人。

  “上海有14所设有护理专业的院校,目前设有养老专业方向的只有2~3所。”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沈小平同样表现出对养老人才培养的忧虑。他还揭示了一种“怪现象”:护理专业通常招生火爆,可一旦涉及“养老”,招生就非常困难。

  “我校每年有护理专业毕业生750人,尽管我们反复动员,但很少有人愿意去养老机构从事护理工作。”沈小平坦言,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职称晋升、社会认可等方面的不理想,导致“养老护理”专业的报考门可罗雀。

  全国民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曾成立课题组进行调研,形成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现状和需求专题调研报告》显示,当前养老护理人员存在多种问题。首先为年龄偏大,40岁以上的从业者占比79.1%,18~29岁的从业者仅占6.5%。其次为护理人员受教育程度低,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仅为6.8%。第三为流动性大,从业时间低于5年的占71.3%。另据第三方和用人方提供的数据,投身养老产业的毕业生第一年流失率为40%~50%,第二年为60%~70%,第三年为80%~90%以上。

  泰康之家副总裁朱正宏解释说,养老护理专业的低迷,主要源于公众对其专业性的误解。“失能护理和失智护理,是非常专业的领域。在美国,养老护理人员绝对属于高收入群体。”他表示,当前国内普通的养老社区只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务护理,通常并不是由专业护理人员来提供服务,正是因为这些从业者的待遇偏低,导致社会对“养老护理人员”形成了错误的刻板印象,忽视了养老服务的专业性。

  建立人才使用与激励机制

  “应当建立养老护理人才的使用和激励机制,如政府出资开展培训和技能鉴定、特岗津贴、公益岗位扶持、社会保险补贴等多种补助。”甄炳亮建议说。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认为,一个国家一旦接近深度老龄社会,必须准备好钱和服务,养老护理专业应占到劳动力市场的10%,按照这个规模,我国应当有3000万人来从事这个行业。杨燕绥教授对养老护理的行业前景非常看好,她建议将因结构性调整而等待安置的产业工人充分动员组织起来,鼓励他们加入到养老护理人才队伍中来。

  而在刘挺军看来,弥补养老人才缺口,宏观上需要对社会保险支付体系进行改革。“医疗、护理服务的付费,在核算时没有充分把医生、护士的人力成本按照市场水平进行计算,而是将其人为压低了”。

  刘挺军指出,目前的问题“不是医学院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少了,而是他们毕业后不愿意从事养老服务”。

  面对“养老护理”专业人才缺口,刘挺军提出完全可以吸纳“兄弟学科”的毕业生进行再教育和系统培训。他指出一些起步早的养老企业,完全有能力帮助其他专业的护士、医生转型,对他们进行康复医学、老年医学、长期护理等方面的训练。由此看来,企业建立自己的教育培训系统也是出路之一。【时英平:整理转载《养老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