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志通俗演义序

 高山仙人掌 2016-07-09

原文:

夫史,非独纪历代之事,盖欲昭往昔之盛衰,鉴君臣之善恶,载政事之得失,观人才之吉凶,知邦家之休戚,以至寒暑灾祥,褒贬予夺,无一而不笔之者。有义存焉。 

然史之文,理微义奥,不如此,乌可以昭后世?语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此则史家秉笔之法,其于众人观之,亦尝病焉。故往往舍而不之顾者, 由其不通乎众人,而历代之事愈久愈失其传。前代尝以野史作为评话,令瞽者演说,其间言辞谬,又失之于野,士君子多厌之。若东原罗贯中以平阳陈寿传,考诸国史,自汉灵帝中平元年,终于晋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损益,目之曰《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盖欲读诵者,人人得而知之,若《诗》所谓里巷歌谣之义也。

书成,士君子之好事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则三国之盛衰治乱,人物之出处臧否,一开卷,千百载之事,豁然于心胸矣。其间亦未免一二过与不及,俯而就之,欲观者有所进益焉。

予谓诵其诗,读其书,不识其人,可乎?读书例日:若读到古人忠处,便思自己忠与不忠;孝处,便思自己孝与不孝。至寸:善恶可否,皆当如此,方是有益。若只读过,而不身体力行,又未为读书也。

予尝读《三国志》求其所以,殆由陈蕃、窦武立朝未久,而不得行其志,卒为奸宄谋之,权柄日窃,渐浸炽盛,君子去之,小人附之,奸人乘之。当时国家纪纲法度坏乱极矣。噫,可不痛惜乎!矧何进识见不远,致董卓乘衅而入,权移人主,流毒中外,自取灭亡,理所当然。曹瞒虽有远图,而志不在社稷,假忠欺世,卒为身谋,虽得之,必失之,万古奸贼,仅能逃其不杀而已,固不足论。孙权父子虎视江东,固有取天下之志,而所用得人,又非老瞒可议。惟昭烈,汉室之胄,结义桃园,三顾草庐,君臣契合,辅成大业,亦理所当然。其最尚者,孔明之忠,昭如日星,古今仰之;而关、张之义,尤宜尚也。其他得失,彰彰可考,遗芳遗臭,在人贤与不贤。君子小人,义与利之间而已。观演义之君子,宜致思焉。
  弘治甲寅仲春几望庸愚子拜书。

翻译:

史书,并不是只记载历朝历代(所发生)的事。(那些)想昭示过往的盛与衰、审视君臣的善与恶、记载政事的得与失、查看(各类)人才的吉运与凶运、知晓国家与个人的祸福相连关系,甚至天气的寒暑变化、天象是灾还是祥,对(事件)人物褒奖的不同评价、是给予还是索取,没有什么不书记载的。(史书)中是有义存在的。但是史书中的那些文字(章),(虽说)说理轻微,(可表现出的)义(却是)很深奥的,(史书)不这样写,怎么可以使后世清楚地知道呢?《国语》中这样说:“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这是史家写作的原则,(但)它在一般人看来,也未尝不是一种缺陷。所以(这种原则)常常被人舍弃而无人顾及的原因,是由于它在大众面前无法通行;于是历朝历代的事,时间越久越容易失传。前朝(即:汉代)曾经拿野史作为评说、议论的内容,让盲人去演说。在演说过程中(他们的)评说用词有时又鄙陋、错误,(这)又(使很多史事)散失于民间。君子士大夫很多都厌倦这种做法。这样(以来)东原人罗贯中凭借平阳人陈寿写的《三国志》,考究各(诸侯)国的历史,记载了上至西汉汉灵帝中平元年,下至东晋太康元年的大事。(罗贯中)用心去增删所有史事,(最后)为它取个书名叫“三国志通俗演义”。文字不是很深奥,用语也不俗气,每件事都能记述相应的史实,(整本书)也(几乎)接近于全史了。(罗贯中)是想让读到这本书的人,人人都能得而知之,就好像《诗经》里说的普通里巷、大众歌谣当中的义。

书写成之后,有些好事的君子士大夫争相传抄誊录来观看。三国时代的盛衰治乱,各个人物是出仕还是隐居,运气是好还是不好,一打开书,千百年的事,都清晰地显现在头脑里。在这过程中,有些史事未免出现太过或记述不足的情况,看书的人(如果)沉下心来探究这部分史事,就会有不少的进步。我认为只诵读诗书,却不了解(理解)诗书当中的人(也可理解为:写这些诗书的人),可以吗?读书的惯例是:如果读到古人的忠心处,就想到自己忠还是不忠;读到古人尽孝处,就想到自己孝还是不孝。至于那些善恶、可否之事,都应当在读书时想到自己,这样,读书才能有所益处。如果只是(匆匆)读过去,却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那又只能算是没读过了。我曾经读过陈寿的《三国志》,读时我就探究作者写这部书的原因,大概是由于当时陈藩、窦武建国不久,陈、窦的治国方略得不到推行,最终遭到奸贼、作乱之人的蓄谋,皇权一天天被窃取,小人染指皇权正盛,(导致)君子离去,小人攀附,奸贼乘虚而入。当时整个国家的纲纪法度毁弃、悖乱到了极点。哎,怎不让人痛心可惜呢?况且(东汉末的)何进(何将军)缺乏远见卓识,导致董卓趁虚而入,皇权易主,朝廷内外流毒遍布,最终自取灭亡,不也是理所当然的?曹操虽然具有深远的谋略(或者:谋划),但其意不在国家,他假装自己忠心耿耿,欺骗世人,最终却是为自身谋取利益。曹操虽然得到他想得到的,最终必定会失去(这些东西)。曹操是一个万代奸贼,只能够逃脱不被杀身的命运而已,原本就不值得(后人)多加评论。孙权父子(孙权的儿子是孙亮,孙权的爸爸是孙坚),雄踞东南,原本就有一统天下的大志,但在使用(或:选用)人才方面,又不是(值得)曹操去论说(或:评论)的。惟有昭示(伟大)功业的汉室之胄刘备,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君臣相合,(最后)成就大业,也是理所当然的。刘备最推崇的,是孔明的忠诚,(孔明之忠)如同日月星辰,昭显于天下,让古今之人仰慕。而关羽、张飞的义,也是特别值得崇尚的。其它方面的得失,(都)清清楚楚,有据可考。一个人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关键)在于那个人是不是贤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只是在义与利之间而已。那些看《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人,应该(在这些方面)集中心思去思考。

明朝弘治帝甲寅年二月十四(注:仲春,农历春天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几,农历每月十四)庸愚之人蒋大器叩拜手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