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苗银从哪儿来?

 地道风物 2020-12-03

参加施洞姊妹节,还是2007年的事。


印象中,一群苗族姑娘穿着盛装拦在寨门口,用牛角端来糯米酒,捧来五彩糯米饭。人们从各个村寨赶来,形成一道道人流,汇聚在清水江边。


摄影/李贵云

先是男人的捉鱼和斗牛表演,接着女性隆重登场,健壮的中年妇女擂鼓,银光闪耀的少女们围成一圈,踩着鼓点旋转起舞。那些全身披挂沉重银饰的姑娘不像在舞蹈,她们排成整齐的队列,步调一致,银甲闪亮,更像是战阵演练。有些学者解读,她们的舞阵,重温了苗族历史上漫长的迁徙故事。


摄影/李贵云

施洞是清水江中游重镇,属于台江县,隔河就是施秉县地。清水江流域开发后,清廷在施洞屯军驻守,很快成为一座策应上下游航运的繁华集市。施洞一带的苗族尚黑,被称为黑苗,又称九股苗。在明清著作中,黔东南号称百苗,但以九股苗最为勇敢彪悍,他们也是清代苗族英雄张秀眉大起义的主力。和平年代,轮到九股苗的女子大出风头,每年的施洞姊妹节人山人海,尽情展示苗族女性之美。


“雷山、凯里、台江、剑河一带的水边苗(当地将居住在河边的苗族称水边苗,住在大山里的称高坡苗)比较富,个子较高,衣服是细布、蜡染、绣花,讲究银饰,特别好看。”


摄影师李贵云先生告诉我,“穷的地方服饰就朴素,比如六盘水的苗族穿的是粗布,白布,很少染靛青;榕江那边的苗族很少银饰。这跟经济条件很有关的。台江、雷山和剑河那边的女孩,银饰一套要几万元钱,是贵州民族中最漂亮的,代表了苗族贵族文化,头饰上有高高的银角。但现在好多地方也都有银角了。为了旅游,现在乱成一团。比如布依族原来的服饰很素,没有银饰,有些专家嫌不好看,就借鉴苗族滚边、刺绣,也有了银饰。”


说雷山、台江的苗族富裕,只是相对而言,我转了不少村寨,发现许多家庭相当清贫,全部家当几乎都穿在女儿身上。当地习俗,男子继承房屋田产,女儿则陪嫁一套银饰,包括头饰、颈饰、胸饰、身饰和手饰,用真银(据说丹寨一带多使用白铜)打制,工艺精湛,富丽堂皇,有的重达二三十斤。


摄影/张律堂

黔东南地区并不产银,古代的苗族也不以银饰著称。那么,重视银饰的风气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大量的白银来自哪里?


有学者认为,这与明清木材贸易有关。数百年里,清水江流域每年输出价值两三百万元的木材,许多以银元支付,民间因此囤积了大量白银财富。后来由于白银掺假现象严重,且携带不便,改为“汉票”和“洪兑”等“期票”支付。于是,闲置的白银被人们制成装饰品炫耀。


摄影/李贵云

其实中国也非产银国,细究起来,这些白银多半是“番银”,与海外贸易有关。


晚明时期,中国沿海商人将一船船丝绸、瓷器和茶叶输出日本和菲律宾,但对方没有可与中国交换的物产,只好支付白花花的银子。日本是产银大国,菲律宾不产银,但菲律宾的统治者西班牙人刚在美洲墨西哥发现了大银矿。


有人估计,从1567年到1644年,海外流入明朝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其中一部分流入了黔东南。参加施洞姊妹节的苗女不会想到,她身上的银饰,可能是明末越过太平洋风涛而来的墨西哥白银。


资料与图片来自

《地道风物·黔东南》(即将预售)及网络

撰文:萧春雷

编辑:灰子

♥ END ♥


由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

中华网和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

联合主办的“守艺中华、风物之旅”采写活动

现在正在黔东南,亲历施洞姊妹节。

关注微博话题#守艺中华##风物之旅#

了解更多姊妹节现场盛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