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人、歌姬、帝王,身份不同的这些女子却写出同样远胜美貌的书法

 枫馨斋 2016-07-09


自古讲“女子无才便是德”,然而尘世间却有那么几位女子,在封建社会的桎梏下大胆追逐自由和独立,凭着如花般的容貌和潇洒才情,名垂青史。而在灿若星河的中国古代书法界,同样不乏出众的女书家,让我们一起领略她们意想不到的风采吧!

书圣启蒙卫夫人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书法史上群星璀璨的时代,不只男子,女书家亦多高手。众所周知的书圣授业恩师卫夫人,就是这其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卫夫人名铄,书法由锺繇一脉传来,擅长隶、正、行书。唐人曾经对她作过'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舞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波浮霞'的评论,可贵的是,卫夫人不但工于书法,就是对于书法理论,也有很高的造诣。相传《笔阵图》一篇,就是她对于书法实践的总结。 

《近奉帖》

《稽首和南帖》《古名姬帖》

造字女皇武则天


她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前后执政的近半个世纪里,她和她的朝代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其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女人终归是女人,武则天铁血无情的外表下,却也藏着一颗文艺涵养的心。《旧唐书·则天皇后》中记载:后素多智计,兼涉文史。她尤其喜爱书法,命朝臣汇集《万岁通天帖》,而自己也亲力亲为,操觚含毫,其书法深得王羲之精髓,让我们欣赏一下她独特的飞白书和行草。

《升仙太子碑》

飞白书《升仙太子碑》碑额

她造的字

秦淮歌姬柳如是

她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她天生丽质,书画双绝,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秦淮八艳之首。

清代书法巨擘翁同龢对柳如是书法的称许:“铁腕拓银钩,奇气满纸。”作为一个沦落风尘的弱女子,能在书法领域受到如此高的评价,是哗众取宠还是名副其实?

末代王朝隆裕太后

她始终活在慈禧太后的阴影下,姿色毫不出众,且性格柔懦,身为皇后既不得宠,在宫中也得不到慈禧太后的欢心,平日与诸命妇王妃见面时同样没有威信。她是再普通不过的清末皇后。

然而在艺术领域,相较于慈禧的诸多代笔,隆裕太后自小因受家教影响,喜爱草书大字,功力远非慈禧所能比。宣统初年,她曾经用草法书写擘窠大字匾额及联语,那宫廷中的'延春阁'三个大字,就是她写自已的斋名。

一代权谋江青

在那个旧时代里,她是一位漂亮而又有文化的新女性,但女人一旦卷入政治,可能会产生远比男人厉害百倍的杀伤力。当江青的美丽和权力结合在一起,她成为了洪水猛兽。

作为那个时期的文艺青年兼时髦女性,江青能文能武,譬如说她的书法,由于经年累月的伴随伟人身边,耳濡目染下,书法达到了与毛泽东几可乱真的地步。出于工作需要,江青有时需要替毛泽东抄写文章,有时她还模仿“毛体”替毛泽东代笔回信。

《卜算子·咏梅》

兴亡谁人定 盛衰岂无凭

一页风云散 变幻了时空

聚散皆是缘 离合总关情

担当生前事 何计身后评

无论这些女子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多少善恶,后世给予的评说也只能晕散在云里雾里,令其无从闻起,但起码她们有不止一种的品质打动人心,或容貌,或才情,或贤德,在书丹墨迹的点滴和飞白中,娓娓述说着属于自己的美丽。

本文作者:刘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