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灵云志勤禅师开悟诗 灵云志勤禅师(生卒年均不详),唐末五代时期僧人,长庆大安禅师之法嗣,本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俗姓许。初礼大沩,久未契悟。时长庆大安禅师于沩山充当典座。 这是灵云志勤禅师因见桃花悟道所作的偈,曾被沩山赞为“从缘荐得,永无退失,善自护持”。在中国古代,“三”往往表示多数,所以,“三十年”其实是说很多年。“剑”指佛教的智慧之剑,希望找来斩断烦恼,求得证悟。下句的“几回落叶又抽枝”,正是对时间漫长的形象化描写。以落叶抽枝表示季节的变化,时间的流逝,一方面是追求生动性;另一方面,也见出这位求道者精神的沉潜。按理说,草木的荣枯生灭在作者已是习见,百般求索也无所得,但偶然有一天,他突然看到一树灼灼盛开的桃花,就灵机触发,豁然而悟。或许他想到“空不异色,色不异空”;或许他想到至理就在灿烂的生命之中;或许他想到无常即常,常而无常;或许他什么也没想,只是体验到一种澄明的状态。由迷转悟的过程写得很清楚,但其结果却很模糊,许多禅师就是这样为后世留下一个又一个的谜,并在其中展示了智慧之光,提醒世人深思。 明天我们继续分享禅诗 佛说:我一直在关注你、保佑你, 用一切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