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史上第一盗墓狂人,差点把武则天生挖出来,比曹操更猖狂!

 吴梅枫 2016-07-10

作者:月小妆

盗墓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又充满向往的词。

有野心的政治家渴望墓地能给他们“发粮饷”,10万大军每张嘴都要吃饭呢!朝廷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如果是造反的起义军,你指望朝廷给你发钱吗?所以只能问死人要钱。

所谓的官盗,就是在朝廷默许下的“鸡鸣狗盗”。官盗和私盗,一个是光明正大带着大队人马开挖,一个是偷偷摸摸躲过无数机关悄无声息的挖。

在中国,从来都是亦官亦盗,谁人多势众,谁就是正义之师。

盗墓的险象环生,令爱猎奇的好奇孩子们颇为向往,但更多人向往的,是盗墓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屌丝通过盗墓,可一夜暴富。而且盗墓绝不低俗,它是一个“技术活”,更是一个“胆量活”。在有的人眼里,这个职业还比较独特。

盗墓盗的最欢快的就是曹操。作为老奸巨猾的一代枭雄,他盗墓的技术是最专业的。

开国皇帝其实都有点鸡鸣狗盗的气质,也就是善于钻营,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是聪明过人吧。

曹操盗墓得手最大的,是梁孝王刘武的墓,刘武死的时候正处于“文景之治”,有钱。

刘武的陵墓由墓道、甬道、主室、回廊、侧室、耳室、角室等部分组成,设有完备的排水系统。经现代考古测量,墓室总容积大达1367立方米,与皇帝享用的规制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么大的空间,陪葬品该有多少啊。史上具体记载了曹操的盗墓行为,在陵墓打开后,他亲临现场,指挥取宝。《水经注疏》记载:“操发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室数万斤。”

为此陈琳还写了封檄文,写的情真意切,涕泗横流,控诉曹贼盗墓裸尸的罪行。

正是因为曹操惯于盗墓,死后才下令“薄葬”,弄得很寒酸,公元218年曹操颁布《终令》,即遗嘱,表示陵址要选在“瘠薄之地”,平地深埋,“不封不树”,陵内“无藏金玉珍宝”。不只如此,为防盗掘还做了好多疑冢。成书于南宋时期的《舆地纪胜》称,“曹操殁后恐人发其冢,乃设疑冢七十二”;同一时期罗大经著作《鹤林玉露》称,“漳河上有七十二冢,相传云曹操冢也。”

小编真想去找一找曹操的墓,看能不能找出颗夜明珠来。

曹操墓如练无影神功一样,一直是盗墓界的迷。

今天要讲的这个人是黄巢,史书上轻蔑地称之为“私盐贩子”,好像私盐贩子是什么下三滥的职业一样?比盗墓还下三滥?

黄巢是个非常有争议的人,从生到死,都引起很多议论。他也出生在乱世之秋,乱世有个好处,可以起兵造反,可以公然掘墓。

一句话,可以抢钱,抢钱有理。

起义是一桩生意,跟盗墓一样,不过起义需要本钱。

一个是道德本钱,一个是真金白银的钱。

道德本钱往往借助宗教来完成,要是统治者太荒淫,或者太倒霉,刚好天降灾难,饿殍遍野,那就不需要宗教也能“替天行道”了。

黄巢时期正处于倒霉的唐僖宗时期,唐末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因无地到处流浪,天降大灾,饿殍遍野,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五月,黄巢与同族兄弟、子侄黄揆、黄恩邺等八人,募众数千响应河南人王仙芝起义。黄巢的起义军纪律严明,还提出了“均平”的政治口号。

黄巢军队前期“整众而行,不剽财货”,当时长安的百姓热情洋溢地还原黄巢军队进城,“甲骑如流,辎重塞涂,千里络绎不绝”。对唐末酷政已忍无可忍的长安市民夹道欢迎黄巢和他的起义军,黄巢也被当时的气氛感动得涕泪纵横。

黄巢的副将尚让一再告谕市民说:“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义军将士在街道上每遇到贫民,“往往施与之”,很有几分“黄巢来了不纳粮”的意思。

那么钱从哪里来?

盗墓。

黄巢成为中国盗墓史上的狂人,首先挖了秦始皇陵,其次挖了汉武帝刘彻的茂陵,第三差点把武则天和李治从乾陵里挖出来。

挖秦始皇陵是跟项羽学的,带有一种除旧布新、嫉恶如仇的浩然正气。

有人说,黄巢此举只为泄愤,作为一个封建社会屡试不第的考生,对社会有一种强大的负面情绪,尤其是对所谓的“正统”,有种势不两立的决心。但,泄愤你也不能累死自己人啊。

黄巢并不聪明,盗墓的手法极其拙劣,可见流氓没文化一点也不可怕。最值钱的乾陵,因为结构太复杂,黄巢用了40万义军挖了半个梁山,都没挖到宝贝。挖了一条沟,被称为“黄巢沟”。

不管怎么说,黄巢手下的农民工掘墓团队正式进城了。住进宫殿,你还能没银子花?这就是权力的好处了。

从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十二日,黄巢进入太清宫,并于翌日,在含元殿登上皇帝宝座,建国号“大齐”,建元为金统起,作为分界线,黄巢和他的起义军就此变质了。黄巢几乎全盘接收了唐末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

大齐是由农民军文武官员与唐朝官员混合而成的一个政权机构。因为黄巢罢免了三品以上的,而四品以下的官复原职。想想有多乱吧,没文化的农民义军和狗苟蝇营的脏官搅合在一起,朝廷终于成了一个大粪坑。

黄巢开始杀人。杀贵族。“杀唐宗室在长安者无遗。”唐宰相及左仆射、右仆射、太子少师等藏匿民间,被义军搜出后“皆杀之”,连投降黄巢的左金吾大将军张直方因匿公卿于夹壁墙中,事发后亦被杀。

说起来黄巢还有点文化,屡试不第,有点酸秀才的特质,这种人最仇视社会了,一旦手握兵权,肯定发挥出巨大的破坏力。一般没文化的,只要吃饱喝足,给个老婆就满足了,自觉有才的人最有怨气,有怨气就有戾气。

这些我们都能理解,但是有戾气,你也不能吃百姓啊?

黄巢先是屠杀文人,因为有人讥讽他,做皇帝后变得残忍了,他抓不到人,砍了长安3000多无辜儒生的头。

随着唐军的反攻,长安被唐军占领。但没几天又被黄巢夺了回来,对于长安的失而复得,黄巢却大光其火,他将之前的那次失利归罪于普通的长安平民,这个曾经被长安市民夹道欢迎的“率土大将军”,举起屠刀,血洗长安,将城中八万余名男丁杀戮殆尽。

这样的黄巢,百姓不能同意,他又被唐军赶出了长安。后来逃到一个叫做陈州的地方。

黄巢在陈州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来自唐军的进攻,而是没有粮食。他是在唐军的进攻下败出长安的,不可能带有多少粮食。

他手上有着一支几十万的大军,这支军队人吃马嚼,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可是这里没有粮食,那么,他们吃什么呢?黄巢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吃人。

“贼围陈郡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见《旧唐书》)“人大饥,倚死城堑,贼俘以食,日数千人,乃办列百巨碓,糜骨皮于臼,并啖之。”

陈州四周的老百姓都被吃光了,为扩大活人供应的来源,又“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汴、曹、徐、兖等数十州,咸被其毒”。

于是,这支曾经被称为“义军”的黄巢军队,成了一群吃人恶魔。据最保守估计,黄巢军队在这段时间至少吃掉了三十万人。其野蛮凶残程度,确实冠绝古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