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缓解情绪化的小方法

 李国良李国良李 2016-07-10


最近,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南迪·内森的一项研究发现,一般来说,人的一生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时间处于情绪不佳的状态。因此,人们常常需要与那些消极的情绪作斗争。当感觉自己很情绪化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去控制自己,尽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当然,我们在解决问题之前,先要分析问题,找到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 看看你是情绪化的哪一型? -


  1. 情绪暴躁型:在忙碌时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会喊叫、咒骂,并对别的“老司机”做粗鲁的手势。


  2. 冷暴力型:这种人是小固最害怕的,这是一群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就不再出声,然后默默生气的人。可是这种闷不作声的“冷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一点也不比那些发疯发泄的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要少。


  3. 破坏家庭型:典型的表现是,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近的人,将不满发泄在爱人或亲人身上。


  4. 回避问题型:这类人不去理会引起不快的事物,经常装作“我听不懂”的样子,转而去看书,或者将收音机的声音开得很大。当有人关心询问时,他会回答“我不知道”“我忘记了”或“我累了”。


  5. 指责型:这种人一般到处说别人的不是,很少为自己的缺点承担责任。

  

- 缓解情绪化的小方法 -


  1. 呼吸法

    当感觉到自己可能有情绪、要发脾气的时候,告诉自己要“冷静,冷静”,并反复进行深呼吸。


  2. 运动法

    科学证明,能有效驱除不良心境的自助手段是运动。哪怕你只是散步十分钟,对克服坏心境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研究人员发现,运动能使你的身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其功效比那些能提神醒脑的药物更好。


  3. 亲近自然

    著名歌手弗·拉卡斯特说:“每当我心情沮丧、抑郁时,我便去做一些园林劳作,在与那些花草林木的接触中,我的不快之感也烟消云散了”。假如你并不可能总到户外去活动,那么,即使走到窗前眺望一下青草绿树,对你的心情有所裨益。


  4. 充足睡眠

    最近一项调查表明,美国的成年人平均每晚的睡眠时间不足七小时。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罗拉德·达尔教授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不足对我们的情绪影响极大,他说:“对睡眠不足者而言,那些令人烦心的事更能左右他们的情绪。”总的来说,睡眠充足后人的心情更舒畅,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更乐观。

 

我们常常认为别人不发脾气,是因为他性格好。其实不然,不乱发脾气的人,是因为他懂得控制,为身边人着想。换句话来说,当你感觉马上就要“爆炸”时,也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别当一颗行走中的小炸弹,不但苦了自己还伤及无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