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们认为剥去鳞片的穿山甲神似“婴儿胚胎”还爱吃,事实让人心寒

 吴梅枫 2016-07-11

被称为“森林卫士”的穿山甲有保育生态的作用,但已被中国列为国家二级保育类动物的它们,却因为被视作为中药材,而导致大量不肖商人恣意捕捉;更有谣言说剥去鳞片后的穿山甲神似“婴儿胚胎”,是道美食佳肴,让它们惨遭人类的残酷杀戮。

▼穿山甲性情温和,以白蚁为主食,也会吃蜜蜂、虎头蜂等昆虫的幼虫。一只成年穿山甲最多可以吃500公克的白蚁,能保护250亩的森林不被白蚁危害,是维护山林和生态平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由于穿山甲受到惊吓就会卷成球状,用鳞片来抵御外界的欺侮;但这个特性反而使不肖商人可以轻松抱起穿山甲,并进行非法的贩卖销售。

▼专家指出,穿山甲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被走私买卖的哺乳类动物,中华穿山甲及马来穿山甲在保护级别中已提升至“极危”的程度,濒临绝种。

▼在网路的谣传中,指出穿山甲捕捉后要先置于沸水中略烫,再刮下鳞片洗净晒干,肉身也可以食用,还被列为“相当宝贵的中药材”。

▼谣传还说吃了穿山甲的鳞片可以活血消肿、通经的功效,也因此造成穿山甲的滥捕滥杀。

▼更离谱的是,剥去鳞片后的穿山甲被指称神似“婴儿胚胎”,有大补的效果,让不少高官都独钟于这道“野味”。

▼中国警方就经常在广西、广东一带抓获非法贩售穿山甲的不肖商人,被残忍屠戮的穿山甲一字排开,竟然连4个大冰柜都装不下。

▼被剥去鳞片后加以包装的穿山甲,是许多高官心目中的美食。

▼穿山甲常被制为多种“料理”,连小只的穿山甲都不放过。这样无辜的生命因为人类的口腹之欲而死,令人极为痛心。

▼过去,台湾也有皮革业者每年滥捕6万只穿山甲,再将它们的鳞片做为皮革制品,后来因为动保法的约束,而导致猎捕情形减少。只是中国猎捕的情形依旧猖獗,目前亚洲的四种穿山甲几乎都快灭绝,而走私贸易者则将目标转移到非洲穿山甲上。

非法滥捕穿山甲不但已导致这个物种濒临绝迹,也让森林的环境失去平衡,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描述穿山甲的疗效更属于空穴来风,大多只是为了民众的口腹之欲跟好奇心理。把这些画面分享出去,穿山甲的滥捕实在太令人心痛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