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口市琼山府城中学

 太阳566 2016-07-11

拔火罐

(109)

指导老师:吴海舟

组长: 陈桂

组员: 吴梅英、覃秋英、杨丽萍、周海珠、张熙富、庄多成、黄泓玮、周高天、陈延玮。

引言

“拔火罐”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俗称“拔罐子”、“吸筒”,在《本草纲目拾遺》中叫作“火罐氣”,《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古代多用于外科癰腫,起初並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脓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取名为“角法”。关于拔火罐治療疾病最早的文字記載,是西元281~361年間,晉代葛洪著的《肘後方》。  

  后来,牛角筒逐渐被竹罐、陶罐、玻璃罐所代替,治病范围也从早期的外科癰腫擴大到风湿痛、腰背肌肉牢損、头痛、哮喘、腹痛、外伤淤血、一般風湿感冒及一切酸痛諸症。  

拔過火罐的人都会感觉到,在罐口处有一股力量把皮膚往外拔出,拔火气就是利用這種力量来促進血液循环,使不好的气血排出,在拔完火罐之后,通常医生都会要求病人多喝水,这样可加快新陈代謝,藉由排尿把浊气排出,病人在拔罐后的隔天都会觉得精神很好,身体舒畅。  

  拔火罐是一種充血療法,利用热力排出罐內空气,形成负压,使罐緊吸在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而产生治疗作用,中国人称它为鬱血療法。由于這种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明显,所以在民間歷代沿襲,至今不衰,連一些外国1人也頗感興趣

一、课题的确定:

拔火罐是在中国历代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

二.课题报告:

1.简单的背景说明:火罐疗法,又称拔火罐,是我国流传很广、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疗法。这是借用杯罐的吸力,吸附于人体穴位或某个疼痛的局部,造成皮肤红晕、紫红而达到治疗目的。拔火罐一般在家庭都可以自行施用,但专家提醒家庭拔火罐时要注意方法。

拔火罐是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可以行气活血、疏经活络、消肿止痛、祛除风湿,因为操作简单易行,成了民间常用的防病治病方法,常用于治疗腰背痛、颈肩痛、风湿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更年期综合征以及部分皮肤病等。

拔火罐分三种:闪罐、走罐、留罐,前两种较为专业,一般家庭拔火罐都是用留罐的方法。拔火罐一般用镊子夹一小团棉球,蘸上适量酒精,罐口斜下,点燃棉球,伸入罐的底部绕1-3圈后抽出,并迅速拔上。注意不要让燃着的棉球碰到罐口,以免烫伤皮肤。在家拔罐最好用真空罐,容易操作,也不会发生烫伤。

2. 目的与意义:.进一步的了解拔火罐的原理,针拔火罐的种类等问题,对拔火罐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进一步阐述针灸治病的优点,让更多人学习拔火罐,在日常生活中能学以致用,更好的宣传拔火罐。

3.主要内容通过研究使我们能了解到拔火罐。

4.参考的科目:历史,化学,生物,语文,物理。

[参考文献]

①.选自《本草纲目》

②选自《中医文献杂志》(上海市新闻出版社)[创刊于1956年上海市中医文献管复管之初,由当时管长董廷遥亲笔题写了刊名。1994年正式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③选自《灵枢经》(人民卫生出版社)[<<灵枢经>>不仅阐述了五脏六腑,精神气血津液,人体气质类型等中医的基本理论内容,还特别对经络腧穴理论和针刺方法]

④选自《针灸学》(上海人民出版社)主编:江苏新医学院[1975年7月发行]

⑤选自《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经验交流会议资料选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年)

⑥选自《兰州医学院学报》 (1960年出版第2版)

三.研究活动计划:

a.活动步骤概述

第一阶段:,设计背景,提出问题,确定课题,提出假设,指定方案,然后进行查找资料,尽我们最大的能力收集有关知识,确定出一条比较明确的研究路线和方案。 

第二阶段:根据所确定的路线,从各大网站、书店查找关于拔火罐的知识进行分析,大概了解拔火罐,激发对课题的兴趣。

第三阶段:总结分类,由局部到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最后完成论文。

b.详细活动步骤及任务分工:

第一阶段:1—2周,具体时间:12月1日—12月15日。

通过讨论由陈桂、吴梅英、周海珠、庄多成、黄泓玮,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主要在百度、雅虎、新浪等网站搜索相关信息,抄写或下载内容,以及值得关注的问题,由周海珠、张熙富、覃秋英,杨丽萍到各大书店那里查找有关书籍并抄录下来。

第二阶段:1—2周,具体时间:12月16日—1月1日

这个阶段采取互相交流,分工合作方式,针对有的一些资料,对关于课题中的疑惑提出问题,设计采访问卷,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了解以及研究,解决问题,由陈桂设计采访问卷;由周高天、杨丽萍、覃秋英、张熙富、吴梅英、陈延玮负责记录和整理资料。

第三阶段:1—2周,具体时间:1月2日—1月17日

资料总结,研究小组的成员交流各自想法,观点,对所拥有的资料进行细密的分析和讨论,达成共识,形成系统,由吴梅英、覃秋英、陈桂、杨丽萍、周海珠、张熙富、庄多成、黄泓玮、周高天、陈延玮对整个系统进行概括和列成表以及设计文字,调研报告,由陈桂、周高天、张熙富、庄多成、黄泓玮一起整理其他资料,陈桂、吴梅英进行最后的报告编写。

c .访问的人员:

校内:吴海舟老师、吴银老师等

校外:父母、叔叔、白领、老年人、医师人员等。

在第三阶段当中我们对他们进行了访问,以便确保我们得到的资料的真实性,并对最终报告结果进行研究和指导。

d.活动所需要条件:

交通工具:公共汽车,自行车等。

通讯工具:电话、手机、电脑。

其他:书籍、计算机上网、询问朋友。

预期成果:调研报告

e.表达方式:文字

f.任务及岗位:

岗位

 

姓名

 

 

职责

组长

陈桂

(1)召集组员进行集体讨论,确定研究内容的路线;

(2)与老师联系,起到协调作用;

(3)把握课题发展和方向;

(4)组员讨论组织资料 。

查找员

陈桂、吴梅英、周海珠、陈延玮、庄多成、黄泓玮、覃秋英

(1)到各大书店查找及摘抄资料;

(2)上网查找资料;

(3)下载资料

信息管理员

周海珠、覃秋英、陈桂、杨丽萍、张熙富、

 (1)保存组内成员收集到的信息

(2)为小组讨论收集信息

问卷编写者

陈桂

(1)设计采访问卷

报告编写

覃秋英、陈桂、杨丽萍、张熙富、吴梅英、周高天

(1)集中全组人员的资料

(2)阅读和参考并编写报告

校对人员

陈桂、 吴梅英、覃秋英、杨丽萍、周海珠、张熙富、庄多成、黄泓玮、周高天、陈延玮

 

(1) 校对调研报告并提出有关意见

网络上传

陈桂、庄多成、黄泓玮、周高天、吴梅英

 

 (1)把调研报告上传到学校

 

四.课题的研究过程:

1.我们以课题为中心,通过走访书店、图书馆,采访有关人员和游览有关的网站。如:雅虎、新浪等网站,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收集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并进行随机的采访调查,以取得更为可靠的信息。

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府城中学高一年级的一个研究小组.为了能更好,更准,更科学地研究数据,我们设计了问卷,请您如实填写,谢谢合作!    青年人□   中年人□   老年人□

2.所制定的问卷:

1. 您生病去看中医吗?

A.看     B.经常     C.偶尔       D.不看

2. 您是否了解拔火罐吗?

A. 了解  B.较了解   C.了解一点   D.不了解

3. 您周围的亲人朋友认可拔火罐疗法吗?

A. 认可  B.较认可   C.一般认可   D.不认可

4. 您认为拔火罐疗法具有科学性吗?

A. 具有  B.较具有   C.一般具有   D.不具有              

5. 您对拔火罐的治疗效果满意吗?

A. 满意  B.较满意   C.一般满意   D.不满意

6. 您对拔火罐发展的现状满意吗?

A. 满意  B.较满意  C.一般满意    D.不满意

7. 您认为中国拔火罐能走出国门为世界所接受吗?

A. 能    B.可能    C.较可能      D.不能

8.您认为拔火罐疗法能否与现代科技相融吗?

A. 能    B.较能   C.较不能      D.不能

9.(简答题)您能把对拔火罐的看法告诉我们吗?

调查问卷结果

青年组  

满意 (185) 较满意(112)一般满意(165 ) 不满意 (  68)  

中年组  

满意(246) 较满意 (106)一般满意(  122)不满意(   56)

老年组  

满意(184 )较满意 ( 148) 一般满意(145) 不满意( 53 )

[问卷总结]经过调查发现在三种不同的人群中,大部分对拔火罐疗法还是持满意态度.总体情况如下:青年人占35%,中年人占46%,老年人35%.  但还是有一部分人分别持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的三种态度.

通过对调查的进一步分析:        

较满意的比例为:

青年组 — 21%     中年组 — 20%          老年组  — 28%  

一般满意的比例为:

青年组 —31%      中年组 —23%        老年组  — 27%  

不满意的比例为 :

青年组 —13%        中年组 —11%        老年组  — 10%

3.总结和分析采访卷:

     

综上所述拔火罐疗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在当代对人们有一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给世界和人们带来了福音,丰富了自身的精神世界,激励人们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4.资料整理,分析过程:

    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集中,筛选,分析,归类整理,形成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5 .老师的指导帮助:

在这吃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我们是离不开老师的。对于这一新的课题研究,我们没有经验和技巧。,也不能正确地把握研究的过程,难免会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老师及时与我们沟通,交流,耐心指导我们,使我们更好把握课题,比较顺利地进行及完成课题研究。

五.活动感受:

你要问“爱中医有多深?”我们可以告诉你“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呀!”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考察,让我们学到了许许多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我们因为缘分而走到一起。世上的道路都不是平坦的,而是像河水一样总会遇到石头岸。我们小组在此过程中也遇到许多的问题,例如:在分工上很不明确而产生矛盾;因为粗心弄失资料;因为工作不顺而吵架,一系列的困难一度使我们的工作难行甚至停滞,不过在老师的教导下,组员的和解下,我们又重新扬帆而起,勇敢地去面对一切,就像电视有一句台词“如果没有石头,怎能激起美丽的浪花呢?”然而我们不会轻言放弃,因为我们的执着,因为我们的永不放弃,我们的进展一切顺利!感谢老师!感谢组员!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机会,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受百练,难以成刚。

六.论文

                             拔火罐

你知道拔火罐是什么吗?

拔火罐是使黎民百姓的医疗高手。

拔火罐是最传统,最的民心的好医师。

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

拔火罐是一種充血療法,利用热力排出罐內空气,形成负压,使罐緊吸在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現象,从而產产生治疗作用,中国人称它为鬱血療法。由于這种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明显,所以在民間歷代沿襲,至今不衰,連一些外国人也頗感興趣

拔火罐是我国传统中医学界的伟大成就,是黎民百姓最依赖的伙伴。

   有了拔火罐,中医学界辉煌只增不减;有了拔火罐风湿痛、腰背肌肉牢損、头痛、哮喘、腹痛、外伤淤血、一般風湿感冒及一切酸痛等諸症就会惧而逃之。  

   其实不然,拔火罐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俗称“拔罐子”、“吸筒”,在《本草纲目拾遺》中叫作“火罐氣”,《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古代多用于外科癰腫,起初並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脓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取名为“角法”。关于拔火罐治療疾病最早的文字記載,是西元281~361年間,晉代葛洪著的《肘後方》。  

拔過火罐的人都会感觉到,在罐口处有一股力量把皮膚往外拔出,拔火气就是利用這種力量来促進血液循环,使不好的气血排出,在拔完火罐之后,通常医生都会要求病人多喝水,这样可加快新陈代謝,藉由排尿把浊气排出,病人在拔罐后的隔天都会觉得精神很好,身体舒畅。  

据调查,老年人中有90%的人很满意这种医疗方法,青年人中有87%的人满意它的治疗效果,中年人中有88%的人对它的治病效果感叹不已。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拔火罐这种方法得到众多人的重视呢?这就要追踪到它的起源与发展了。

 起源与发展:

先秦时期:拔罐疗法,古代典籍中亦称之为角法。这是因为我国远古时代医家,是应用动物的角作为吸拔工具的。晋唐时期: 东晋人葛洪,在其所撰的《肘后备急方》中。提到用角法治疗脱肿;所用的角为牛角。到了隋唐时期,拔罐的工具有了突破性的改进,开始用经过削制加工的竹罐来代替兽角。竹罐取材广泛,价廉易得,大大有助于这一疗法的变及和推广;同时竹罐质地轻巧,吸拔力强,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到了宋金元时代,则竹罐已完全代替了兽角。拔罐疗法的名称,亦由“吸筒法”替换了“角法”。在操作上,则进一步由单纯用水煮的煮拔筒法发展为药筒法。明代拔罐法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当时一些主要外科著作几乎都列有此法。主要用于吸拔脓血,治疗痈肿。在吸拔方法上,较之前代,又有所改进。用得较多的是将竹罐直接在多味中药煎熬后的汁液中,煮沸直接吸拔。所以,竹罐又被称之为药筒。至清代,拔罐法获得了更大的发展。首先是拔罐工具的又一次革新。竹罐尽管价廉易得,但吸力较差,且久置干燥后,易产生燥裂漏气。为补此不足,清代出现了陶土烧制成的陶罐,并正式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火罐”一词。  综上所述,拔罐疗法在我国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并形成一种独特的特殊的治病方法。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其发展过程是十分缓慢,它长期以来,主要是用以治疗痈种疮毒,清代虽有所拓展,而从总的情况,仍宥于疮疡外科的外治法之中。因此,本来属于刺灸法之一的拔罐法,在我国古代大量针灸著作中却十分鲜见。尤其是清末之后,随著针灸医学本身的衰落,拔罐法也流落于民间,其发展更趋于停滞。

中医上拔火罐的原理: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 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人体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后,即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如淤血、气郁、痰涎、宿食、水浊、邪火等,这些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通过经络和腧穴走窜机体,逆乱气机,滞留脏腑;淤阻经脉,最终导致种种病症。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有一种较强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经络穴位上,可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使体内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吸出体外,从而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使脏腑功能得以调整,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中医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儒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如经络不通则经气不畅,经血滞行,可出现皮、肉、筋、脉及关节失养而萎缩、不利,或血脉不荣、六腑不运等。通过拔罐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儒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

西医上拔火罐的原理: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治疗时罐内形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甚至破裂,红细胞破裂,表皮淤血,出现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组胺和类组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现代医学认为,拔罐负压的刺激,能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改变局部组织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及白细胞吞噬活动,增强机体体能及人体免疫能力。现代医学认为,拔罐内压对局部部位的吸拔,能加速血液及淋巴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促进。加快肌肉和脏器对代谢产物的消除排泄。

    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可以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两种角度来解说。

专家提醒:既然是一种专业的治疗手段,拔火罐当然并不简单,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自行在家拔火罐,容易造成危险,生活中并不乏拔火罐时出现意外的事件。如果乱施穴道,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首先要注意选材,中医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伤及皮肉,底部最好宽大呈半圆形。

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还可以采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这样就治疗了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那么你知道拔火罐又该怎么拔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不推荐大家随便那杯子竹筒什么的,买一套真空管来吧,最多50元,绝对对身体好。虽然有些说法里面真空拔法不如用火,但是毕竟方便易行,推荐大家还是用真空管

想要选好罐子呢?就要先了解一下火罐的种类吧!  

火罐常用的有下面几种:

    (1)竹筒火罐:取坚实成熟的竹筒,一头开口,一头留节作底,罐口直径分3|,4,5公分三种,长短约8~10公分。口径大的,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及臀部。口径小的,用于四肢关节部位。至于日久不常用的竹火罐,过于干燥,容易透进空气。临用前,可用温水浸泡几分钟,使竹罐质地紧密不漏空气然后再用。南方产竹,多用竹罐。

(2)陶瓷火罐:使用陶土,作成口圆肚大,再涂上黑釉或黄釉,经窑里烧制的叫陶瓷火罐。有大、中、小和特小的几种,陶瓷罐,里外光滑,吸拔力大,经济实用,北方农村多喜用之。

    (3)玻璃火罐:玻璃火罐,是用耐热硬质玻璃烧制的。形似笆斗,肚大口小,罐口边缘略突向外,分1、2、3种号型,清晰透明,便于观察,罐口光滑吸拔力好,因此,玻璃火罐,已被人们广泛地使用起来了。
    (4)抽气罐:用青霉素、链霉素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将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须光洁,瓶口的橡皮塞须保留完整,便于抽气时应用。现有用透明塑料制成,不易破碎。上置活塞,便于抽气。

    拔火罐留下的罐斑以及颜色的意义

    常见的罐斑有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淤斑,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同时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皮肤的这些变化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可持续数天。

拔罐后,罐斑如显水疱、水肿和水气状,表明患者湿盛或因感受潮湿而致病。

有时拔后水泡色呈血红或黑红,表明久病湿夹血瘀的病理反应。

罐斑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现象,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者,表明患者有热毒证。

如罐斑出现紫红或紫黑色,无丹痧和发热现象,表明患者有淤血症。

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多表明患者有虚寒症。

罐斑如出现微痒或出现皮文,多表明患者患有风诊。

一般说来无病者多无明显罐斑变化。

拔火罐的时间:
一般在5-10分钟左右,似乎不是越久越好,不建议时间太长.  

如此有益身心的治疗方法,怎能不受到众人的支持呢?是的,不仅如此,拔火罐是在中国历代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

  拔火罐,简单而言,是安抚人们内心的不畅的朋友,所以它不仅仅是医疗方法而已。

  拔火罐的确是人们生活中的调味剂啊!

七、图片:

中西结合                       简单的罐子

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

八.个人感受:

-     通过这一次活动让我认识到了中国的医学文化,再现在的社会,都因为中医的太苦.麻烦而选择了西医,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中医的好处,例如:拔火罐,拔火罐它很复杂、很麻烦,但是它却能让人们在经过了医疗之后感到身心的舒畅。它的起源于先秦,而现在的21世纪却还能在中医和西医学界看到它的光芒。可知拔火罐的存在受到大众的接受;通过这一次的活动也让我认识到了一个团组需要凝集力,需要团结。虽然在这一次的活动的过程中会因一些资料的遗失与残缺、组员的不配合而生气,但每一个组员都有尽自己的力量去把这一次的活动完成。

我很满意这一次的活动,我从中学会了如何去管理,如何去互助。当然,我也发现了我的缺点。

                                     ——陈桂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拔火罐,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在活动中我们分工合作,从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亲身体验、采访、发问卷调查,我们每天东奔西跑,付出了不少汗水,但是,同时也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分工合作的重要及做什么事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更好的探索当中的奥秘,也只有亲身去体验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增强动手、动脑的能力,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

                                       ——黄泓玮

-   维持一个月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拔火罐”后,我感受到自己换了个新的面貌。

 ①经过这次活动:让我培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踏入社会实践的思想。

 ②经过这次活动:让我懂得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与分工合作的必要性。

 ③经过这次活动:使我丰富了我的课外知识,亲身体会到了社会实践探索奥妙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收集能力、……等等

 ④经过这次活动:我们组的成员的认真 负责 以及乐观的态度都展现在我的面前,让我感受到了我组成员乐于这次活动,发扬了我国各种高贵的精神,同时我还想在这组中大声喊道:“大家辛苦了”!

  确实我感受到这次研究性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是高中生进行这活动是很有必要的,是我受益匪浅的一次活动。它将会在我的脑海中永不忘记,它现在犹如我在黑暗中的一盏灯,将照明我眼前黑暗的道路,使我人生更加美好。

  说真的,我是非常喜欢这次活动,我将会永远,永远的把它藏在我心中。永不忘记!

                                        ——张熙富

“拔火罐”这是在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但随着古代中医学本身的衰落,拔罐法也流落于民间,其发展更趋于停滞。

而今由于现代医学也证实了拔火罐可以增强机体体能及人体免疫能力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之后,拔火罐的这种特殊疗法也被世人所认可。

拔火罐这个包含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将会登上世界医学典范的舞台!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增强动手、动脑的能力,还让我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懂得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与分工合作的必要性,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

                                        ——庄多成

-    为期一个月的社会活动—拔火罐,让我深深感受到踏入这个社会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一个人要想踏入社会,就必须敢于去探索,去挖掘。任何事情都必须亲身体验,才能知道它的奥秘。我和我的伙伴们,付出了汗水,绞尽脑汁,才完成了这一次的活动。我们的伙伴个个都是好样的,在这次活动中他们都纷纷喊痛,但他们却咬着牙,忍着疼痛。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对这次活动有多么认真与尽责。实验完后,他们都笑着说:“真的是太好玩了。”四处奔波的我们,不敢抱怨有 多苦,大家都费尽了心思来完成这次活动。最棒的是我们的组长,不仅亲身实验,还组织我们去找资料,尽管我们的资料不全,但组长并未怪我们,只是默默地查找资料,又要整理,这已经耗费了她的不少的汗水与精力,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完成了活动。她真的很棒。

  我真的非常喜欢这次的活动!

——吴梅英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多了解了中国文化,尤其是流传至今古老的医学。虽然当时的科学并不发达,但这些治疗方法至今不衰,连一些外国人也颇感兴趣。我国不仅医学,还有其他文化值得我们继续宏扬下去,所以我为我生在中国而感到自豪、为我国感到骄傲。应该好的保护与利用这些结晶。

                                         ——周海珠

  经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精深,知道了有关医学的一些知识,也让我为我国伟大生命力和创造力感到自豪。

  这虽然是一次小小的活动,我却了解了中国悠久的文化和团队的重要性。

——杨丽萍

   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精深。

拔火罐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一个普通的罐子却包含了许多的知识。

这样简单而又复杂的拔火罐却有着明显的独特的治疗的方法。

我希望通过这一次的活动能够引起更多的人对中国文化的情趣,发掘更多更好的中国文化-

-                                          ——覃秋英

-    我们期待以久的研究性学习开始了!这次我们活动实验是拔火罐,这个实验也是经过组员们一起讨论后才决定的。拔火罐不仅新奇,而且拔火罐还是我们古时候常用的医疗手段,效果好不用说,还很方便但是拔火罐的学问可不简单,苦于现在的人对拔火罐都很陌生,让我们在收资料的时候更加困难了。不过大家都很积极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大家分工合作。上网,逛书店、向老中医咨询等等,大家坚持不懈,东奔西跑终于收集了不少的资料,在由组长进行仔细的删选过后,才算把实验完成。

  通过这次活动之后,大大地增强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增强了同学们的合作能力,真是受益匪浅啊!

                                            ——周高天

- 通过这一次的活动让我知道了责任、团结、凝集力、互助的重要性

-我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奥。尤其是流传至今古老的医学。

-我和我的伙伴们,付出了汗水,绞尽脑汁,才完成了这一次的活动。我们的伙伴个个都是好样的,在这次活动中他们都纷纷喊痛,但他们却咬着牙,忍住了疼痛。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对这次活动有多么认真与尽责。

-我真的非常喜欢这次的活动!

                                   ——陈延玮

个人总结:

      研究性学习,这是一个从来没有听过的门科,却要在步入高中第一学期就要去接触它。它,顾名思义研究性学习就是一门兼并研究与调查的科目。根据社会上的种种问题进行一一的了解,再以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调查。研究性学习是一门训练自我积极性的活动。研究性学习没有太多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功课,它是一门自问自答的探索功课。首先根据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当然问题来源于社会上的各种形式现象,再进行调查。社会调查的途径有很多。例如:上网查找资料.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等,并把在网上、书上收集的资料抄到一个本子里。通过这门功课,提高了自己的积极性,并对社会的一些现象获得了较深的了解。在课本中的学习,很少关注社会上的事情。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几乎很少去翻阅其它类型的书籍,因此对社会的一些现象并不是很了解。通过研究性学习,让自己亲手去查资料解惑,对社会问题增加了自己的见解。同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关于自己调查问题的书籍很少或者查询时问题的资料太多了,往往的知道该如何去摘抄它、总结它。通过这门课程,我了解到了团结的重要性。在我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存在着不同的事情,但一个团队只要有凝集力,就会完成你认为无法完成的问题。通过这门课程,我发现了我自身存在的缺点.它可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知识,这是一门有益于开阔视野的功课。

 

 

九、自评、互评和师评:

陈桂:是这个研究性小组的组长,主要是管理一些组内的事物以及结题报告的撰写,我认为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好似非常有意义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它既使我在高中的学习生涯充满了乐趣又使我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我认为在小组的各种活动中我作为组长都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来帮助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完全任务。另外我认为我和我的同伴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吃苦的精神就是我们成功的关键,而我们苦中作乐,不仅没有退缩,发迎难而上,最后取得了成功。所以我认为我在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中充分地展现了我的能力以及特长,研究性学习还培养了我不怕吃苦的精神,我觉得这次研究性学习是宝贵的,所以我要感谢研究性学习,同时也要感谢我的同伴们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

吴梅英:在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中,我积极地参与活动,对于组长安排的工作都及时完成,协助组长,配合组员,并且提出相关意见。

 

覃秋英: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自我感觉表现良好。不但积极参与该活动中的每一项任务,而且认真地完成每一项任务。通过这次活动也增强自己的团队精神。

 

杨丽萍:我在这次的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表现的较好,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听取组长的指挥,与组员团结,讨论完成任务,并且提出有关意见。

 

周海珠:在研究性学习中,我能够认真的,很好的配合组长完成每一项任务。不喊苦,不喊累,和组员共同的,很好的把任务完成。

 

张熙富:通过这次活动 ,我觉得我在这次活动中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富有责任感,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庄多成:经过这次的活动,我的处事能力有了很打的增强。在这次活动的过程中,我积极参与。虽然有些地方我做得不太好,但我总算参与了,能力也算是有了基本的提高。

 

黄泓玮:在这次的活动中,我很积极的配合组长,在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有时想放弃,可经过大家的帮助,我顺利的完成了活动我很荣幸分到这个组里,成为这组的组员。我尽我最大的力去完成工作,我知道还不够好,但在这过程中我认识到“只要有恒心铁杵也能磨成针”,做事只要有恒心,都会做好。

 

周高天: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题是《拔火罐》,我对这个课题非常感兴趣,所以这次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当中。个人感觉良好,我亲身体验,反复实验,积极上网,跑书店,收集有关资料。最后并配合组长,概括,总结。本次研究性学习自我感觉良好。

 

陈延玮:我在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中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协作组长,团结同学,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

陈桂的互评:

吴梅英:她很认真的喔认真负责,对待工作时态度积极,富有集体荣誉感,团结组员,积极配合组长完成活动任务。学习报告之中,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文才。

 

覃秋英:活动中表现良好,各项工作完成效率高,并且工作态度认真,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是一个很好的成员。

 

杨丽萍:这次活动中表现的较好,能与组员团结,合作完成任务,提出对活动有意义的相关意见。

 

周海珠:成任务态度认真,负责,积极协助每一位组员完成任务,善于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

 

张熙富:极参与活动,提出相关资料,对工作认真,配合组长工作,富有集体荣誉感,是一个很好的组员。

 

庄多成:现很好。在这次活动中具有积极性,富有责任感。

 

黄泓玮:现较好,各项工作完成效率高,并且工作态度认真,积极协助组员完成任务,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不错的组员。

 

周高天:活动中参与各项活动,完成任务,待人和善,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够为活动提出有用的意见,是一个不错的的组员.

 

陈延玮:表现良好,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对组长安排的工作完成较好,有团结合作的意识。

 

吴梅英的互评:

 陈桂:我们的组长哦!他很尽职很关心组员,在每次的活动中起到带头作用,也常督促我们注意安全。

覃秋英:认真的组员。每一次的任务都能很认真,很出色的完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

黄泓玮:他很勤奋,他操作电脑为我们小组制作了结题报告。还查找了很多的资料。是个积极分子。

杨丽萍:她也很不错了,她能做完他分内的工作。

黄泓玮的互评:

陈桂是我们的组长,她工作很称职。她起了带头作用。她激励我们工作,没有她我们完成不了任务。

师评:在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本组的组员在活动过程中坚持按照制定的计划认真开展学习活动。从制定计划方案,到最后的工作的完成,学生都完成的不错。相互之间团结合作,尽心尽力,克服了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使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得比较顺利圆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