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三次人口大迁徙与南方方言的形成

 公司总裁 2016-07-11
小弟是苏州人,说的是吴语,另有湘、赣、闽、粤、客家话,有人把中国西南各省的四川话列入北方方言,于是乎南边也就是这几种了吧。
    古时上溯商周,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政治中心位于今天的陕西渭河一带。南方诸省人口稀少,土地荒芜,随着北方王朝的连年征战,沉重的捐税,加上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先后出现了三次人口自北向南的大迁徙。
    实际上古老中国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一种语言象现在的普通话一样得到很广泛的推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有流行。南方有蛮语,不是南蛮北戎,东狄西羌嘛。北方文明上层的士大夫们讲的是官话。当北方先民的一支迁入八千里楚的领地的同时,今天超出半数国人所使用的地方方言就此产生。
    周的太伯奔吴,吴语最先诞生。同时期产生的还有湘方言。赣语的产生有后延些。
    粤语产生于秦朝,始皇帝屯兵80万于南岭地区,那应当是广州话的鼻祖。
    第一次大的人口流动大概发生在东晋时,北方的权利争斗使东晋王朝的继承人决定南迁,定都现在的南京,事实上你今天去南京还会发现,北方官话对镇(镇江)宁(南京)地方的影响。
    第二次是宋时的迁都临安(今杭州)今天的杭州城,城市周围的郊区说的还是吴语,但城里头说的确是被北方话同化了的方言。
    当然这里举的例子多是江浙一带的,其实在整个长江流域都在发生上述现象。方言即是在累年的不断吸收同化发展起来的各具特色的语言现象。
    第三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不是由战乱引起的迁移发生在清的中期,理由是为了寻找更多的能利用的耕地。
    在所有的方言中客家话形成的最晚。
    此外由于语言(北方官话)传入的时间先后和地方的差异,同一种方言又有几种不同的版本,譬如闽东南闽西北就有相当的差异。
    附带说一下,古代松江县(今上海)流行的官话明以前是以秀州(今嘉兴)为主,明之后就以姑苏(苏州话)为主,上海人说的话是苏州嘉兴跟苏北话的叠加,不知你听出来没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