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招最快速有效去湿

 图书 馆员 2016-07-11
湿气一除百病消 这5招最快速有效去湿

夏季去湿正当时,湿气一除百病消。湿气重不是大病,但却能侵袭我们的身体,可以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湿气排除体外,今天告诉大家五种最快速有效的去湿方法。

去湿首先要懂得一件事——脾虚湿盛。湿盛可以导致脾虚,脾虚也可以生湿,往往互为因果。

湿气一除百病消 这5招最快速有效去湿

因此只有脾胃健康,才能充分运化体内水分,避免水湿停留,否则不能从根源祛除湿气,长久下去湿气越来越重。

什么是脾虚?脾虚分四类:

【脾气虚】常因饮食不节、抵抗力差、劳倦过度、忧思而损伤脾土。

症状:腹胀、纳食少、肢体倦怠、疲劳乏力、少气懒言、消瘦或肥胖水肿。

【脾阳虚】因脾气虚进一步发展为脾阳虚,也常因食用过于生冷寒凉食物或寒凉药物,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火不生土导致脾阳虚。

症状:大便溏稀、腹痛、喜温、四肢发凉、面目无华或浮肿、小便短少、女性白带多且色白、舌苔发白滑腻。

【中气下陷】中气指脾气,当脾虚中气下陷。

症状: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

【脾不统血】脾气虚弱,不能摄血,会出现血循经差。

症状:多出现慢性出血病证,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同时兼有脾气虚的症状。

脾为湿土,喜燥恶湿。生活中只需5招健脾去湿

祛湿方法1:拔罐祛湿

拔罐去湿是民间一种很传统的中医去湿方法,能一定程度上驱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拔毒泻热、调整阴阳平衡、解除疲劳。

祛湿方法2:艾灸除湿

艾灸去湿可温经止血、祛寒止痛、行气活血,“以之炙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对春季除湿邪效果很好。

祛湿方法3:科学饮食

内湿调理的关键在于养脾胃。在日常饮食中多吃清淡食物,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用温中健脾的汤剂进行治疗,如熬制茯苓砂仁粥、冬瓜海带汤,薏仁莲子粥,另外蚕豆、鲫鱼、冬瓜、黄瓜、白菜等都有助于去湿。

湿气一除百病消 这5招最快速有效去湿

祛湿方法4:中药茶去湿

夏季去湿,喝中药茶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去湿方法,不仅可以解暑,中药植物成分还能健脾养胃、驱寒散湿。中药袋泡茶沁元茶是夏季很好的调理湿寒体质饮品。

湿气一除百病消 这5招最快速有效去湿

沁元茶是由药食同源的中草药配制而成的中药茶饮,由茯苓、砂仁、小茴、甘草、芡实、香薷等成分组成,可健脾去湿、利水消肿,驱寒祛湿,对于体内寒湿引起的虚火、痘痘、肤色暗沉、四肢疼痛、水肿、月经不调等有很好的疗效。

祛湿方法5:运动去湿

运动可以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经常运动、经常体力劳动及做家务的人,会感到体内的热量大。这是因为运动生热,起到了驱散寒湿的作用。另外吃温热食物、汗蒸、泡脚后微微发汗,都能达到一定的去湿效果。

湿气--现代人得病的根源

人体的病,来源于身体内的湿气。湿气重,容易得病。

一、湿气--万恶之邪  

现在人,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法正常。为什么成型的大便很少呢?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现在以肉食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觉得很亏,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以前仅仅盛行于我国西南的川菜,现在风行全国?就是因为川味是辛辣的,以前只有生活在湿邪比较重的西南一带人需要用它来化解体内的湿气,现在,全国人体内都有湿气了,都需要辛辣来化解,于是大家本能地爱上了川菜。 

二、判断湿气的方法

有病的人体内,是顽固的湿邪;貌似健康的人体内,也有湿邪埋伏在那里伺机行事。那么,怎么能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1、看大便:

什么样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金黄色的,圆柱体;香蕉形的,很通畅”。 

(1)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 

(2)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3)如果不便于观察马桶,也可以观察手纸。大便正常的话,一张手纸就擦干净了。但体内有湿的人,一张手纸是不够用的,得三到五张才能擦干净。 

(4)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湿气粘腻性让大便粘在肠子上,被肠子吸收,而不让它排出体外。这样,粪毒入血,百病蜂起,而一般的医生往往就病论病,而不明白病根在于体内的湿气,胡乱治疗,这是更可怕的事情。 

2、看起床的状态: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那么,不用看舌头,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三、排除体内湿气的方法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湿邪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恶心、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倚仗。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呢? 

1、喝薏米红小豆粥(用豆浆机做):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湿的作用。 

    关于薏米和赤小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周围十个里面起码有五六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浅而已。去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赤小豆,而实践证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经常有人自作聪明:“我在熬薏米赤小豆粥的时候,加了一小把大米,结果粥就熬稠了,味道那叫一个美啊!” 

    我说:“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为什么?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粘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赤小豆和薏米都是去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都稠了。味道虽然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赤小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喝薏米赤小豆汤,有禁忌吗?其实,这个汤是养生佳品,没有什么副作用,但针对不同的人,则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加减法。

    有的人体质偏寒,里面可以加一点温补的食物,像桂圆、大枣都可以;有的人失眠,体内也有明显湿腻的感觉,那就加一些莲子、百合;如果女性朋友痛经,可以把薏米去掉,熬点赤小豆汤,再加上一些姜片、大枣、红糖,喝下去暖暖小腹,也可以缓解疼痛。关节疼痛的,加一些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阴养血除痹。 

    平日思虑伤神、劳心过度而运动量少的人,往往脸上没有血色,精神也不够充沛,甚至心悸、贪睡,感觉头重如裹,心中空虚。这是体内有湿加上心气不足的表现,可以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一些桂圆同煮。桂圆甘温,能开胃健脾、安神补血,能振奋心阳、温补心气,使人精神饱满、中气十足。而且,单纯的薏米赤小豆汤味道很一般,加上桂圆后,就变甜了,淡淡的甜味,它不仅驱散我们体内的湿气,而且给我们的心带来生机与温暖。我们就叫它薏米赤小豆桂圆粥吧,它特别适合强劳力劳动者,也很适合中老年人。  

    年轻人容易出现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这都是上焦心肺火旺、湿热内扰所致,用薏米赤小豆汤洗脸有奇效,或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上百合与莲子同煮饮用。百合能润肺、养颜,又能清心火、安心神。莲兹最能养心、清心火,同时又能健脾、补肾。当然,如果感觉汤没有什么味道,还可以加点冰糖。 

    如果着凉感冒了,或是体内有寒,胃中寒痛,食欲不佳,可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几片生姜。生姜性温,能温中祛寒,健脾和胃。注意,生姜不可多放,多放就使粥变得辛辣了。如果想在汤里加点调味品,最好放红糖,红糖是性温的。需要注意的是,妇女产后保养时,喝赤小豆薏米汤要去掉薏米,可在其中加点大枣,大枣对温中、健脾、养血是非常适宜的。 

    肾虚的人,可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一些黑豆。因为黑色入肾,豆的形状也跟肾十分相似,以形补形,是补肾的佳品。 

    现在人们常说的脚气病,是典型的湿热下注。可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点碎黄豆,用熬出来的汤泡脚,这是治脚气的一个小秘方。 

    如果咳嗽,还可以把生梨去皮去核切成12厘米见方的小块儿,加入薏米赤小豆汤中同煮,可以润肺、化痰、止咳。 

    学会薏米赤小豆汤的加减变化,使用得当可以对生活中大部分常见病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2、运动排汗平衡荷尔蒙祛湿:

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特别是夏天不要开空调、风扇,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出来,否则你的湿气太重,到了冬天肯定会得病的。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

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3、用艾草:药店有卖的,点燃后在关元穴烤即可。

4、少盐,帮助肾排水

5、适当午睡

6、戒烟戒酒

7、早上吃上三片姜

8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
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9、避环境的湿
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水分摄取要适量

去湿的你要知道 这3招能让你逼出湿气

如果你也在去湿,那么一定要知道最好的去湿方法。今天小编教大家三招,轻松逼出湿气。

一、去湿的穴位

每天按摩或敲打100次委中穴、承山穴、丰隆穴3大养生穴位,能起到健脾去湿效果,是一种养脾健胃去湿的好办法。

1、委中穴

【定位】:位于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位置,简单来讲就是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

委中穴走膀胱经,而膀胱经正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通道,委中穴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否则湿气很难排出去,出现关节炎、腰酸痛等症状。按摩次数不少于36下。

2、承山穴

【定位】:位于小腿肚下方正中,该部位肌肉成“人”字形,而承山穴就在人字中间。

承山在足太阳膀胱经上,承山穴是全身承受压力最多筋、骨、肉的集结之处,又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枢纽,按摩此穴位能通过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从而排出人体湿气。

3丰隆穴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的8寸,距胫骨前约二横指(大拇指),胫骨前缘的二横指位置。

丰隆穴可以健脾化痰湿、清神志,缓解痰湿胸腹痛及呕吐、便秘及眩晕、烦心、面浮肿和四肢肿等。

二、去湿食材

通过一些草药、食材来去湿,达到药食同源的去湿目的,也以其温和有效的内调,成为如今很多人的去湿选择。

砂仁:味辛,性温。砂仁具有温暖脾肾、下气止痛、疏气滞、除呕逆、增食欲、止冷泻、开胃、化滞、消食的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寒,呕吐泄泻。

小茴:味辛,性温。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效。较适合虚寒体质食之。《中国典》载有茴香制剂是常用的健脾散寒、行气、止痛药材。

甘草:味甘,性平。常用于脾虚气虚、润肺、解毒,生用可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及食物中毒等。

茯苓:味甘、淡,性平。茯苓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应用。

芡实:味甘、涩,性平。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益肾固精。

平时熬煮以上中药去湿食材,能达到良好的去湿效果,尤其是改善寒湿体质人群,效果更佳。

但由于如今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懒得购买原料熬制中药,推荐大家一方袋泡茶——沁元茶,其成分为茯苓、砂仁、香薷、小茴、甘草、芡实等,都是去湿驱寒小能手,寒湿体质的人可以试试。

三、去湿的食疗

1、健脾祛湿汤——脾胃差者饮用

材料:干淮山、土茯苓、溪黄草各10克,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将以上材料洗净,加适量清水煲煮,水开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想去湿的你要知道 这3招能让你逼出湿气

2、和中化湿汤——湿热脾虚者饮用

材料: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炒扁豆各30g,瘦肉100克,陈皮、砂仁各12克。

做法:将以上材料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使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

3、清热去湿汤

材料:土伏苓、粉葛250g,赤小豆、扁豆50g,陈皮、水适量。

做法:分别将伏苓、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煲3小时。

更多祛湿方法,关注微信公众号:沁贡堂,说点健康、养生、保健之道,让你懂健康我们就知足了。

太白穴-最强健脾穴
太白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
很多脾虚的症状如夜里睡觉流口水,舌头两边有齿痕,吃完东西腹胀,消化不良,女性崩漏,月经淋漓不尽,都是脾的运化能力差造成的。
尽管脾虚的症状很多,但多揉太白穴全都可以防治。因为它是原穴,是主管脾经上各个问题的。揉太白有个方法,就是用大拇指内侧多硌,这样健脾效果才好。

按摩哪个穴位能除湿

我记得上次有人说过,除湿的话,是在背部脊椎的两侧拔罐,另外,还有两个穴位是除湿的
穴位按摩,丰隆穴是首选,配合足三里:
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丰隆,象声,轰隆打雷。长期坚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
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左右。
祛湿,治各种炎症、水肿:揉阴陵泉穴

顺着胫骨一直往上,捋到膝窝下卡住了、捋不动了,那个地方就是阴陵泉。该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的问题就要健脾,而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就好。

脾经大药房――化掉任何慢性病

如何健脾呢?除了采用平常喝山药薏米粥、冬天吃大枣等食疗方法,或吃些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等常用健脾中成药,有没有一劳永逸的好方法呢?

通过饮食来健脾,的确是不错的方法,但是有好多人不适应或不吸收,怎么办呢?其实,最安全有效且持久的方法就是揉脾经。

在中医理论当中,脾的功能非常强大,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运用经络健脾法就可以迅速增强人体的气血,为防病治病储备最大的能量。

所以,要想祛除疾病,永葆身体健康,就得随时把新鲜气血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让血液总是保持一种快速周流的状态。没有淤血的堆积,身体就不会生病同。

其实,任何疾病,都是在人体内有淤血的情况下生成的,而脾正好具备了生成和运输新鲜气血这两大功能。只要把脾养好了,就可以百病不生,即使有病也会很快痊愈。

那么,如何健脾呢?除了采用平常喝山药薏米粥、冬天吃大枣等食疗方法,或吃些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等常用健脾中成药,有没有一劳永逸的好方法呢?

  通过饮食来健脾,的确是不错的方法,但是有好多人不适应或不吸收,怎么办呢?其实,最安全有效且持久的方法就是揉脾经。

  1、气血充盈邪无踪――品味脚上的脾经大药

  脾经上的穴位都是帮助血液循环的,能把新鲜血液引到病灶上去,所以,您每天一定要多揉揉商丘穴,把气血引下来。同时还可以做跪膝法、揉其他穴位,帮助把血液引过来。

  ● 治各种出血症、慢性鼻炎:艾灸或点掐隐白穴

  脾经的循行是从脚到胸,隐白穴是其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趾甲旁约1毫米的位置。隐白穴最主要的功效是止血,对各种出血症状都能有效地缓解。

  刺激隐白穴,通常是用艾灸的方法,就是拿一个艾条点燃,灸这个穴位。如果没有艾条,也可以用一根香烟来代替,同样有止血的效果。

  隐白穴还有一个功效,就是通鼻窍、治疗慢性鼻炎、鼻出血。治疗鼻炎的时候可以点按。

  这个穴位不太好找,因为它特别小,通常要用指甲掐一掐才能掐到这个穴。用指节尖点它,或者找个细一点的按摩棒来点按,效果都很好。

  ● 治缺钙引起的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腰腿痛以及颈椎病、糖尿病、消化能力弱:按揉大都穴

  从隐白穴往上,大脚趾根的位置就是大都穴。

  大都穴对于老年人来讲特别重要,因为这是一个补钙的要穴。可能有朋友会说,要补钙,吃点钙片不就完了吗?不错,吃钙片是会有些效果,但是您知道为什么会缺钙吗?不是因为补得少,而是因为体内不吸收,这才是缺钙的真正原因。而您只要揉一揉大都穴,就能帮您吸收钙了。有些朋友喜欢做足底按摩,其实大都穴就相当于足底反射区上的甲状旁腺,而甲状旁腺正是吸收钙的。

  大都穴除了可以补钙之外,还能治疗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腰腿痛。当然,这些症状也都是因为缺钙引起的,所以您只要记住大都穴是一个补钙的要穴就行了。另外,有颈椎病的人也要经常揉一揉大都穴,再在这个穴的旁边找一找最痛的点却揉,这样珠连璧合地配合起来治疗,效果就会更好。

  ● 治睡觉流口水、舌两边有齿痕、消化不良、手脚冰凉、月经淋漓不尽、头晕、糖尿病等脾虚引发的病:用拇指内侧多硌太白穴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的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

  很多朋友都存在脾虚的症状,比如,夜里睡觉老流口水(这叫脾不摄津,就是脾不能收摄这些津液,它自己流出来了);舌头两边有齿痕;吃完东西不一会儿就腹胀,消化不良;手脚冰凉,血液循环不到末梢;女性崩漏,月经淋漓不尽,不能收摄;因为气血上不到头部而头晕,等等。这些症状都是脾的运化能力差造成的。

  尽管脾虚的症状有很多,但多揉太白穴全都可以防治。因为它是原穴,是主管脾经上各个问题的。揉太白穴有个方法,就是用大拇指的内侧多硌它,这样健脾的效果才好。

  另外,揉太白穴还可以调节血糖,治糖尿病。

  ● 治消化不良、胃反酸、妇科病:揉公孙穴

  从太白穴往上1寸就是公孙穴。公孙穴的功能非常强大,既可以调动脾脏、脾经的运血能力,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去,是一个疏散点、一个枢纽;又可以帮助调节身体上由于气血淤滞造成的各种症状,综合起来,就是通气、活血、解淤。

  如果您有妇科方面的问题,请每天揉揉公孙穴。另外,公孙穴可以抑制胃酸,如果您出现出酸水的情况,赶紧揉一下公孙穴,很快就会好转。

  公孙穴还可以增加小肠蠕动,增强消化能力,如果吃完东西不消化,也要赶紧揉揉它,很快就会往下运化了。

  ● 人体自有的消炎大药:商丘穴

  在内踝骨的前缘偏下一点,就是商丘穴。该穴正好对应于足底反射区中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因此可以治疗各种炎症。同时,它又提示了一个医理:炎症一般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但为什么揉这个穴还能消除炎症呢?这是因为脾是管运血的,它能把新鲜血液运到病灶上去,脏东西被清走后,炎症自然也就消除了。

  脾经上的穴位都是帮助血液循环的,能把新鲜血液引到病灶上去,所以商丘穴可以消除下身的各种炎症,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我们一定要多揉揉商丘穴,把气血引下来。同时还可以做跪膝法、揉其他穴位,效果会更好。

  2、为先天之本添砖加瓦――品味腿上的脾经大药

  有人不爱吃饭,特瘦,还能揉小腿脾经吗?我说,怎么不能!实际上,揉脾经既管胖也管瘦。揉它可让瘦的人长胖、胖的人减肥。总之,揉完后任何人都会感到欢喜。

  ● 治肝、肾、脾上的病症及妇科病:刺激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在脚内踝上3寸,也就是四横指的地方。“三阴交”就是肝、肾、脾3条阴经交会的点,所以这一个穴位就可以治3条经上的病症,真可谓一穴多用。

  三阴交穴还是妇科病的通治要穴。无论妇科问题是发生在附件、子宫、卵巢还是乳腺,都可以用三阴交穴来治,而且有病时按揉该穴会非常痛、非常敏感。每天多揉揉三阴交穴,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按三阴交穴还可以缓解痛经。

  ● 治不消化、男性前列腺问题、腿肚子酸痛:点揉漏谷穴

  从三阴交穴贴着脚骨内侧下缘往上3寸,就是漏谷穴。“漏谷

  是谷子漏出来的意思,也就是吃下肚的东西,没能得到很好地消化,营养没吸收,又排出来了,这叫做“完谷不化”。而多揉漏谷穴就可以治疗。

  漏谷穴还可以治疗小便不利,对男性前列腺问题很有疗效。

  很多朋友整天上完班回到家,觉得腿肚子酸麻胀痛,放到哪儿都不合适,这时您就需要多揉漏谷穴,在白天的时候就点揉,尤其是在上午9点到11点脾经气血最旺的时候揉。这样晚上回到家时,腿就不酸了。

  ● 治慢性胰腺炎、糖尿病:揉地机穴

  贴着胫骨往上走,与腿肚子上的最高点正对着的地方就是地机穴。“地机”就是大地充满生机的意思。因为脾属土,土属大地,而且人体的后天之本都靠脾胃来供应,所以揉地机穴可以增强整个肠胃的运化功能。

  地机穴对胰腺很有帮助,像慢性胰腺炎、糖尿病都可以通过揉地机穴来防治。

  ● 祛湿,治各种炎症、水肿:揉阴陵泉穴

  顺着胫骨一直往上,捋到膝窝下卡住了、捋不动了,那个地方就是阴陵泉。该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的问题就要健脾,而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就好。

  ● 专治瘙痒、调节血液循环:揉血海穴

  血海穴又称百虫窝,意思是有一百个虫子在那儿扎窝。它是专门治痒痒的穴。老年人身上经常瘙痒,用艾条灸一灸血海穴就能很快止住。这个方法效果最好,而且很方便。

  “男子主气,女子主血。”女子以血为先,所以她们身体里的血一定要充足。血海穴可以调配人体的血液,把多余的血分配到少的地方去,把淤滞的地方给疏散开,其功效相当于足三里穴。只不过一个是补气的,一个是调血的,但都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治本大穴。

  ● 胖人减肥,瘦人增肥:推小腿脾经

  如果在推小腿的过程中发现痛点正好压在脾经上,那一定要多揉小腿脾经才真正管用,也就是找到小腿脾经上的阴陵泉穴、地机穴、漏谷穴、三阴交穴这4个穴位去推。如果找不准,也不想记得那么详细,您就索性顺着胫骨内侧边缘上下推。哪个穴敏感,哪个穴痛,您就多揉哪个穴。

  有人不爱吃饭,特瘦,还能揉小腿脾经吗?我说,怎么不能!实际上,揉脾经既管胖也管瘦。揉它可让瘦的人长胖、胖的人减肥。总之,揉完后任何人都会感到欢喜。

  3、不给疾病任何藏身之地――品味胸腹部的脾经大药

  脾经还有好多穴位都在肚子上,一推腹就全给推了。

  ● 推腹法:腹部的脾经穴位一把推

  脾经还有好多穴位都在肚子上,一推腹就全给推了。它们通常都在人体中线旁开4寸的位置上,如果这个位置上有痛点,您就知道是脾经上的问题了。

  ● 治急性扭伤:按揉大包穴

  大包穴是脾经的最后一个穴,在肋骨这块儿腋窝直下6寸处。“大包”就是大包大揽的意思,比如急性腰扭伤、急性脖子扭伤、急性肋间神经痛,大包穴都能治。

  4、脾经健康大讲堂

  长在舌头上的口疮,揉心经上的少海穴可以消除;长在嘴唇上的口疮,多揉小腿脾经上的穴位就可以解决。

  问:前两天我刚摔了跤,把膝盖摔了,练不成跪膝法了,今天发现脸也肿、腿也肿,是不是我的糖尿病又重了?

  中里巴人答:如果肿得比较厉害,您就记住膀胱经和肾经这两条经是从根本上治肿的,还有脾经是祛湿的。揉膀胱经、肾经时如果比较敏感,您就多揉;如果不敏感,就说明气血不足,那就先揉小腿脾经一段时间,其他的运动少做一点。先把气血集中起来消肿,然后饮一些薏米绿豆粥、山药薏米粥或冬瓜汤。

  问:我老伴舌头总爱长疮,而且总是长在左边,请问用什么方法治?

  中里巴人答:长在舌头上的口疮,揉心经上的少海穴可以消除;长在嘴唇上的口疮,多揉小腿脾经上的穴位就可以解决。

健脾去湿的中成药有哪些呢
中医认为,湿邪是最为常见,也是最难治疗。导致体内湿气的形成可分外因和内因,外因是空气中的湿度大而致,内因则是脾胃不健,运化祛湿能力差而导致湿气内滞。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  健运,运水化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那么健脾去湿的中成药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健脾去湿的中成药有哪些

 1.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2.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3.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健脾作用,临床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4.健脾丸: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5.参苓白术丸: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以上介绍的便是健脾去湿的中成药有哪些,脾虚湿困时,应健脾去湿,把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利尿)或者减少、清除引起身体免疫反应的物质,而温补脾胃是解除湿困的最好途径。温补脾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鲫鱼、胡萝卜、苹果  、淮山、莲子、茨实、猪肚、鸭子等祛湿食物有赤小豆、薏米、莴笋、扁豆、冬瓜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