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鲜卑:消失的佛国

 西窗听雨 2016-07-11

鲜卑:消失的佛国“昙曜五窟”中的露天大佛,主像为释迦牟尼,高13.8米,为云冈石窟代表作。这尊大佛面相方圆,高鼻深目,正是当时鲜卑人面容风貌的展示。同时,和后来汉化佛像褒衣博带不同,这尊佛像着半袒右肩式袈裟,且质地厚重,颇富印度佛教遗韵。

莲悦/文、图

鲜卑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根据《后汉书.鲜卑传》的记载:“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根据这个说法,我们再上推至《史记》《汉书》关于匈奴单于冒顿杀父夺位后,击破东胡的记载,可以推断,当时东胡被匈奴击败后,国家虽然不复存在,但其一部分人民仍生活在鲜卑山,这就是后来在我们历史上出现过,并浓墨重彩书写过灿烂文明的鲜卑民族。

在五胡十六国的时代,鲜卑的一支慕容鲜卑部,曾在中国北方建立多个政权: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各种慕容各种燕,不过,这些政权都倏忽兴替,很快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鲜卑的一支拓跋鲜卑部,却在北中国逐渐强大,终于建立北魏帝国,并统一中国北方,与南朝的汉民族政权对峙。

北魏王朝统治北中国长达148年,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同时,北魏还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王朝。

太武灭佛

一般认为,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而拓跋鲜卑部较汉族和其他胡族接触佛教的时间要晚得多。不过,公元386年,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帝国,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开始,北魏的历代君主对佛教都推崇备至。明元帝拓跋嗣“令沙门敷导民俗”,太武帝拓跋焘时也有记载其“归宗佛法,敬重沙门”。不过,也正是在拓跋焘时代,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灭佛运动。

拓跋焘在位期间,虽然征召高僧在平城兴建佛寺,大力弘扬佛教,但他本人并非佛教信徒。佛教对他来说,不过是在血与火的征服过程中打出的文化牌,用宗教对本民族进行移风易俗,最终能与强大的华夏文明杂糅融合。

所以,当卢水胡人盖吴聚众反魏,拓跋焘前去镇压,无意中在长安一寺院歇马时发现寺中藏有大量兵器,便怀疑僧人与盖吴通谋,竟下令诛杀全寺僧众。然后,拓跋焘下诏诛杀沙门,“焚破佛像”,一场残酷的灭佛运动在北魏展开。

中国历史上有“三武一宗”四次灭佛。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这次灭佛运动便是最早的一起。

文成复法

拓跋焘去世后,继任者文成帝拓跋濬笃信佛教,高僧昙曜受文成帝之命,开凿云冈石窟。《晋书》记载:“(昙曜)於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这就是今天我们仍能看到的,著名的“昙曜五窟”。

以后,北魏历任帝王都崇信佛教,更致力于开窟造像。根据《魏书.释老志》的记载,献文帝拓跋弘在国都平城建造寺院,铸七级佛图,高三百余尺;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兴造佛寺,招揽高僧,更于伊阙始凿古阳洞,后形成龙门石窟;北魏都城洛阳到宣武帝元恪时有伽蓝1367座,僧尼200多万,成为全国佛教中心;孝明帝元诩时,更修筑皇家寺庙永宁寺,建佛图九层,高四十余丈,“其诸费用,不可胜计”……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又为北齐、北周所代。直到杨坚建立隋王朝,鲜卑这个民族便逐渐消失,最终融合进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鲜卑:消失的佛国云冈石窟第三窟是开凿空间最大的一座石窟,主像阿弥陀佛高10米。因为三尊造像的风格与云冈其他造像迥异,所以造像的雕凿年代仍困扰着学界。

鲜卑:消失的佛国云冈石窟第25窟一尊面目清瘦,着褒衣博带式袈裟的佛像。25窟属于云冈晚期洞窟,这个时候北魏已迁都洛阳,但仍有达官贵人、善男信女在此开窟造像。

鲜卑:消失的佛国东魏的释迦立像,着褒衣博带,面相和服装已是典型的汉族名士风范。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院。

鲜卑:消失的佛国北齐的菩萨立像,颈戴珍珠项链,身披华丽璎珞,造像显得格外尊贵、神圣。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院。

鲜卑:消失的佛国北周的释迦立像,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