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出一个真实的自己

 虹72 2016-07-11


活出一个真实的自己

 


美丽地活着

生命中的苦痛、欢乐、平淡、丰富,这些都是人生优美的乐章,没有痛苦,哪有快乐,没有平淡,哪里有灿烂,其实痛苦中也蕴藏快乐。

相信自己有能力或凡事都有可能,是对自己幸福快乐最有效的保证。

据一些资料介绍,根据天文学家的推测,太阳还有约80亿年的寿命,另外一些科学家的估计更为悲观:在50亿年内,太阳就会自我耗尽,归于死灭。

宇宙相比,太阳不过是一堆火而已,更何况地球,更何况地球上的人类。
人生苦短,生命只有一次!

一个朋友出了一次意外,朋友的朋友当场死亡,朋友醒来后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这位朋友越发感到生命的重要,他懂得了善待自己,珍惜生命,他学会了怎样生活。人活着并不一定拥有一切,但人死了绝对是永远地失去了一切。

那么,还是好好珍惜、享用你的每一秒吧,生命只有一次。

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年住在一幢七层大楼的顶层。他每天都爬楼梯回家。每上一层楼梯,他都改用不同的步法,或是三步并作两步向上跑,或是悠悠地像影片的慢镜头,或是侧着身体只用一只腿,一级一级往上跳,或者干脆背转身体向后探步……他硬是把单调的生活变得这般多彩起来。

他是一个很会生活的人,很会善待自己的人,他活得很美丽。

确实,平凡人的生活不仅单调,而且常常会很不尽如人意,还会有很多很多的烦恼。

比如工作不如意,朋友关系没有搞好等等。但不要大声朗诵你的苦痛,宣泄你的不平,找一块安静的地方,默默地和大自然一起去阅读。你的痛苦就会得到稀释,你就会释然。

生命中的苦痛、欢乐、平淡、丰富,这些都是人生优美的乐章,没有痛苦,哪有快乐,没有平淡,哪里有灿烂,其实痛苦中也蕴藏着快乐。这些都值得我们关上门,独自细细地咀嚼。

而且,被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所追赶,人们已无暇顾及那些个人渺小的不幸,他们正忙于追求个人乃至全民族全世界的欢乐和幸福呢!

珍惜生命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生命。

活出一个真自己

每个人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个体。你的思考、你的内在,别人都无法模仿,那你就一定要信心十足地唱出与众不同的声音来给世界听。

美国成功学大师马尔登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富兰克林·罗斯福当政期间,我为他太太的一位朋友动过一次手术。罗斯福夫人邀请我到华盛顿的白宫去。我在那里过了一夜,据说隔壁就是林肯总统曾经睡过的地方。我感到非常荣幸。岂止荣幸?简直受宠若惊。那天夜里我一直没睡。我用白宫的文具纸张,写信给我的母亲、给我的朋友,甚至还写给我的一些冤家。

早晨,我下楼用早餐,罗斯福总统夫人是那里的女主人;她是一位可爱的美人;她的眼中露着特别迷人的神色。我吃着盘中的炒蛋,接着又来了满满一托盘的鲑鱼。我几乎什么都吃,但对鲑鱼一向讨厌。我畏惧地对着那些鲑鱼发呆。

罗斯福夫人向我微微笑了一下。“富兰克林喜欢吃鲑鱼。”她说,指的是总统先生。

我考虑了一下。“我何人耶?”我心里想,“竟敢拒吃鲑鱼?总统既然觉得很好吃,我就不能觉得很好吃吗?”

于是,我切了鲑鱼,将它们与炒蛋一道吃了下去。结果,那天午后我一直感到不舒服,直到晚上,仍然感到要呕吐。

我说这个故事有什么意义?

很简单。

我没有按照自己的心愿唱出自己的声音。

我并不想吃鲑鱼,也不必去吃。为了表示敬意,我勉强效仿了总统。我背叛了自己,站在了不属于自己的位置上。那是一次小小的背叛,它的恶果很小,没有多久就消失了。

不过,这件事确也指出走向成功最常碰到的陷阱之一。

别人眼中的成功——你不想把它视作你的成功,在你的自我心像中,这并不是成功。

那是一种失败。

记着这句话:你的最可靠的指针,是接受你自己的意见,尽你所能办到的去好好生活。

个穷人可比一个国王活得更成功——只要他活的是真实的自己。

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眼光

生命是美丽的,美丽总是短暂的。紧紧抓住它吧!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有个人一心一意想升官发财,可是从年轻熬到斑斑白发,却还只是个小公务员。这个人为此极不快乐,每次想起来就掉泪,有一天竟然号啕大哭起来。

一位新同事刚来办公室工作,觉得很奇怪,便问他到底因为什么难过。他说:“我怎么不难过?年轻的时候,我的上司爱好文学,我便学着做诗、学写文章,想不到刚觉得有点小成绩了,却又换了一位爱好科学的上司

我赶紧又改学数学、研究物理,不料上司嫌我学历太浅,不够老成,还是不重用我。后来换了现在这位上司,我自认文武兼备,人也老成了,谁知上司喜欢青年才俊,我……我眼看年龄渐高,就要被迫退休了,一事无成,怎么不难过?”

可见,没有自我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没有自我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丧失自我是悲哀的。要想拥有美好的生活,必须自强自立,拥有良好的生存能力。没有生存能力又缺乏自信的人,肯定没有自我。一个人若失去自我,就没有做人的尊严,就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活着应该是为充实自己,而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意旨。没有自我的人,总是考虑别人的看法,这是在为别人而活着,所以活得很累。

从前,有一个士兵当上了军官,心里甚是欢喜。每当行军时,他总是喜欢走在队伍的后面。

一次在行军过程中,他的对手取笑他说:“你们看,他哪儿像一个军官,倒像一个放牧的。”

军官听后,便走在了队伍的中间,他的对手又讥讽他说:“你们看,他哪儿像个军官,简直是一个十足的胆小鬼,躲到队伍中间去了。”

军官听后,又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他的对手又挖苦说:“你们瞧,他带兵打仗还没打过一个胜仗,就高傲地走在队伍的最前边,真不害臊!”军官听后,心想:如果什么事都得听别人的话,自己连走路都不会了。从那以后,他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了。

一个人重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看重众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可以理解的,做得适度,还能表现一个人的自尊,但如果过度了,则是一记暗伤。为了得到他人的好感、好评,就去刻意改变自己,扭曲自己,迷失自己,因一失之累,烦恼一生,痛苦一生。因为人们对一个人的反映总是像各种各样的多棱镜,不会一致说好,即使你做得再好,也会有人说不好。

20033月,一位旅游者在意大利的一座山上,发现一块墓碑,碑文记述了一位名叫托比的人是怎样被老虎吃掉的。据说这块墓碑是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为他树立的,大意是这样:托比从雅典来意大利讲学,途经此山,发现了一只老虎,进城后跟别人说,但没有人相信他。因为在这座山上从来就没有人见过老虎,不仅这座山没有,而且周围的山上也没有。

可托比坚持说见到了老虎,并且说是一只威武雄壮的老虎。可是无论他怎么说就是没有人相信他的话。最后,他说,我带你们去看,如果见到了真老虎,该相信了吧。于是柏拉图的几个学生跟他上了山。可是漫山遍野找了个遍,就是不见老虎的影子,甚至,连根老虎的毛也没有看见。但托比仍对天发誓说他确确实实在那棵大树下见到了老虎,跟他去的几个人都说,你当时一定是看花了眼。你最好还是不要说确实看到了老虎,否则人们会说我们城邦里来了个最会撒谎的人。

我怎么会是个撒谎的人呢?我的的确确是见到了一只老虎,怎么就没有人相信我呢?在接下来的日子,他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说谎,逢人就说他没有撒谎,是诚实的,确实是见到了老虎。可是说到最后,人们不仅见到他就躲,并且在背后还议论他:看!这就是从雅典来的疯子。他本来是来意大利讲学,是想成为有学问和道德修养的人,现在,却被人们认为是一个疯子和撒谎者。

他怎么也想不通,他发誓一定要让人们相信自己是诚实的。为了证明自己确实见到了老虎,在他来到意大利的第十天,他买回了一支猎枪就开始上山了,他要找到那只老虎,并且要把那只老虎打死带回来。让全城的人都看一看,他没有撒谎。然而,他这一去就再没有回来,3天后,人们在山中发现一堆撕碎的衣服和一只脚。经城邦的法官验证,托比是被一只重量至少在500磅左右的老虎吃掉的。托比并没有撒谎,他确确实实在这座山上见到了一只老虎。

这段碑文是谁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块碑文向世人所作的一个暗示:世上有许多不幸,都在于急着向别人证明自己正确。那种急于证明自己的人,其实就是寻找一只能把自己吃掉的老虎。在事实和真理面前,真正的智者都是走自己的路,任别人去评说。

把自己看高一点

“把自己看太高了,便不能长进;把自己看太低了,便不能振兴。”这是古人的一句经验之谈,其意是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

要把握一个评价自己的准确的度,是极难的,那么,你不妨把自己适当看高一点,这对培养你的自信心有好处。当你走到人前时,昂首挺胸总是要比低眉顺眼好。一个人若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别人怎么会看得起他呢?所以,与其把自己看低,不如把自己看高。

福州著名的四维广告公司招聘“企划文案”人员,要求硕士学历、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王力原本不符合招聘条件,由于失业近一个月,在生存压力下,无奈也抱上一大叠应聘材料和证书前去应聘,但当他赶到这家公司时,所有应聘者的初试已经结束,任凭他好话说尽,接待人员仍是很委婉地把他打发了。

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回到家后,他四处查找资料,找到了这家公司老总的名字和电话。第二天早上,他很客气地打电话找到黄总经理,表明自己是来应聘的,因错过时间没能赶上,但又非常自信可以胜任这份工作,所以希望能再给一次机会。黄总说:“你如果真的觉得自己能胜任这个工作,就过来试试吧,直接找我们的人事主管。”

来到公司后,人事主管亲自对他进行了面试。在自我介绍后,主管面有难色地说:“对不起,你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的招聘条件不仅仅是有硕士学历,更要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王力虽有一些气馁,但并没有绝望。他笑道:“我虽然只是本科毕业,但我在学校担任过学生会主席,大学时勤工俭学做过日用品直销员,兼任过报刊特约记者,在广告公司实习时也从事文案工作,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相信自己完全能胜任过一份工作。”说完便递上精心设计的求职材料。

人事主管一言不发地看着他的材料。过了好久,他合上材料,抬起头对他说:“你的确很优秀,可是我们规定要硕士以上学历,真的很抱歉。”
王力差点完全失望了,当他准备起身离去时,决定还是做最后一搏。他鼓起勇气说:“文凭只是代表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真正能力。规定是死的,但规定毕竟也是人定的,我相信贵公司要的是能为公司创造财富的人才,而不是硕士文凭。”

面对求职者灼热的、自信的目光,人事主管动摇了,说:“你稍等一下。”随后走进了黄总经理的办公室。两分钟后,人事主管出来告诉他:“年轻人,就冲你这份勇气,你被录用了!”

很多人受学历、经验等因素所限,认为自己肯定不会被别人欣赏,因而看到一个好机会时,不止一次地打消了努力争取的念头,从而一次又一次地与那些能够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擦身而过。

为了避免这样的遗憾,你不妨把自己看高一点,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位置是你没有资格去占有的、没有什么东西是你不配享有的,然后信心十足地付出努力。你将发现,你的人生道路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了。

为自己欢呼呐喊

天下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只要你能勇往直前,深信生命中的每件事情都能刺激你实现目标。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足球队员非常懒惰。他喜欢穿漂亮的球衣,喜欢出风头,喜欢听欢呼声,但始终不爱练球,不爱锻炼体力,比赛时也不肯全力以赴。

一天,教练拿着一封电报来找这个球员,是他母亲发来的。“念给我听吧。”他说,他甚至懒得自己看。教练念了:“你父亲病故,速回。”这个球员呆住了,当夜他便离队回家。

不久之后,他归队了,这时球队正忙着参加一项重要的比赛,冠军决战那天队中伤兵累累,教练正苦于无法调度,这位球员竟一反常态,努力争取上场的机会。教练对他没有信心,但迫于形势,只好勉为其难地让他上场。

不料这位球员上场后,竟然犹如神助,连连得分,为球队赢得了胜利。赛后教练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表现,他说:“我父亲是个盲人,生前他看不到我的球赛,现在他可以看到了。”

人生若能像球赛,两旁有人欢呼加油,我们一定会更加振奋。有时我们饱受折磨,只想停下来大呼:“我不干了。”如果此时有人给我们打气,那就会好得多。

然而人生毕竟不是球赛,反倒像个战场,你没有观众和啦啦队,有的只是敌人和同志。我们都在奋斗,知道如何行动的人不需要啦啦队,他的心里自有鼓励的声音。让你自己的心鞭策你向前进,这才是最可靠的。

只有自己才是自己人生最有力的加油站,你愿意做个成功但忧愁的人,还是快乐的败将?你自然愿意成为后者,因为快乐无价,而且失败后仍有机会东山再起。能推动许多人不断前进,却无法推动自己情绪的成功者,实在不值得羡慕。

一个年轻人曾当过推销员。公司教给他的推销术可算是天衣无缝,似乎每个人听到他三寸不烂之舌说出的话,都会乖乖掏腰包。结果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他竟然一再受挫,对他打呵欠、向他喊穷的大有人在,他真是沮丧极了。慢慢地,他明白了问题所在——他该学的不是如何推动他人,而是如何不让他人影响自己。

有时他沮丧得想找老板痛哭一场,结果发现老板比自己还沮丧。周遭所有的事与人,都令他情绪低落,工作、老板、朋友、妻子无一例外,因为所有人与事,都让他想到自己的失败。但是这些刺激无疑都是存在的,你不得不面对现实,去解决问题。

对自己说“0K

你可以建起一种新的欣赏你已享有的幸福的思维,以新的眼光看待你的生活,就像是第一次看到它。当你建起这一新的意识,你将会发现,当新的财产或成就进入你的生活,你的欣赏程度将被提高。而生活将会变得更加快乐。

一个外出的商人,驾车行驶在漆黑无人的小路上,突然轮胎没气了,这时他看到远处农舍的灯光。他边向农舍走去边想:“也许没有人来开门,要不然就没有千斤顶。即使有,小伙子也许不会借给我。”他越想越觉得不安,当门打开的时候,他一拳向开门的人打过去,嘴里喊道:“留着你那糟糕的千斤顶吧!”

1.这个故事只会让人哈哈一笑,因为它比喻了一种典型的自我击败式的思想。在商人敲门之前,他已向自己一拳拳地打过来,“也许……即使……也许”这些只往坏处想的词语把他自己给击败了。

如果你想的是厄运和悲哀,那么悲哀和厄运就在前面。因为消极的词语会破坏一个人的自信心,不能给人以鼓舞和支持。你需要获得一种良好的感觉,首先要往好处想。

调整你的思维

如果你情绪低落,那么你肯定是在给自己输送消极信息了。听听你头脑中的话语。把这些话大声地读出或记下来,也许这样可以帮助你降服它们。
2
.排除毁灭性的词语

有些人总喜欢说,我“只不过是个小秘书”“仅仅是个小店员”。我们就是用这些“只不过”、“仅仅”来贬低自己的职业,进一步说,就是贬低我们自己。
对于我们来说,罪魁祸首就是“只不过”和“仅仅”。如果把这些词去掉,就是“我是一个店员”和“我是一个秘书”,这些话就毫无损坏意义了。两个陈述都向随后而来的积极一面打开了大门,就是说“我正走在成功的路上”。
    3
.停止消极思想
   
 当消极信息一开始,就用“停止”这个词阻止它进行。
  
 “我该怎么办?如果……”你一定要放弃这样的想法。
   
 为了有效地“停止”,你必须顽强而执著。当你下命令的时候,要提高嗓门。设想自己压倒内心中恐惧的声音。
   4
.往积极的方面想
   
 当一个人心情沮丧时,他看一切事情都会令人失望。所以当你通过喝一声“停止”,驱除掉那些消极的念头时,就要用好的思维来代替。“最后,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我想起了有一次和女儿去动物园的事。我记起她笑黑猩猩。很快我的头脑充满了愉快的记忆,我睡着了。”多想些以前的好事。比如:想一想你被提升了或者一次愉快的旅行。
    5
.扭转思维方向
  
 你还记得你自己一天无精打采的时候,忽然有人说“我们出去玩会儿,好吗”,你是怎么一下子精神振作起来的呢?你改变了思维的方向,心情一下子开朗起来。
   
 满意而不得意
   
 “满意”和“得意”这两个词都表示人们对外事外物一种愉悦的肯定态度,但是两者有程度上的区别,如同一杯水,只要还是在杯子里,多满都可以,一旦流出来,结果就不同了,很可能招来麻烦甚至是杀身之祸。因此,得意多少带有点贬义色彩,含有讥讽之意。人们常说某某春风得意,自鸣得意,洋洋得意,得意忘形,皆属此类。
    
 可是在现实中还真有些人分不清该是满意还是得意。电视剧《过把瘾》中有一个意大利人,娶了一个漂亮的中国姑娘做太太。席间,他对客人说“我很得意”,站在一旁的新娘子连忙纠正道:“是满意。”这位老外不得不为自己打圆场说道:“你们中国话非常难,弄不好就是不满意了。”像这位老外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我们并不在意,老外毕竟是老外嘛。可有时我们自己竟然也搞不清到底是满意还是得意。例如,在某次联谊会上,有位大学中文系教授走到一位浑身上下都是名牌的男士面前,很有礼貌地问到:“先生台甫?”男士不解其意,看着教授发愣。教授只好改口:“大号?”对方回答:“鄙人在某某公司。”教授又进一步追问:“先生怎么称呼?”这位男士回答:“我是经理。”这位男士也许对自己的官阶满意,连自己姓啥名谁竟然忘记了,这样的错误最起码要比那位老外高级得多,真是得意得可以。
    
 人们为什么会得意呢?也许是比别人在人生境遇中顺一些,也许他得到了满足,或者取得一些小小的成功,然而,最为根本的是他的浅薄。因为自己的浅薄竟以为自己通晓了一切,无所不能。曾经有一位俄国青年,会写几首诗,竟忘乎所以地把大诗人普希金也不放在眼里了。居然当众问普希金:“我和太阳有什么共同之处呢?”普希金轻蔑地回答道:“无论是看你还是看太阳,都不得不皱眉头。”
    
 浅薄的人受不得赞许,哪怕是一点点,也会自鸣得意自我膨胀起来。有一位画家画好了一张画后,拿到邻居家去征询意见,这位邻居是位鞋匠,看了看画后,指出画上的靴子少了一个钮扣。画家很感激,马上改正了自己这一疏忽。不料,鞋匠却得意起来,郑重其事地对整个画指指点点,横加指责,弄得这位画家哭笑不得。
   
 得意和尊卑贵贱并没有关系,但在浅薄的人看来,只要我比你有那么一点所谓的尊贵,那也能成为我得意的资本,市井小民不乏这种心理。
   
 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在一个破旧的街区,住着三个女人,经常在一起聊天。一个女人说:“我的丈夫真棒,是火车司机。”另外一个女人赶紧说道:“火车司机算什么,我男人是列车长,专管你男人。”第三个女人不甘示弱,得意地说道:“我男人是扳道上的,他让火车朝哪条道上开,火车就得朝哪条道上开。”一列火车成全了三位女人的虚荣心,使她们在这廉价的得意中快活着。
   
 人一得意,就感觉自己站在了人生的高处,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这是狂妄的表现。其实,这个高处就在你的脚下。古人云:“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顶点。”盈则亏,满则招损,春风得意之时,不要留下得意忘形之态。

来源:胡卫红《做事先做人》

感悟:人在世界上,谁也不比谁傻。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有的人一生平庸?做人做事做到位是成功者谋定一生的真本领。做人做事做到位,把握做人的分寸和做事的火候。做人像兵法,办事有韬略。做一切学问,办一切事情,归根结底都要落到做人上。做人和做事,密不可分,做人就是做事,做事就是做人。如果说有所区别的话,它们是人生的表里两面,做事为表,做人为里。做人的品格、习惯、趣味、才识等等,都会通过工作和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体现出来,而做事的风格、倾向、价值、质量等等,也体现了做人的一贯素养。圣贤教诲,要做事先做人,通过修炼自身而追求事业的成功,这是古今中外智者们的选择。文/单眼老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