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身体自我保护机制:头发变白者不易患癌

 维生素水 2016-07-11

你完全了解自己身体吗?

长白发

这些都是

自我保护

最近,身高1.78米、身材壮硕的杨先生经历了人生第一晕。杨先生家住渝北区天江鼎城2栋,儿子从床上摔下额头受伤不断冒血。看到医生为儿子清洗伤口,没想到他却晕倒了。“我心里发慌,眼冒金星,还有点想吐。直接晕倒在医院走廊里。”过了十多分钟,杨先生才醒过来。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睡眠心理中心医生蒋成刚说,杨先生这种情况是标准的晕血症,不是他胆子小,是人体启动了自我保护机制,让因恐惧引起的心跳加快慢下来。

天气热时排汗;生病时血液中的白细胞增加;吃东西中毒会呕吐腹泻……其实,这些都是人体常见的自我保护现象。那么,还有一些不常见的人体自我保护现象,你知道吗?

遇恐惧加快心跳

晕血症减慢心跳

“晕血并非胆小,而是心理疾病的一种。”蒋成刚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将晕血症归类为血液、注射、伤害恐惧症,恐惧对象是血液。患者见到血液后会晕厥。人群中约有3%~4%的人患有晕血症,若按此计算,重庆大约有120万人有晕血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傅一笑介绍说,晕血症和晕车晕船不同,晕血症是心理问题,晕车晕船是内耳平衡器官的生理问题。

晕血症是一种恐惧症,有特殊之处。蒋成刚说:“一般的恐惧症患者身处恐惧情境时,心跳会加速,晕血症患者看到血时,短时内血压会升高、心跳会加速,然后又会减缓。据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一项研究发现,晕血症引起的头昏、晕厥、恶心症状是一种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迷走神经是什么?迷走神经从脑干延伸,通过脖颈、胸部,一直到腹部。它的作用是控制无意识的心跳和消化,可帮助降低心率、促进胃液分泌。对晕血症患者而言,见血后引起的迷走神经反应会导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应,促使心率和血压的降低。

减慢心跳降血压

流血量就减少了

“晕血症在远古时期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一种生存策略。”蒋成刚说,在远古时期的人们,狩猎时常常会受伤流血,或在耕种时被工具割伤流血,此时如果见血就晕,血压和心率会降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失血量。研究证明,一些晕血症患者的症状具有遗传性,这也为上述进化论解释提供了支持。除了遗传,心理创伤也会引起晕血症。

晕血症有得治吗?傅一笑说,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治疗方法是脱敏法,让患者先深呼吸保持冷静,慢慢地让患者见到越来越多的血。由此延伸的还有暴露疗法,即让人经常处在血液很多的环境下,让人从麻木到习惯。另外一种疗法是心理对抗训练,就是让患者在看到血液时把血液想象成充满安全感的红色物体,比如可爱的玫瑰花、温暖的太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