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氏族人经营下的四川最美古镇福宝

 赵剀 2016-07-11
 本帖最后由 汪李莉 于 2015-6-11 18:20 编辑

汪氏族人经营下的四川最美古镇福宝
    福宝古镇位于四川东南边陲,娄山北麓,大漕河畔。早在唐宋时期即为川盐入黔的必经之地。元末明初,初步形成商贸集镇,始称新场。清康熙时又称福宝(佛宝),是大漕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镇依山而建,随水而走,曲折多姿,清华大学建筑专家誉称福宝古镇为“山地民居建筑之精华”、“一首凝固空间之交响乐”。《傻儿司令》、《雾柳镇》、《世纪人生董竹君》、《川西剿匪记》、《刘伯承》、《母亲母亲》等十多部影视在此拍摄。福宝古镇文化沉淀古韵深重、美名胫走、流远四方,已被评为四川十大最美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福宝古镇在清乾隆到嘉庆十五年(1810年)走向兴盛,有居民300余户,修建了回龙桥、禹王庙、万寿宫、惜字亭、三神宫(火神庙)、古渡口等已具一定规模。时逢嘉庆十六年(1811年),古镇惨遭一场大火,古镇房屋建设大多化为灰烬,住户外迁、人丁剧减、商业萧条、民生凋敝。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汪相连十五世嗣孙汪敦奎任漕河千保后,具有徽州儒商意识的汪其连、汪其进、汪其达、汪其远四大支系的部分后裔相继迁入古镇,主团政、佑乡民、经商业、开银号、创义塾、施医药、恤孤贫、捐修缮,仅二十年间,古镇又一派新象,百业兴盛,汪氏家族与镇齐祥。
    汪氏族人连续在古镇主持团练、政务54年,泽福佑民,巩固古镇在漕河中心地位。汪敦奎从清光绪二十年(1895年)——民国十四年(1925年)任漕河千保和大漕支团总,锤纲举目,宽、猛、怠、闲举文解,疑难鲜旧一言厘。赈灾扶贫,曾一次捐粮五百石。尊老敬贤,与民共畅家常,扬镇新风起,百姓喜笑颜。汪海如于民国中期任大漕支团总十余年,倡导民主,理正文风,得百姓颂扬。汪从仁民国末期任爱国乡(福宝乡)乡长和南四区(大漕支)国民党区党部书记,整顿镇务,推行民主,实行保甲制度,训导地方武装,维护社会秩序,评为模范乡镇。清光绪到解放初期,川南匪势尤烈,所过劫掠,《合江民国县志》记载:“清宣统三年秋(1912年),我合江南四区,驻防盐务军变,劫福宝场团械,还攻邑域,合江议会敬告乡董君星五(汪敦奎),大乱将起,宜速备,汪君是违焉。汪君集团二队,攻捕匪首余卓然等置于法(70余人),是为我团练建功之始”。《合江民国县志》又记载:“民国十四年,汪锡康(汪海如)撰[贵州习水保卫队大队副何廉卿、队长何士伦陈之纪念碑]云:民国十四年,合江南四区,沦于匪。习水保卫队来援,大队副何君廉卿、队长何君士伦死亡。四区群纠缪,在县百里外,国变以还,蜀难孔殷......蒲江之曲,龟山之阳。勒碑彰绩,流光未央。”抗战期间,乡长汪从仁积极筹措粮款支援前线,每次捐款均在全县首位,成为抗战大后方。
    汪氏族人经商有道,捐缮为乐,为古镇建设与漕河经济发展谱写华章。汪敦奎、汪敦学、汪海如、汪从仁等率众亲及乡民谋古镇场镇建设之筹划,导盐马古道之畅通,启蒲江水道之船运,开古镇商贸之银号,通川渝两地及全国各地商贸之往来。号地方民众、乡绅捐款修缮三宫八庙。从汪锡康撰刻于清源宫、禹王庙的“绅士捐乐”碑文、对联以及其它宫庙的碑刻印证,清光绪到民国期间,汪维光、汪敦叙、汪敦学、汪敦福、汪敦魁、汪敦昭、汪锡康、汪际南、汪银安、汪慎徽、汪雨膏等汪氏绅士和他姓绅士捐资修建了古镇王爷庙、文坛、董公祠等,并修复被火焚的五显庙,张爷庙、禹王庙、清源宫、万寿宫、火神庙等。
    汪氏族人创义塾,授新学,开福宝古镇国立教育之先河。汪维光、汪敦奎于光绪二十二年(1897年)在古镇开办“学堂厅”。汪敦奎、汪海如创办合邑五高,《合江民国县志》记载:“县里第五高级小学校,在南四区福宝场。民国十年(1922年),由团绅汪敦奎等提议集款创办(汪海如具体经办并任首届校长)”。
    汪氏族人在福宝古镇施医药、授医徒、救治乡民。汪氏族人在漕河,不仅有名仕、名商、名儒、还有名医。汪印龙、汪慎徽、汪海如、汪司行、汪小琴、汪厚廉、汪孔修等在大清、民国时期医术首屈一指,且在古镇开设药铺,解放后的合江韦少初、韦拔伦等多个名医均师出汪门。
    福宝古镇那鳞次栉比的古建筑群,高低起伏的石板街、奔流不息的蒲江河、底蕴厚重的福宝中心校、福宝初中、福宝职业高中等无不铭刻着汪相连后裔在此足迹和功业,无不体现漕河汪氏在此演绎的人生之精彩。
    美哉,古镇音韵!美哉,汪氏风范!相行益彰,熠熠生辉。
(作者:汪礼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