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诸葛亮派马谡督率军大军和张郃在街亮大战,被张郃打的大败诸葛亮随后率军回到汉中接着斩杀马谡以谢三军。整个北伐以马谡街亭大败而宣告失败,那么马谡之死到底冤不冤呢?那还得完整的看一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部署。 首先诸葛亮派遣赵云 邓芝作为疑兵攻打箕谷。魏国大将曹真误以为赵云 邓芝这支部队是诸葛亮主力,率魏军主力阻击,与赵云 邓芝对峙。诸葛亮亲自率主力出祁山,不久天水 南安 安定相继叛魏诸葛亮兵不血刃连下魏国三郡。此时魏国的关中地区岌岌可危魏明帝曹睿亲自坐镇长安,命令魏国名将张郃督率大军前进抵抗诸葛亮。 诸葛亮平定三郡之后得知魏国军队正向关中地区集结,授予马谡蜀军大部分部队在街亭阻击魏军。当时军中都感觉吃惊,开始大家都认为诸葛亮会让魏延或者吴懿担当统帅。魏延在刘备活着的时候一直被刘备器重,能征善战,吴懿是吴皇后(刘备入蜀当皇帝立吴懿的妹妹为皇后)的哥哥。所以论威望和地位马谡都不及魏延和吴懿。从这可以看出诸葛亮是力排众议或者说违背众望来让马谡来担当这次阻击魏军的大任。史书上记载马谡和诸葛亮经常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诸葛亮对于他的一些看法也颇为认可。可是对于马谡带兵打仗的记载却没有,诸葛亮就把蜀国的主力交给他让他去指挥这个不管怎么看好像都是草率的决定。而且马谡带兵很快就出现了问题。现在我们来看看街亭正面战场。 蜀国全盛时期兵力大约10-11万 除去边防留守和皇宫戍卫队诸葛亮这次北伐总兵力最多应该在7-8万 赵云邓芝军这支部队作为疑兵大约在1-2万人左右(蜀军溃败的时候赵云和曹真交战虽然败退,但是赵云还能把部队完整的带回来可见赵云这支部队应该不只有几千人)诸葛亮身边的军队留守的治安部队和后勤人员人数应该在2-3万 那么马谡在街亭前线对抗张郃的军队应该约为4万人左右。曹魏方面由于对于蜀国的错误估计在关中部署的军队不多。关中曹真的部队应该在2-3万人左右。也是就是说就兵力而言诸葛亮这次突袭是占有绝对优势的。但随后张郃带五万人军队赶赴关中,魏明帝也亲自坐镇长安督战形势逐渐开始对魏军有利了。 蜀军 统帅 马谡 将军:王平、张休、李盛、黄袭等 高翔(驻扎柳城) 兵力:4万左右 魏军 统帅 张郃 将军:郭淮 兵力:5万 史书上记载马谡带领军队抵达街亭不遵循诸葛亮的部署,又不接受王平的劝阻,不在当道之处下寨,反而上山设阵。当张郃到来,他先将汉军包围在山上(张郃能将蜀军团团包围在山上可以看出张郃这时候的军队已经比马谡的军队多了),切断其水源(魏蜀双方肯定展开了对水源的反复争夺战,蜀军没能夺回水源,士气大跌),之后张郃督军发动全面大举进攻,汉军大败。马谡逃走,汉军各自逃亡,只有王平领着千人,鸣鼓自守,而张郃又疑汉军有伏兵,不作追击,于是王平集合溃散的军队,向诸葛亮大军处撤退。街亭失守,柳城高翔军又被郭淮攻破。箕谷战场方面曹真也配合张郃向赵云发起进攻,赵云不敌败退。至此蜀汉第一次北伐损兵折将大败而终。 关于马谡屯兵上的意图史书上没有记载。那么按照诸葛亮事先的部署能挡住张郃的进攻吗?张郃是曹魏老将,和张辽 乐进 于禁 徐晃并列称为五子良将。汉中大战时,刘备自带精兵万余人夜里偷袭张郃的营地,也没能占到便宜。后来蜀军斩杀了曹魏大将夏侯渊向刘备报告庆功,刘备恨恨的说没有斩杀张郃,杀夏侯渊有什么用。果然后来张郃代理了夏侯渊的职位稳定了军心,蜀军最终不能再扩大战果。史书上也记载蜀汉除了诸葛亮其他人都忌惮张郃。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自己带兵去抵抗张郃呢?而且派给马谡的将军除了王平(这时候王平的职位还比较低下,才能还没有突出出来)其他的如张休、李盛、黄袭等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将军。这样的阵容去对抗张郃和郭淮这样的魏国名将未免也太草率。就算从长久来看,马谡守住街亭,这场战争的结局胜算也不大,这次北伐的成功之处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现在曹魏的大军和源源不断的物资不断输入关中。以蜀国的国力和曹魏打持久战是不行的。所以无论街亭失守与否,这场战争的结局基本就是定局了。马谡屯兵山上也许是为了置之死地而后生,背水一战定全局。只可惜马谡非有韩信之才而欲效韩信之事,使蜀国几万大军灰飞烟灭。 早在之前魏明帝曹睿曾道:“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既合兵书致人之术;且亮贪三郡,知进而不知退,今因此时,破亮必也。”意思大概就是诸葛亮贪图刚到手的三个郡,不知满足退兵。我们现在去打蜀军,诸葛亮必败。诸葛亮也自知不敌魏军。所以派马谡去阻击张郃。等新到手的三郡被蜀国消化。战争一开始的目的就是维持目前的战果保证新到手的地盘不被抢走。这就导致了蜀军必须要分散兵力。最后被各个击破。一开始的时候诸葛亮应该趁着关中空虚的时候以优势的兵力击溃曹真的关中曹魏军团。直接进兵攻陷长安,再去抢占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潼关关隘。这样就阻止了魏兵增兵进入关中。这样关中地区或许还可以平定下来。这和魏延说的子午谷奇谋大致形同。虽然过于冒险也是唯一的方法了。和魏军打长久战取得胜利这在后来诸葛亮的几次北伐可以看出来是不切合实际的。 整个北伐错在了诸葛的战略部署。马谡屯兵无论在不在山上被张郃的优势兵力和曹魏后方源源不断的增援击败是早晚的事。虽然斩了马谡严明了军法,但是这样看来整个北伐失败的主要责任都在马谡身上了,让他给诸葛亮背了罪名,而诸葛亮由此即服了军心,也赢得了公正不阿的美名。但究其根源这一次北伐虽然街亭失败是直接原因,但诸葛亮没看清形势,知进不知退加上战略部署的错误才是根本原因。街亭马谡的失败正是诸葛亮错误部署的体现。所以说是诸葛亮亲自葬送了马谡的性命。 |
|
来自: 昵称3438702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