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你的是我, 否则你怎么让我, 否则我怎么可能这么大方, 给你们这些干货~ 生病吃药, 听起来这话木有什么错, 可是,是药三分毒, 这话也不是瞎讲的。 所以,我们不能太过于依赖药物。 经络与穴位好比人体的天然药房, 帮助我们防病保健,祛病强身, 最重要的是,还无毒副作用。 将穴位单独或组合使用, 通过敲打,按摩等方法, 简单易操作,效果却不比吃药差哦! — 1 — 【 六味地黄丸 】 ▼ 复溜穴 复溜穴,属足少阴肾经穴, 复溜穴就是要让停留下来的水, 重新流动起来。 它位于小腿内侧, 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此穴滋肾阴效果极好,可补肾益阴,利水消肿,改善整个肾的功能,每天揉按3-5次,每次2-3分钟,以产生酸胀感为宜。即可相当于服用一天六味地黄丸的效果。另外,按摩复溜穴对女性下焦冷、痛经、手脚浮肿有效。也可治疗肠鸣、水肿、泄泻、盗汗、自汗、脚气等病症。 — 2 — 【 十全大补汤 】 太溪穴、涌泉穴、复溜穴 ▼ 鹿茸、枸杞、虫草是众所周知的补肾佳品, 其实在穴位里也有这样的补肾组合—— 它们就是复溜、太溪、涌泉。 太溪穴 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位于足内侧, 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双侧对称。 有滋阴益肾,改善手足冰冷之功效。 涌泉穴 这个穴位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吧, 它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属足少阴肾经, 有开窍、泻热、降逆的功效。 作为中医临床急救穴之一,配水沟、内关主治昏厥。 太溪、复溜两穴常相配而用,按摩效果很好也无特殊禁忌。操作中,哪个穴位敏感就先揉哪个穴。两个穴位每天交换着揉一揉,可壮阳强身,散热生气。若同时艾灸肾俞、关元、气海等穴,那就真成了一剂安全平和的十全大补汤了。 — 3 — 【 逍遥丸 】 太冲穴、阳陵泉 ▼ 按摩肝经的太冲穴和胆经的阳陵泉, 和吃中药逍遥丸效果一样, 可疏肝解郁、养血调经,且见效更迅捷。 阳陵泉 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道。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用大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阳陵泉穴约2分钟, 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 按摩此穴可治疗慢性胃炎、胃痛。 太冲穴 在脚面最高点, 下面是大脚趾和二脚趾分叉的地方, 用手的食指指腹,抵在凹陷处, 把发力点作用在骨头上,点揉3-5分钟。 作为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通过按揉“太冲穴”, 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改善烦躁、易怒、眩晕、月经不调的情况。 — 4 — 【 牛黄清心丸 】 ▼ 少府穴 属于手少阴心经, 穴位于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 握拳时,当小指尖处, 每次按摩5分钟,每日两次。 按摩少府穴有清心泻火、行气活血的功效,最强的功效是清心除烦,掐掐它就相当于吃了一味“牛黄清心丸”。 — 5 — 【 麦味地黄丸 】 ▼ 尺泽穴 属于手太阴肺经穴, 可缓解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位于人体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微屈肘取穴,每次3分钟,每日两次。 按揉肺经的尺泽,若加上肾经的复溜,相当于麦味地黄丸。具有润肺、滋阴、去心火、纳气、平喘、止咳嗽等功效。 — 6 — 【 牛黄解毒丸 】 ▼ 内庭穴 位于足背,当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属足阳明胃经,可清胃泻火,理气止痛。 内庭是去胃火的,它的作用相当于牛黄解毒。胃火牙痛、咽喉痛、热性的鼻出血,都可以揉内庭,所以它是一个去热的穴位。 — 7 — 【 参苓白术丸 】 太渊穴、商丘穴 ▼ 太渊穴 属肺经原穴,位于人体腕掌侧横纹桡侧, 桡动脉搏动处。 太渊穴属土,肺经属金,正好是“土生金”, 其补中气之气最强,按摩、艾灸都有显效。 商丘穴 穴位于内踝前下方凹陷中, 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 可以治疗各种炎症,补足气血、保养乳腺。 该穴属足太阴脾经,属金,脾经属土, 刚好也有“土生金”之功效。 太渊、商丘这两穴合在一起来用就是免费的参苓白术丸。补肺健脾,益气止泻,对于改善体倦乏力功效显著。 — 8 — 【 保和丸 】 ▼ 大陵穴 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穴, 穴位于人体腕掌横纹的中点处, 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稍加用力按揉。 此穴性属土,可缓解治疗口臭、心痛、胃痛、呕逆。还有健脾的功效。吃完饭不消化,揉大陵穴可以从心脏借点血帮助运化,相当于吃保和丸,为您增加胃动力,消食导滞,缓解脘腹胀满。 — 9 — 【 杞菊地黄丸 】 ▼ 曲泉穴 曲泉穴,是沟通肝肾的要穴, 位于人体的膝内侧,屈膝, 在大腿与小腿连接褶皱尽头的凹陷处便是曲泉穴。 用拇指需稍加用力按揉每次5~8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小编温馨提示, 按摩期间,请注意, 不要进食油腻、辛辣食物。 内容 | 正安文化北京 编辑 | Alan Ren 有幸邀 路新宇 老师 7月30日-7月31日 来太原授课, 倒计时中...... |
|
来自: Lhmd40rparl5bo > 《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