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通译58—65译者:长弓中国

 昵称30339968 2016-07-12
老子通译58—65译者:长弓中国
人本-求是君07.09 20:14阅读23

58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译文

政令宽厚,民风淳朴。政令严厉,民风狡诈。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谁知道其中的究竟,祸福没有一个定准,正转化成了奇,善转化成了妖。人们在这种相对中被迷惑已经很久了。所以圣人:方正但不割人(即:大方无棱),犀利但不伤人,直率但不放肆,光明但不炫耀。

59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译文

治理人事,侍奉上天,最好是万事爱惜。只有爱惜,才是早早顺服道的引导,早早顺服道的引导就叫做重视积德。重视积德那么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这样没有人知道他的能力,既然能力无极,当然可以担当国家重责,护佑国家。国家有了这样的保障,就能长治久安,这才是根深蒂固的长存之道。

60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译文

治理大国就好像炒个小菜一样,让道降临天下,任何鬼怪都不起作用;不但鬼怪不起作用,真神也不伤害人;不但真神不伤害人,圣人也不会伤害人,真神和圣人都不伤害人,所以这样的德行就可以归回大道。

61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译文

大国应当把自己定位于下游,持守雌柔。天下的交往,雌柔的常常以静取胜雄壮。静的处于下游。所以大国把自己定位于小国之下,就可以获得小国来归。小国把自己定位于大国之下,也能见容于大国。所以,或者谦下以获取,或者以谦下见容,大国不过想兼养人,小国不过想见容于大国。这样两者都能满足,大国首先要谦下。

62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W 58;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译文

道是万物的庇荫者,是良善者的宝贝,不良善的人同样得到他的保佑和恩待。美好的言论能赢得世人的尊重,美好的德行可以获得世人的追随(或心里的认同);但是不善者,就要放弃吗?所以说,设立天子,设置三公以管理天下,(这样的管理无非是要弃不善者,因为分别善恶就是自义,从绝对的道来说,自贵而贱人,是恶的,就是不善,自贵尚贤、划等级、分贵贱又加剧了恶的泛滥。有所弃者,道也弃之。即2、3章所说。)即令获得世上的宝贝(拱璧)和地位(驷马),也不如进入大道,与道合一,古来的人为什么这么看重道呢?不是说,祈求就能得到,有罪可以赦免吗?(有谁能赦免相对于绝对存在的过犯呢?)所以是天下最宝贵的存在。

63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生于小,多聚于少,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者,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

在别人还没有作为时,就循道而行;还没有隐患时,就加以处理;要在没有气味的时候闻到味道。大生于小,多聚于少,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者,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注:本章与64章应连为一章,讲的是:无(或小)处着手,慎始慎终。

64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译文

安稳时容易把持,没有征兆时容易谋划,脆弱时容易消解,微小时容易分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不妄为故无败,无妄执故无失。人们常常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所以圣人把不奢求作为奢求,不宝贵稀有之物,学习别人不学习的,校正众人的过犯,辅导万物回归于自然,而不敢妄自作为。

65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顺。

译文

古来以道治国的,不让民众明白那些所谓礼义、机巧的表皮,而是让他们保持淳朴的民风。民之难治,是因为他们机巧狡诈。所以用(权术、仁义、礼等)智治国,必定危害国家,不以智治国,是国家的福气。这两种情况,是一种社会运行的律,这样的律,就是玄妙的德性。玄妙的德性深刻,深远,与一般的理论是相反的,明白这个道理,就能理顺国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