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生小记 | 顾卉:轻红深碧花叶笺

 圆角望 2016-07-12


昔读《秋灯琐忆》,对秋芙所制葵笺印象颇深:“秋芙以金盆捣戎葵叶汁,杂于云母之粉,用纸拖染,其色蔚绿,虽澄心之制,无以过之。”秋芙和《浮生六记》里的芸同样都是巧手慧心的女子,其实她制葵笺和芸制连花茶一样,并不是原创,也是有古方可循的。明高濂所著《遵生八笺》中,《起居安乐笺》里记载:“许判司远以葵笺见惠,绿色而泽,入墨觉有神采。询其法,乃采带露蜀葵叶研汁,用布揩抹竹纸上,伺少干,用石压之。”而《燕闲清赏笺》中卷“造葵笺法”有更详细的制法:“五六月戎葵叶,和露摘下,捣烂取叶,用孩儿白鹿坚厚者裁段,葵汁内稍投云母细粉、明矾少许,和匀,盛大盆中,用纸拖染,挂干,或用以砑花,或就素用。其色绿可人,且抱野人倾葵微意。”



  

这才是秋芙用的方子吧,以前写字曾用过素色的云母宣,晶亮的碎点含蓄着密布纸上又不像洒银那么张扬,如碧绿的葵笺上饰着云母粉,想必更加赏心悦目。戎葵就是常见的五六月间开花的蜀葵,俗称“端午锦”,花色绚丽,其叶也丰茂,若有闲情,可以一试。不过这种制作工艺也令我想起小时候经常玩的比这个简便得多的染纸法,就是画国画的时候把蘸着颜色的毛笔放到笔海里准备洗的时候发现水中晕染变幻的图案很好看,就把小宣纸片浸入进去,再拿起来时那些美丽的图案就会吸附在纸上,干了以后多彩多姿,而且还可以再次写字或者涂鸦。当年为了鼓捣这种彩色烟云般的小纸片不惜浪费过大半盒国画颜料,可惜那些故纸早已不知所综。

  

比起“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和“泪弹不尽临窗滴,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的题寄相思的闺阁彩笺,葵笺似乎更有一些文人气。“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这种专门用来题诗的小幅彩笺应源于东晋和南朝时期就有的“五色笺”,然后经由唐代才女薛涛的锦心绣手流传于世。相传隐居于蓉城浣花溪畔的薛涛曾用木芙蓉树皮捣烂煮糜制成薄纸裁成小幅,再采来桃花荷花鸡冠花等各色花卉捣成花汁并加进一些胶质调匀,用毛笔一遍一遍地涂刷在纸上,使颜色均匀涂抹,再以书夹湿纸,用吸水麻纸附贴色纸一张张叠压成摞,压平阴干,就制成了彩笺。薛涛用这种彩笺题诗与当时的元白等文人唱和,赏心悦目,优雅无匹,一时大为传赞和流行,时人称为“薛涛笺”。薛涛笺有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残云十种颜色,被诗家称为“十样变笺”,尤以红色的最为人喜用得最多,因李贺有诗云“浣花笺纸桃花色”,又称为“桃花笺”。

  

薛涛在刷染彩笺的时候还曾在纸上帖撒一些小花瓣,这样就制成了花笺,花笺比彩笺更美丽多姿,用来题写诗句更加雅致唯美,收到这样一封诗笺,未读就已念及闺中人兰心蕙质而觉满纸生香,简直成了传情达意的最好道具。

  

美人素手能制花笺,高士也会另辟蹊径制作“叶笺”。《遵生八笺》中高子游具里还记载其制作过三种“叶笺”,用蜡刻成各种叶纹的版,用闽中罗纹长笺裁剪成各种形状的叶子,染成红色的纸裁成枫叶,绿色的仿蕉叶,黄色的仿贝叶,再用雕版压上叶脉花纹。这样做出来就像真的叶子一样了,且较之古人的蕉叶题字红叶传诗,这种仿真的叶笺不但色似而且形似,更加便于书写。随身带着出行,游山玩水时偶得佳句,书叶投空,随风飞扬,泛舟付之中流,逐水浮沉,自有许多幽趣。雅士较之美人,真是“更会玩”了!



顾卉,笔名素纸,自由撰稿人。喜爱诗词、花草和古雅的闲情生活。著有散文集《几回花下坐饮茶》。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