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挂瓶输液,尽量少做?

 醉醉的ko50qina 2016-07-13

    现在的人,都相当有主见,到医院看医生,见面就说:“我感冒了,挂个瓶吧?”于是,医生只得开方,只好挂瓶。而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你也挂瓶,我也挂瓶,在中国,医院的输液室是最忙碌的地方,一瓶瓶挂在铁架上的吊瓶,成为帮助病人解决病痛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据统计,国际上的平均水准为每年每人2.5—3.3瓶,而在中国,却是8瓶,约是国际水平的3倍,而事实是,静脉输液是公认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为什么说这是最危险的给药方式?早在二十年前,就有一位老中医解释,挂瓶是静脉注射,血液通过心脏的。挂瓶太多,总有空气;这些微小的空气积累起来,就容易形成栓塞;还有注射是敲碎玻璃管,也容易有微小玻璃粉尘进入血管,这些脏东西积累多了,在血液里就形成团了,这就是脑梗心梗的由来。

   老中医说的这些,超出了他的学识范畴,但唬我这样的外行还是有威慑力的。还有西医朋友也附和,说挂瓶是抢救手段之一。吃不下药了,就打针;打肌肉来不及了,就打静脉;打静脉效果不好,最后才挂瓶。动不动就挂瓶,这等于打牌第一把就出大鬼,甩炸弹,大牌出完了,后面就只好干瞪眼的。

   有人埋怨,现在这些都是度娘给害的。头疼脑热,先在家问百度,百度说了,就等于自己是医生了。医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按你说的办,钱还不少收,何苦和患者较真?再说,现在医患关系本来就紧张,医生的经营压力本来就很重,患者要犯傻,神仙都没法,中国挂瓶是国际水平的3倍,记录就这么出来的。

   有人点评,越是少干扰身体,身体越是健康。看病难的山区,吃片药都很少,生病在路边拔点草药煮水就是治疗,这些人反而长寿。而动不动就去挂瓶,反而病病殃殃,未老先衰。有人担心过度医疗会造成重病后无药可医,但很多时候,身体连抢救的机会都不给,直接就猝死,连挂瓶的过程都没有了。

    前些日子,网上有传说,人一辈子吃多少东西有定数,谁先吃完谁先走;现在看来,人一辈子用多少药也有定数,谁先用完谁先死的。

   告诫各位,挂瓶有指标,用完就没了。能吃饭就别吃药,能吃药就别打针。挂瓶这事,最好等自己昏迷了,让医生做主吧。如果这辈子连昏迷的机会都没有,那就更用不着挂瓶了。

   挂瓶输液,尽量少做!

( 红粉女郎网:www.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