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输的是什么液?想你的夜!提醒:事实上,这5种病根本无需输液

 漫说健康 2021-06-16

一夜之间,“输液”成了网络热词。

具体细节不得而知,只知道这个词来源于某个霸王总裁的霸王语录,估计人家也没想到自己一夜能火,没准昨晚洗的可能是霸王洗发水。

不过话说回来,输液如今几乎成了很多人的医疗选项,有些人看来,好像不输液病就好不彻底一样。

事实上,有时候有些疾病还真不需要输液

无论是口服、肌肉注射,还是静脉输液,这些都是给药的方式,都是属于治疗手段。

而它们的区别在于不同的给药途径,从而影响到药物的吸收和分布,达到不同的疗效。

而针对于输液,一般当患者消化功能差,无法口服药物,或者是口服效果不大等,又或者感染严重、需要给予紧急治疗的小部分情况,静脉输液都能达到比较直接的效果。

而针对以下这些疾病,通常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输液。

1、上呼吸道感染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也是输液这种治疗方法使用较多的一种疾病。

这种疾病是由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可输液用的大都是抗生素,对于这种疾病,用输液的方法不但效果不大,还会对身体产生损伤。

2、急性支气管炎


这种病的情况与前者相似,都是很常见,也经常会用输液这种方法来治疗的疾病。

但如果患者体温未超过38度的话,是不需要输液的,直接口服药物就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

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这种感染若不存在很严重,也就是说不存在溃疡或者是消化不良等症状时,是不需要输液的,只需口服药物即可。

4、高血压危症


这种病症看起来很严重,其实是不需要输液的,只需要患者口服降压药,在48小时内把血压降到正常范围内就可以。

5、腹泻病


大多数儿童腹泻都无需进行静脉输液,使用补液盐防脱水即可,即便真的可以用到抗生素,也可以口服。

除非孩子不能耐受口服,又或者脱水严重才考虑是否注射输糖盐水

盲目追求好得快,静脉输液滥用成灾

据国家发改委数据统计: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达到104亿瓶,相当于每13亿人口每人输入8瓶,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每年还以20%的速度增长,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输液大国”。

国人之所以经常选择输液,一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输液会让病好的更快,也好的更彻底一些。二是有些医生也感觉输液可以猛药去疴,并且比较一劳永逸一些。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输液门槛比较低,尤其是很多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医生动不动就给孩子输液。

无论是感冒发烧还是咳嗽肺炎,流水线般的治疗方式也让很多医生深感无奈,这个也跟部门医生知识体系没有更新,以及医院风气有关。

若过度输液的话,会对身体产生哪些影响呢?

第一,容易引发不良反应


2017年,药监局所公布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或者事件报告中,注射剂就占了83.5%,远远超过口服以及其他制剂。

而过度静脉输液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对于婴幼儿而言,过度静脉输液所使用的抗生素,还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增加孩子真菌感染的几率,比如鹅口疮

第二,容易引发阻塞毛细血管


在输液的时候,会有一些不溶性微粒随着液体进入人体。之后,它们会进入血液,在随着血液流动的同时,极有可能会阻塞毛细血管。

第三,容易导致细菌耐药


过度输液会引发身体的耐药性,严重的话,未来会导致无药可用。简单而言,就是容易感染上超级细菌。

在2015年就曾爆发了因感染超级细菌而最终器官衰竭死亡的新闻:

医生非要静脉输液,家长又该如何分析呢?

我想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嚷嚷----我们又不懂医学,医生叫我们输液我们就输液啊!

事实上,输液这件事早已根植了很多人的心灵深处,在一些地级市的医院、小诊所等,输液疗法依然占据主流。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本身医学又不懂,都是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

而我们除了自己先对输液有一个充分认识之外,不主动要求给孩子输液之外,面对给孩子输液的医生时,不妨可以先问问:

有必要输液吗?是否能先口服抗生素?

若医生说得有理有据,那么建议还是听医生的;

若医生拒绝回答,又或者说得含糊,那么建议换一个医生。

总而言之,若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别输液

所以,今晚你还会再输液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