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昵称30339968 2016-07-13

  上一次我们讲了天地和宇宙。天地最开始是混沌一气的,就像一个鸡蛋,里面的蛋清和蛋黄是互相混在一起的,分不开哪是天哪是地。


  后来有一天鸡蛋突然就裂开了,鸡蛋里面清的那一部分因为轻,所以就上浮,变成了天;而浑浊的的那部分因为重就下降,变成了地。天地从此就分开了。

  在原来天地未分时候那个宇宙原初混沌一体的状态,古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无极”。等到天地分开,有了清和浊,轻和重的区别,这种状态,古人称呼它也有一个名字,叫做“太极”。无极到太极就是从一生成了二。


  生出来的这两种对立的东西也要有个名字啊,好吧,一个就叫做“阴”,一个就叫做“阳”。阴阳合起来就叫“两仪”。阴阳这两种属性在咱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特别重要,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对立的两种属性,都可以用阴阳来解释。

  比如天地,天就是阳,地就是阴。


  比如昼夜,白昼就是阳,黑夜就是阴。


  比如四季寒暑,春夏就是阳,秋冬就是阴,炎热就是阳,寒冷就是阴。


  比如人和其他动物的性别,男人就是阳,女人就是阴。雄就是阳,雌就是阴。

  比如婚姻关系中,父亲就是阳,母亲就是阴,丈夫就是阳,妻子就是阴。


  比如数字,奇数就是阳,偶数就是阴。


  比如物质运动的状态,动就是阳,静就是阴。


  比如办公室里,总编就是阳,小编就是阴……


  如此种种,这样的例子说也说不完,今天我们只讲日月。说起日月,你一定觉得,那就是太阳和月亮嘛,谁不知道?但它们与阴阳是什么关系呢?看看古人怎么说。

  古人对日月的解释是“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月,阙也。太阴之精。”

  阴和阳有不同的程度,最高程度的阳叫太阳,最高程度的阴叫太阴。日就是太阳的精华,月就是太阴的精华。这就是为什么太阳叫做太阳,而且为什么月亮另有一个名字叫太阴星。

  上面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日和月的写法,日有一个圆乎乎的外形,而月是一个半圆,这就是我们平时大部分时间看到的太阳和月亮的形状。

  太阳在一般状态下,我们看到的都是圆形,除了偶尔日食它才会缺了一块,圆满充实是日的常态。


  而月亮正相反,除了每个月有一天是圆月,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不圆满的,不圆满就是阙,阙缺不足是月的常态。


  讲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千字文说“日月盈昃”了,盈就是充满,而昃就是仄,有倾斜、倾侧的意思,倾侧倾斜就导致了阙和不圆满。有时圆满,有时倾侧,这就是日月的运动状态。

  说完日月盈昃,来说辰宿列张。

  日月盈仄是讲太阳和月亮的运动,辰宿列张是讲星星的运动。

  古人把日月星合称为“三辰”,日照昼,月照夜,星运行于天。日月和各种星体都是在不停运动的,而且它们的运动遵循着严格的自然规律。根据日月星的运动,人类就可以据以判断时间,划分季节,制定历法。“辰”字本来具有时间、天时的含义。所以就把包括日月在内的各种星体统称叫做辰。

  要判断星体的位置运动首先就面临一个问题,怎么确定和描述星星在天空的位置?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坐标系,给天空打格子作为观测标志。古人在天空中打了二十八个格子,把整个黄道划分了二十八个天区。东西南北各有七个区域。这些区域就叫做宿,或星宿。“宿”本来的意思是止留,住宿。星宿就是星星的宿舍,所以除了二十八宿之外,有时候也叫做二十八舍。二十八个星宿按东西南北排列顺序如下:

东方青龙七宿:角木蛟 亢金龙 氐土貉 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水豹;

南方朱雀七宿:井木犴 鬼金羊 柳土獐 星日马 张月鹿 翼火蛇 轸水蚓;

西方白虎七宿:奎木狼 娄金狗 胃土雉 昴日鸡 毕月乌 觜火猴 参水猿;

北方玄武七宿:斗木獬 牛金牛 女土蝠 虚日鼠 危月燕 室火猪 壁水獝。

而它们在天空中排列的图形是这样的:


  嗯……看的有点乱?好吧,下面的简洁明快。


  怎么样?是不是排列得非常整齐?对了,列就是排列,张就是张挂,展布。辰宿列张就是说各种星体在天空中按照二十八宿的位置规整有序地排列摆布,并且按照严格的规律运行。

  有了这套坐标系,古代先民就可以比较准确的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移动,并且总结规律,进行推演,从而分出了日期、月份、季节、年岁。从此吃饭睡觉工作生活就都开始有谱啦。恩,那是下一讲的内容,今天就说到这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