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期末考试了,学生的作业量加大,特别是做试卷的份量加大。看来又要加班了。 一张张的试卷摊在桌上,学生不停地提问,我不停地回答,最麻烦的是,我手里没有标准答案,却还要逐题细致地解答,我要在最短时间里保证答案准确。正当我焦头烂额之际,前不久刚和我发生过矛盾的英子忽然走到我跟前。我抬头瞟了一眼,没等我反应过来,英子便侧身钻进学生堆里面,看着我给学生做辅导。 从她站在那里开始,我的脑筋似乎就越来越不够用了——这不,一道很简单的题,我竟然不会做。 我打开手机准备百度,英子凑过头来:“你这个不会做啊?”我不好意思地回答:“脑筋断路了。”“噢,这个很简单,你还要查百度……”“百度一下,准确率高一点。” 英子窃笑一下,却没有离开,而是一直在那里盯着我的动作。我越发觉得不自然,始终进入不了状态。出错越来越多,卡壳越来越多,学生们起哄:“老师都不会,怎么教我们啊。”我不断地解释,不断重做,不断出错再解释……真可以算是窘态百出! 而且更要命的是,这些都被一向喜欢搬弄是非的英子,尽收眼底。 我心里埋怨着英子非在这焦头烂额的时候来凑热闹,猜疑着她明天肯定又要到处张罗这个话题了。 我几乎招架不住了!多想英子快点离开!可英子呢,一点离开的意思都没有。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班。恢复平静的我开始对今天的窘境进行反思。 今天,到底怎么了?!偶尔我也要做兼职讲师,面对台下几十个成年人,一样可以应付自如,为什么今天只不过是给小学生们讲讲题,竟然会这样紧张兮兮、状况连连? 窘况开始于英子出现之后,我仔细回想,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越来越不自在。而不自在的原因呢?就是因为,我在心里把她和“是非”画上了等号,把她今天的突然出现和前不久我们之间的矛盾关联了起来。所以我一直担心她是不是故意来找我麻烦,而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精神聚焦在她那里,关注着她的反应,以至于不能专心解题、讲题,不能坦然处理平常的工作,所以,一个小卡壳变成了一连串的出错,一个小尴尬变成了窘态百出、招架不住。 但是,英子到底是来干嘛的呢?会不会只是随便看看?会不会就是我过度紧张的表现,才使她一直站在那看了整场戏? 第二天,英子像昨日一样出现,我故意没有理会,让自己专心于当前的工作,继续从容不迫地给学生讲题,她站了一会儿,就走开了。 看来,果然是我先入为主、小题大做了。想想生活、工作中类似的情况还真不少,而最可笑的是,自始至终,也许别人压根儿都不知道这事,而自已却成为愚弄自已的好手。本来嘛,我干我的,她看她的,我不生事,她也没“非”可传。自心不亏,两不相干。偏是我猜疑计较,离了本分,丢了坦然,乱了方寸,失了平常。演了一场戏,还怪别人看。 若再问我,被人盯着看究竟是怎样一种体验? ——嗨,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