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和一个好哥们晚上小聚了一下,酒足饭饱之后,本打算直接回住处休息,但是想着是周末,回去了也是对着手机点点点。所以,两个人一合计去了附近的一家酒吧。这是个足球为主题的静吧,第一次来的时候也是十点多的时候,进去的时候,酒吧驻唱舞台上有一个投影仪正在播放着欧洲杯集,锦投影旁边驻唱唱着许巍的《蓝莲花》。这是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之一,再加上里面怀旧的装修和各种怀旧摆件,同时充盈着自己喜欢运动的气息。所以,这家酒吧一下就打动了我。这也是第二次来的原因。这个时候正是欧洲杯赛期,想着人应该会多一些。谁知到了之后发现,除了酒吧老板的一个小兄弟H和一个酒吧服务员,就别无他人了。当然,这种情况我是喜欢的,毕竟人少安静么。 和第一次来酒吧一样,我和我的同事小兄弟每人点了一小瓶百威啤酒。一瓶15块钱,开始了谈天,因为就我们两个,我哥们平时也非常喜欢唱歌,于是我们就问老板的小兄弟H,我哥们可否在舞台上当一次驻唱,唱上一首歌,因为没有其他客人,所以爽快的应允了。于是,我同事兄弟L走到台上,坐到电子琴旁边,对着话筒唱了一首我们都比较喜欢的《去大理》。平心而论,唱的真心不错,虽然与专业驻唱的水平还是存在一些小差距,但是真心唱出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味道。所以,也得到了他们的赞赏,姑且认为他们的赞赏是真诚的,我感觉也是真诚的。 我兄弟L随后也借着这次难得的机会唱了几首其他的歌,我最喜欢的就属《海阔天空》和《去大理》了。中间老板小兄弟和服务员也是忙前忙后的,弄得我们也挺不好意思。这样一来二往,渐渐不再像刚开始那般拘谨,有些熟络起来了,当然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陌生感。然后老板小兄弟就招呼服务员送了我们两小碟零食,我们当然挺感谢的,礼尚往来,我们也敬了几支烟。慢慢的,我们就坐到了一块,互相倒酒,彼此让烟,聊聊音乐,谈谈经历,说说故事。直至说道无话可说,甚至无话找话说的尴尬局面。我开始习惯性觉得无聊,不喜欢这种生硬的局面,不习惯这样尴尬的场面。最后,一些小细节,对于敏感的我来说,感觉不便久留,最后,和兄弟L找个随便找了个理由,打道回府了。 离开之前,我们互相留了微信,虽然当时就知道,那只是一个习惯性的套路罢了,以后,可能谁也不会主动去联系谁,但是,还是遵守了套路,假装以后还会有机会相约聊天。事实也确是如此,事后我们彼此没有发过任何信息,联系人只是通讯录的一个摆设罢了。我一直在想,我们是否当时有必要那么深入聊天么?我不知道他们是怎样,我知道我当时很虚伪,情不自禁的假装自己很了解音乐,很了解民谣,很有前瞻性,很有情调。 我并不喜欢那样的自己,但是,当时怎么就虚伪起来了呢?后来,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现在似乎有些明白了,当然仅仅是自己的浅薄看法。有些人或许也像我这样吧?遇到一些人,之前完全并不熟悉,甚至非常陌生,但是,他一旦表现出了诚意,开始对我推心置腹,我会毫无戒备,毫不犹豫地敞露心扉。当然,未必全部都不是真诚,有很多人后来也真是成了朋友。我不知怎的。总会认为,这未免过于草率和天真,我承认这样的想法中间掺杂了我的潜意识自我保护。我依然固执地坚信,坚实的情谊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来源于细水长流、润物细无声长久坚持。所以,真的没必要遇到谁都是你一推心置腹,我就马上敞开心扉。不着急,如果真是彼此认同,互相欣赏,那我们慢慢来。时间到了,信任有了,该讲的关于我们自己的故事和经历都不不经意间真诚流露出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