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姓

 cywsr东火 2016-07-13
仙游陈姓


  颍水衍脉家声远


  中国陈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仙游陈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宗支繁衍,安身立业,成为仙游人口最多的一大姓氏(为119260人)。千百年来,陈氏家族中王侯将相,科甲联芳,人才辈出,灿若群星,对仙游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仅在当代,便出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陈至立;而在仙游籍的5名院士中,陈姓更是占了2个,为动物学家陈宜瑜、加速器物理学家陈森玉。

  “陈”姓人口基数庞大,其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父母言传身教,将家风烙印在孩子的身上,潜移默化为一个人的智慧和处世方略。不同的历史时期中,都有陈姓名人用言行实践作示范,给所有陈氏百姓留下宝贵的家风,积淀了家族的历史文化,成为一股潜在、无形的引导力量。

  陈姓图腾


  >>>>

  形象

  两侧旌旗招展,中央山丘前是列队待发的战车,战车上有手持戈戟列队以待的三军。

  >>>>

  产生

  陈字的含义之一是阵列。陈字在古代与阵字相通,故古代陈字意义之一为阵列,即旌旗之下,战车、士兵列阵于国土待战出征。史载:是黄帝发明了古代高轮车,高轮车成为黄帝部落的象征,故黄帝又称轩辕氏。而陈氏是黄帝后裔,自然与车有关;加之陈姓形成的那个时代,即陈国建国初期,陈胡公是周武王乘龙快婿,陈国与周王朝关系甚密,陈国军队常被周天子派遣,去征战入侵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和周王朝内反叛的诸候国,干戈扰攘,征战不息。旌旗飘扬、鼙鼓声震、战车辚辚、战马萧萧、兵士整装持戟、车马列队待发之场面,成了陈国象征性的壮景。陈姓在这个时期形成,陈姓图腾也就此产生。

  家风家训陈氏祖训

  明明我祖,汉史流芳,

  训子及孙,悉本义方。

  仰绎斯旨,更加推祥,

  曰诸裔孙,听我训章。

  读书为重,次即农桑,

  取之有道,工贾何妨。

  克勤克俭,毋怠毋荒,

  孝友睦姻,六行皆藏。

  礼义廉耻,四维毕张,

  处于家也,可表可坊。

  仕于朝也,为忠为良,

  神则佑汝,汝福绵长。

  陈氏家训

  事亲必孝,待长必敬。

  兄友弟恭,夫义妇顺。

  冠婚丧祭,秉礼必慎。

  学文必功,习武必勤。

  治国必忠,治家必严。

  居功毋骄,见恩必谢。

  士农工商,择术必正。

  毋听妇言,而伤同气。

  毋作非法,而犯典刑。

  毋以众而暴寡,

  毋以富而欺贫。

  毋以赌博而荡产业,

  毋以谣辟而坠家声。

  制行唯严以律已,

  处世当宽以绳人。

  苟能行之于久久,

  当必报之以冥冥。

  兹训词实系废兴,

  诵之再三,尔其敬听。

  名人珍闻

  中国陈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仙游陈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宗支繁衍,安身立业,成为仙游人口最多的一大姓氏(为119260人)。千百年来,陈氏家族中王侯将相,科甲联芳,人才辈出,灿若群星,对仙游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仅在当代,便出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陈至立;而在仙游籍的5名院士中,陈姓更是占了2个,为动物学家陈宜瑜、加速器物理学家陈森玉。

  “陈”姓人口基数庞大,其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父母言传身教,将家风烙印在孩子的身上,潜移默化为一个人的智慧和处世方略。不同的历史时期中,都有陈姓名人用言行实践作示范,给所有陈氏百姓留下宝贵的家风,积淀了家族的历史文化,成为一股潜在、无形的引导力量。

  ■ 宋代名臣陈洪进:忠顺仁义

  陈洪进,生于五代的后梁开运十年(914年),连江里(今枫亭镇秀峰村)人。作为一代名臣,陈洪进治国安邦、功勋卓著的一生为后世称赞,“一门五侯”的荣誉也成为佳话。陈洪进主政泉漳期间也做了不少好事,为了解决耕地和粮食问题,陈洪进组织家丁配合当地民众,筑起了一条长达数里的海堤,使之变成一片方圆几十里的蓄泄兼备的良田。陈洪进之女陈玑受父亲义举影响,体恤民间疾苦,卖掉自己的金钗首饰,帮助农民开了一条从枫亭到惠安驿坂的渠道,以便农田灌溉。还颇富远见地在渠道两旁种植荔枝树,巩固渠道,增加果农收入。一家人的仁义、慈善为当地百姓称道。

  ■ 清朝富商陈天高:乐善好施

  陈天高,生于清乾隆年间,幼年家贫,父亲早逝,母亲靠磨卖豆腐抚养一家人。陈天高自小被送到亲戚家打小工,并跟往浙江开设商行,后到仙游从事烟丝加工,成为仙游烟商第一巨富。发家后,陈天高不忘幼时家庭艰辛,不忘母亲教诲,常常帮助穷人,并雇佣100多名工人,为当地群众生活提供保障。为弥补幼时无法学习的遗憾,他还捐赠金石书院经费、修桥铺路,并嘱咐子孙今后继续支持教育。道光五年(1825年),奉旨修建东门外官道旁“乐善好施”石坊,父死子继,历时30年竣工。坊旁建小屋,设立饮水处,供往来行人免费休憩。

  ■ 当代院士陈森玉:朴实沉毅

  陈森玉,鲤城街道人,1939年出生,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加速器物理学家,是我国高能加速器领域的学术带头人,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森玉年少时居住于现在的鲤城街道东门社区老街,幼年时父亲在海外做工,母亲贤惠操持家事,曾一度生活艰辛。父母重视教育,突破重重困难坚持供养孩子们上学。“他儿时活泼好动、聪明调皮,但他注重学习效率。”据陈森玉儿时同伴施文藻介绍,尽管那个年代生活艰辛,但兴趣广泛的陈森玉将篮球、排球、游泳、跑步、音乐贯穿于生活,劳逸结合得当,学习效率较高,深受老师的赞赏和同学的喜爱。生活水平渐渐改善后,陈森玉的父亲提醒子女要常怀感恩之心,努力作为,感谢党和国家创造了这样幸福安宁的生活。陈森玉父亲的好友曾将他们谈话的内容及对下一代的期望概括为“孰望幼辈,笃勤求学,诚志工农,仓满安邻”。

  ■ 当代运动健将陈洲理:少说多做

  中国男子武术运动员陈洲理,1989年生于鲤城街道木兰社区,在2014仁川亚运会男太极剑太极拳全能决赛中夺冠。像许多年轻人一样,作为家中独子,陈洲理从小被家人疼爱。而宠爱的同时,父母并没有忘记给他一些锻炼,在他7岁时就将他送到县少体校习武,强身健体。陈洲理告诉记者,虽然从小便离开父母,但父母的教育一直留在心间,要“尊敬长辈”、“多做事、少说话”,这些话一直影响着他,对他习武之路上取得的成绩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或克勤克检、毋怠毋荒,或为忠为良、赤心可鉴,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陈氏家族中前仆后继涌现着大批成名成才的人物,他们都是在教子伦理、持家经营、交结朋友、处世警戒等哲理格言的孕育下成长的。这些优良严谨的家风薪火相传,经世传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陈氏后裔,修身齐家,撰写新篇。

  寻根问祖

  支系众多,你属于哪一挂?


  东门石坊

  陈姓在仙游的分布极广,遍布18个乡镇,224个行政村,400多个自然村,其中尤为榜头居多。之所以榜头多,与陈姓入仙的渊源有关。

  福建陈族始于西晋,中原八姓入闽之时。陈润由河南携家南渡入闽,而兴化陈氏之始祖,则为陈润的十一世孙陈迈。自然,仙游陈氏也就多为兴化始祖陈迈的后裔。

  陈迈传至八世,在兴化繁衍生息的主要是陈荛、陈湟两支。陈荛长子陈齐,于唐元和年间迁入仙游榜头后坂开基,是为侯峰之始祖。陈齐十子,传后坂、玉湖、寿山、谷目、衙里、横山、玉井等世系,这也就是陈氏以榜头居多的原因了。陈荛三子陈赠传留坡、柘山、五象等世系。陈荛弟弟陈湟寓居枫亭东门外,为浮山始祖,传莆仙东阳、马峰等世系。

  此外,还有许多支系也是从河南固始县直接南迁入仙。

  一是岭南行军总管陈政、陈元光父子,于唐时入闽,始居枫亭陈庐园8年,其子陈元光为开漳圣王。

  二是陈环,携子陈伯宣在唐时寓居仙游,其后曾孙陈旺迁徙江西,为江州义门始祖。值得一提的是,唐宋时期江州义门陈氏家族,创造了历15代、330余年、3900余口聚族而居、同炊共食、和谐共处不分家的世界家族史奇观,就在去年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也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六——江西义门陈。

  三是陈忠、陈邕父子入闽,始居枫亭井上,其后裔移居泉州惠安社稷坛后,后迁徙漳州南厢山,为闽南南院派之始祖。

  四是陈鄙,于唐中和间入闽,初居泉州,后卜居仙游东乡光埔,是为飞钱入仙始祖。

  五是陈蕴,于宋代迁入兴安郡,为科山始祖。

  另外,还有不少于明清之际,由闽中南和广东惠州等地,先后迁入仙游定居的。

  姓氏内外重建宗祠 续修族谱




  陈氏宗祠

  作为全县百家姓第一大姓,陈氏后人曾花费6年时间,于2002年秋天编撰出《仙游陈氏大族谱》一书,厚达900页,内容涵盖先祖像赞、源流考略、祖情记述、海外宗亲、古今名人、文献古迹、宗祠祖训和宗亲组织等方面,据称该书系改革开放之后全省第一部县级新族谱。

  2002年,陈氏后人组织成立了仙游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陈氏委员会,内有成员四五十人,18个乡镇均设分会。2015年,该会为弘扬陈氏名人精神,编撰出宋代名臣《陈洪进》一书,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仙游籍枫亭镇“魏国公”之后陈洪进倾力维护国家统一的传奇一生。

  陈氏委员会会长陈志廉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的陈氏后人可寻宗问祖,该会面向全县陈氏发出捐款号召,共筹集资金1300万元于2013年建成目前全县最大规模的一座宗祠——陈氏宗祠。内部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厅、中央为天井,两边建有偏厅和护厝。作为县又一人文景观,该宗祠大门门额“陈氏宗祠”四字,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陈至立题写。

  视频↓:航拍陈氏宗祠

  下一步,陈氏委员会计划续修大族谱,添加2002年至今的族谱变化。并完善各村族谱,改变过去“只记男不记女”的记录。

  凡人优品·博士兄弟“砍柴功” ·


  “陈加水这一家子真是厉害,一门出了3位博士,还有一位硕士。”位于榜头镇偏僻乡村的南溪村里,却出了博士兄弟,其良好家风更是引人乐道。

  陈加水有4个儿子,大儿子陈建明现在老家开了一家农家乐;多年前,为了让弟妹们顺利完成学业,成绩优异的他辍学赚钱为父母分忧。二儿子便是“博士哥”陈建梅,其祖籍山东威海的妻子也是博士,二人都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工作。三儿子“博士弟”陈建华,现为闽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助理。四儿子陈建新现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里工作,是硕士。

  陈加水曾当过小学教师,因为收入微薄,他离开教坛,夫妻俩一起以砍柴为生。四兄弟小时候,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跟着父母亲一起上山砍柴。陈建华说,“每逢周末,都是凌晨3点就起床,简单吃个饭,便与大哥、二哥、我姐、我爸一起出发去砍柴。那时,我们推着平板车,要走上15公里多的山路,才会到达目的地。”

  除了砍柴,兄弟们还要拾猪粪、编草席。虽然要做这么多的活儿,但陈建华与他二哥却没把功课落下。因为他们的母亲总会很早就叫他们起床读书,而乖巧懂事的他们也总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功课完成。陈加水的妻子刘爱莲对待孩子极其严格,“现在艰苦,以后就舒服!为了能多点收入,天天没三十暝没初一早”。

  博士兄弟俩说,在他们小时候父母亲经常教导他们:艰苦未必是痛苦,也有幸福;大男子是担当和责任;成功是从被别人带着走,接着主动走,最后是赶着自己走。

  · 虎口取水“孝子雄” ·


  菜溪乡象山村有一处山泉名为“孝子泉”,取自民间流传的孝子公的故事。

  明代世袭百户侯陈亚保隐居于现象山村南溪小组,有长子陈雄,次子陈旺。陈亚保病重,据说虎灾泛滥的后山岭尾泉水可以治病,继母为让自己所生的陈旺继承家产,让陈雄前往取水。陈雄虽知取水有去无回,但为救父亲性命,毅然前往。

  本以为路途艰险,奇怪的是当天竟无一只猛虎出没。取水归来路上天已全黑,陈雄筋疲力尽,走到南溪水尾地段,被一块石头绊倒,装满水的小瓷罐摔得粉碎。若空手回家,陈雄觉得无脸见父亲和继母,回头取水却已看不见路,便原地躺下休息。睡意朦胧中,耳边传来“滴滴答答”的水声。月上枝头,陈雄惊喜地发现,小瓷罐竟然完好如初,一股清泉从地下冒出,装满了瓷罐,陈雄热泪盈眶,连夜抱着水罐赶回家。

  喝了泉水,父亲果然病愈。同父异母的弟弟陈旺为母亲的行为感到惭愧,遂告别父母兄长举家搬离仙游。

  陈雄虎口取水的孝举让乡亲们既惊叹又感动,此后“孝子雄”美名远扬,后世又称之为“孝子公”,有诗曰:孝感天心泉沸石,泽流裔世水知源头。其裔孙玉书篆书“孝子泉”三字于泉边石上,今亦尤在。

  传家之宝· “小秀才”以诗传后 ·


  仙游姓氏文化研究会陈氏委员会会长陈志廉始终记得年少时,父母时常用以鞭策自己的一首诗作。陈志廉的先辈是清朝末年的秀才,满腹经纶,其14岁时写过一首描述四季的诗歌。偏僻的小地方出一个秀才很不容易,14岁便能作诗更是难得。因此这首诗作为纪念先辈,也在他家里一直传承至今。

  “你先辈啊,14岁就能写诗,中秀才。”这些寄托着殷切期盼的话语始终萦绕在陈志廉的脑海中,也一直激励着他年少的学习时光。至如今,已变成一种深埋在心中的情怀与记忆,经久不衰。他也时常用这首诗来鞭策、激励自己的下一代,似乎已演变成一种家风传承。

  不论是历经沧桑传承至今的一些老物件,还是去粕取精口口相传而来的一些训语,都是每一个家庭弥足珍贵的家风记忆。一盏油灯,或许是一个家庭的风向标,照亮前行的路;一支戒尺,或许是一个家庭的度量衡,时刻警醒,不越底线;一幅诗词,或许是一个家庭的奋斗史,告诉你,人生要充满希望!

  采访手记腾出一方洗心的空间

  作为《百姓故事会》的第一个姓氏,在记者出发采访前,仍在为如何搜集这仙游第一大姓的素材发愁。然而,当几个陈氏老人拉开话匣子,那一段段深埋在历史长河中的陈氏故事,让记者心中沉甸甸的压力骤然释怀。

  金石中学前身、东门石坊兴建、博士两兄弟、孝子雄……这些或藏在身边,或深埋记忆中的历史故事,陈氏族人们却是如数家珍。记者如获至宝的同时,不由也颇为感慨。

  父母时常拿来鞭策的话语与故事、身边或破败或完好的历史印记、书本上那厚重的文字记载……这些不经意间的载体,都可能是经过历史洪流反复洗涤,遗留传承下来的精华。在如今这快节奏的时代中,不妨让脑海留出一片空间,“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用那些经久沉淀的家风、家训,洗涤心灵的污垢。

  中华文明已有几千年,几千年来流传了许多关于忠孝仁义的动人传说,这其中有的得以流传,励志后人。还有很多却为时光所隐藏,为世人所淡忘,正如那深埋山间的孝子泉般。

  记者访“百姓”,就是要将这些隐藏在深山里的文化挖掘出来。孝子泉水虽不再叮咚流淌,但孝义却永恒传承。

  本期文图: 今报记者 陈慧贞 彭丽程

  陈祖强 林赛贞 余立凡 蔡晨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