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语文复习:第十二讲(古诗词鉴赏专题 下)

 教育繁星 2016-07-13

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①~②题。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①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是(B(3)

A.送别之情  B.思归之心  C.喜悦之意  D.愤怒之思

2.“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意境与下面哪一项相近是(A (3)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2014·随州·第1213题·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①~②题。

峡口①进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①“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_地点__ _季节__ 。“花飞欲尽春”这一景象在诗中

有什么作用?(3分)

渲染了凄凉忧伤的氛圉,烘托了诗人的惆怅之情。   每空1分,季节写成“时间”也算对,作用写出一点即可。

②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惜别_ 之情。“天涯去住泪沾巾”和王勃《送杜少府 之任蜀川》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3分)

答:司空曙惆怅伤感   王勃  乐观旷达

中考语文复习:第十二讲(古诗词鉴赏专题 下)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①~②题。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①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3分)

答:首句连用两个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读来朗朗上口,写霜草之“苍苍”,使其境界更为开阔,点出秋色的浓重;写虫之“切切”,渲染秋夜的凄清。

②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3分)

答: 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诗人暂时忘却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①~②题。

过湖

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诗中有画:发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3分)

答:初春时节,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梅花悄然飘落抬头望去,   远处群山若隐若现, 像画轴般横在天地间;忽有白鸥翩翩飞来,给人带来吟诗的雅兴。

.景中有情:古人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诗中所绘之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分)

答:愉悦、快乐(大意写出即可)

6.(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①~②题。

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唐]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②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③,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④,送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①碛(qì)西:安西都护府。②赤亭: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西南。③祁连城: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④酒家垆(lú):酒家。

①诗歌首联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有什么作用?( 3)

答:烘托了李副使不畏艰苦、奔赴边关的豪迈气概。(答出“烘托”得1分,答出“豪迈气概”得1分)

②有诗评说,此诗为送别诗中的“另类佳作”。你是否同意”另类”这种说法?请联系学过的诗句说明理由。(3 分)

答:示例⑴同意。常见的送别诗多写离愁别绪,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这首诗抒发的却是劝勉友人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所以,这首诗颇显“另类”。示例⑵不同意。送别诗中并不缺少这类乐观豪迈的作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证明,所以这首诗算不上“另类”。(能准确把握诗的情感基调得1分,能联系诗句恰当分析得1分)

7. ( 2014·随州·第1213题·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①~②题。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做。

①这首诗写的是春末夏初(或“暮春”)(时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  的感情。(3分)

②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诗中画线句子的妙处。(3分)

答:示例一:运用衬托(或反衬)的手法,以山的青翠欲滴衬花朵的红艳似火,青红互为竞丽。

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遍布青山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就像燃烧着的一团团火焰,绮靡而灿烂。  示例三:一个“欲”字生动传神,在拟人化中赋予了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8. ( 2014·随州·第1213题·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①~②题。

暮春

翁格【清】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①下列是对诗句蕴涵的哲理的分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3分)

①世界是运动的; ②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④在客观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②首句中“怨”字的含义是什么?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

答:1怨:抱怨(埋怨,怨恨)(意思相近即可,1分);诗歌表达了诗人不因时光流逝而慨叹,积极乐观、不断进取的人生态虚(言之有理,意思相近即可,2分)。

9. ( 2014·随州·第1213题·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①~②题。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①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 满溢(满)  ,植物  丰茂(茂盛、果实丰硕)的景象(3分)

②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意思符合即可)

10. ( 2014·随州·第1213题·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①~②题。

秋夜山居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①诗歌首句“   去雁(仅答“雁”不给分)”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3分)

②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3分)

答:示例:一个“衔”字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意对即可)

11. ( 2014·随州·第1213题·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①~②题。

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①.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明”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3分)

②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

12. ( 2014·随州·第1213题·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①~②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①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3分)

答:春风、柳条、藤蔓、黄莺(至少三个,1分)

②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3分)

答: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1分),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中考语文复习:第十二讲(古诗词鉴赏专题 下)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13. ( 2014·随州·第1213题·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①~②题。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①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B(诗歌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3分)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 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②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迟暮萧瑟,明朗绚丽_(3分)

14. ( 2014·随州·第1213题·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①~②题。

题①

(唐) 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 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②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①“阙”同“缺”,此 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②每:每当

①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   幽(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1分)

②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二联为例分析(3分)

答:示例:这一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了缤纷的落花,清澈的流水;从嗅觉的角度描写流水(花)的芳香,表现出环境的清静(优美宜人)

15 ( 2014·随州·第1213题·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①~②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3分)

答:用“红”对“青”,色彩鲜艳(1分),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1分)(或静的山  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写了凄黯(凄清)之景(1分),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1分)

16. ( 2014·随州·第1213题·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①~②题。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  姜夔①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②。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注释】①姜夔(kuí):宋朝著名诗人 ②玻璃: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

.第二句诗中“卧看”二字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3分)

答:.向往自然,追求宁静(或“闲适”“愉悦”“沉静”等)( 意思对即可)

②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3分)

答:展现了静谧怡人的湖上夜景:一叶扁舟窗外过,轻快迅捷,微波轻漾,芦苇随之摇曳( 意思对即可)

17.. ( 2014·随州·第1213题·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①~②题。

《塞下曲》(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①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    单调、清冷       的特点(3分)

.“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3分)

答: ①“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②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③表现了将士们心寄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能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艰苦④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3)

答:① a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b边塞生活的艰苦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② 化用典故,虚实结合,衬托,举一反三                               

18. ( 2014·随州·第1213题·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①~②题。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①.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3分)

答: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

②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3分)

答: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

19. ( 2014·随州·第1213题·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①~②题。

晚春

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①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3)

答: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拟人1分,写出效果2)

②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3)

答: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写出“漫天”“作雪”基本意思得2分,语言生动流畅得1)

20 .( 2014·随州·第1213题·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①~②题。

雨后池上

(宋)刘攽(ba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薝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①薝楹:薝廊②更:又

.诗题为《雨后池上》,那么,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雨后”二字?(3)

 答:①池塘水面上涨;②池水更清澈;③杨树上缀满雨珠。评分:每个要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请简要赏析第二段加点词语的妙处(3)

答:①照应前句的“平”字,表现雨后池塘波平如镜的静美。②用比喻的手法,表现雨后池水的清澈明亮。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2分。第二点只答出修辞手法不得分。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中考语文复习:第十二讲(古诗词鉴赏专题 下)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21. ( 2014·随州·第1213题·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①~②题。

少年行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①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释】①河湟:湟水流域及其与黄河合流的一带,这里是指被吐蕃统治者所侵占的河西、陇右之地

①诗的前两句塑造了一个英武勇敢的少年形象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述(3)

答:在猎猎的秋风中,少年披弓执剑,迎着霞光,策马扬鞭,奔赴战场。

②诗的后两句中“未收”与“不拟”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

答:既交待了行军出发收复失地的目的,又表现了少年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

22. ( 2014·随州·第1213题·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①~②题。

   

[]邹浩①

赤路②如龙蛇,不知几千丈。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伊③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

注释:①邹浩,宋代学者、诗人诤臣,敢直谏遭佞臣诋毁屡被贬谪而无愧悔本诗便写于被朝廷逐放岭南期间②赤路:炎荒之路③伊:句首语气助词

①诗中所咏之“路”具有什么特征和含义?(3)

 答案:特征,曲折漫长、荒凉险恶、隐现俯仰含义,实指诗人远谪行走的路,寓指诗人的仕途之路 (或人生之路、进谏之路等)评分:特点1分,含义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②本诗最后的问 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答:①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忠直遭忌、无罪被贬的痛楚、愤恨之情;②表达了诗人面对仕途俯仰、人生起伏而无悔无愧的感情。评分:共2分,答出其中一种即可意思对即可。

23. ( 2014·随州·第1213题·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①~②题。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刘攽(bān), 庆历六年进士,曾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

①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3分)

答: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后池水平静、明净(清澈)的状态(答山1点给1分)

②三四句描写了作者在雨后池上所见的具体景物有哪些?诗中所写景物勾勒的是哪个季

节的图画?(3分)

答: 垂杨、荷叶,春季(答对1点给1分)

24. ( 2014·随州·第1213题·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①~②题。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①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3分)

答:示例一:“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点。示例二:“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境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3分)

答:示例一: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三、四句虚写心中境全诗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虚实结合”即可得满分)。示例二:诗人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诗人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联想”即可得满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