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金之丘

 圆角望 2016-07-13

徐棋楠(深圳)·果下马

在轻浮而方便的现代,没有什么比抛弃诱人的表面,进入一个核心更诱人的了。但,太难了啊。

在东京,看了一个名为“黄金之丘”的阿富汗文物特展。许多年后我仍会自豪地说起这夏天,一次值得沧海飞渡的特展。说起阿富汗,人们常只记忆了战火纷飞、山峦贫瘠、妇女掩面、巴米扬大佛轰然炸塌的一瞬,以及扬尘漫漫。然而我的印象里,有一个学识渊博的末代国王的身影,在半个多世纪前的黑白胶片中,策马探寻自己国土下久已湮灭了的一度的世界文明中心。现名阿富汗的中亚一域土地,曾经波斯、亚历山大、大夏、大月氏、贵霜、萨珊、大唐、阿拉伯、花剌子模、蒙古、莫卧儿……诸多辉煌王朝帝国统治。公元前327年,亚里士多德的学生——麾下拥有全希腊、一心想征服东方的亚历山大和大夏贵族的女儿完婚。继之前往印度,未料远征军哗变,不得不返回巴比伦,未久死去。倥偬戎马建立起来的横跨欧亚非大陆的庞大帝国土崩瓦解。

风光顷刻堪肠断。伴随杀戮,希腊古典艺术和文化却传入了东方。每征服一地就建立一座城池的希腊人,建神庙、浴场、体育场、住宅,一如故土,并称之为“亚历山大城”。现已发现的亚历山大城逾四十个。法国考古队持续十五年之久发掘的阿伊哈努姆城,便是阿富汗,也是亚洲最东部的亚历山大城。我从地铁上野站出来,上野公园平阔清丽,缓步十分钟,即到了东京国立博物馆。特展设在表庆馆。避一避手持微距望远镜的观展人流,乍入眼帘的,乃阿伊哈努姆城一块石灰岩的基石,基石上阴刻铭文。读一遍英译,掏笔记本抄了下来。笨拙地想把一溜瓦檐饰也画下来,力不从心地临摹一个青金辉煌的女神圆盘。工作人员颔首微笑出现,递一支铅笔,示意不要用水笔,请用铅笔。我便用铅笔涂满了本子,包括日冕,混乱不忍复睹,可是感谢笔,涂画过的,就烙印在脑海里了。

阿伊哈努姆,仅仅是大夏境内一座普通的城池。大夏,按西人的习惯,被标识为“希腊—巴克托利亚”。“黄金之丘”位于大夏境内,是1978年由前苏联和阿富汗联合考古队挖掘的,其时枪炮声已在耳际,考古学家们坚持到了最后一刻才不得不离去。两万多件灿烂的金饰无愧于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格调之高,想象力之卓越雄奇,纤毫毕现地见证了古典时期最为美丽和不朽的希腊。此后二十多年,这批瑰宝下落不明,人们殷殷找寻……是怎样的守口如瓶,缄默又缄默,才等到了令许多人流泪、欢呼的重回人间世。

布展凝练,丰富而全面。尾声部分,展示了以保护因战争而流失的人类共同文化财产为宗旨的日本财团做出的国际贡献。猜想“黄金之丘”得以在东京展出,便因此缘故吧。

第二天我又去看了一次。是日,狂风大作,高大的鹅掌楸树,花瓣落了一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