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的意义 游戏是孩子的语言,是孩子安全的探索社会、探索自我的方式。每个孩子都应享有游戏的权利。但在当今的社会里,孩子游戏的空间却被来自成人世界的种种压力挤压和扭曲。成人不理解孩子自发的、无目的的游戏的价值,总是觉得只有“有意义”的游戏才值得玩。却不知这样反而剥夺了孩子自省和追求自我实现的能力。 什么是游戏治疗 当孩子进入一个自由而安全的、可以真正做自己的游戏室,与受过系统训练的游戏治疗师游戏时,有两件重要的事情会发生。其一是治疗师真诚、温暖的接纳,主动的共情和深切的对孩子潜能的信赖创造出一种流动的亲密关系;其二是孩子在安全的关系的支持之下,勇敢的进入自己的经验世界,体验、理解、表达和整合。 为什么我们需要游戏治疗 人类的大脑有三个部分,脑干(爬行动物脑)、情感脑(哺乳动物脑)和理性脑。其中理性脑是高级脑,是人类独有、让我们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部分,但困难在于孩子的很多心理、情感和行为问题却出自不受理智控制的脑干和情感脑。所以“孩子不是不懂道理,只是很难做到”成为家长的普遍体验。而游戏治疗恰恰能帮助孩子的大脑建立新的神经通路,释放缓解焦虑的激素,帮助大脑三个部分的整合。 在儿童期我们最主要的活动就是游戏。襁褓中的婴儿会甜蜜的吸吮自己的手指,会享受来自母亲温和的摇晃;稍大一点儿就忍不住的东摸西摸,追逐缤纷的色彩和奇异的声音,会把什么都放到嘴巴里感受一下;再大一点儿,会爱上躲猫猫的游戏……在孩子的手里什么都可以是玩具,无论何时何地游戏随时都可以发生。我们发现,孩子还完全不会讲话,但他的学习、和这个世界建立关系的努力已经通过游戏开始.....游戏超越语言,是孩子表达内在感受、发展自身能力最重要的途径。 但是有多少成年人真的理解孩子游戏的价值呢?很多家长在孩子一两岁的时候就开始早教,用各种方式刺激孩子的大脑,强化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期望孩子不要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玩耍上,要抓紧时间赢在起跑线上。可是这种过分对认知能力的强化,却大大挤压了情感脑成长的空间;由成人按照自以为正确的方法设计的游戏,更是对孩子内在自我发展潜力的否定,无声的剥夺了孩子反省和追求自我实现的能力发展的空间,在事实上为孩子将来毫无自控力的沉迷于各种电子产品或者其他逃避压力的方式打下了基础。 游戏治疗充分肯定孩子游戏的天性所具有的价值。并且,超越孩子一般意义上的游戏,游戏治疗中的游戏还具有心理治疗的作用。在孩子日常的游戏中,孩子通过游戏、通过想象演绎或者记述出自己的经历,表达或者宣泄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逻辑适应、接纳周围的环境,尽可能的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因为缺乏专业的支持和陪伴,这样的游戏受制于孩子自身以及所处环境的局限。而游戏治疗中,受过系统培训的游戏治疗师可以提供给孩子自我健康成长需要的关注、接纳和陪伴,让孩子在关系中成长,就像在受保护的贝壳中养育珍珠一样。给孩子安全而充足的空间,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自由的打磨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游戏治疗的作用也在脑神经医学领域得到证实。在人生的早期,理智脑的部分还完全没有发育成熟,但此时我们的情感脑中的杏仁体已经像一个情绪感应器一样,大量的处理关于情绪的各种讯息;这些讯息以脑神经电回路的方式被杏仁体处理之后,再由同样位于情感脑的海马体储存下来。这些情绪的回路成为我们以后内在情感生活的基础。游戏治疗的过程中释放的缓解压力、让人愉悦的化学物质可以有效的安慰不安的杏仁体,帮助大脑形成新的积极的神经回路。 |
|